云南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的立体化模式研究①

2017-11-27 23:13韩博邓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定向云南

韩博 邓伟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云南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的立体化模式研究①

韩博 邓伟*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以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运动开展的立体化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实验法对定向运动立体化模式所包含的体能训练模式、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赛事相关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云南高校的定向运动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定向协会成员之一,推广扩大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赛事的知名度,创立特有定向运动赛事品牌,通过高校定向赛事与相关体育公司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定向运动的发展,通过开发相关定向运动产品,使其发展多元化。

定向运动 立体化模式 云南高校

定向运动是健康的智能型体育运动,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项目。定向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解决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外界压力下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1]。目前,定向运动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制约定向运动自我国普及开来的各方面原因将逐一得到解决[2]。所以,通过对定向运动立体化模式所包含的体能训练模式、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赛事相关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为云南高校的定向运动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农业大学定向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运用Internet,借助中国知网、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检索国内外关于关定向运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训练立体化模式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此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访谈法:对定向运动教练员、相关老师和运动员的走访及部分社会学专家、传统体育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就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访谈,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3)逻辑分析法:运用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学、体育赛事运作、体育赛事服务等学科知识,结合云南高校定向运动赛事组织与管理的具体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演绎、逻辑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4)比较实验法:分析比较运用不同训练手段的两组的训练效果,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内容与分析

2.1 定向运动体能训练模式

体能的训练是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定向运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想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教练员和运动员就应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及内容合理地安排训练量和强度。定向运动的体能训练是为了让身体储备足够的能量,以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最终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要[4]。

(1)定向运动耐力素质训练:由定向运动比赛的环境因素和智能因素决定定向运动多用中强度耐力变速跑、短距离重复跑、法特莱克跑[5]。定向运动员运用变速跑较多,因为在比赛中受点标设置的影响运动员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运用变速跑来寻找点标。法特莱克跑,它是要在变换速度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奔跑的过程。定向运动比赛中,运动员的奔跑节奏不是规则的,因为需要标定地图、选择路线和减速打卡等。

(2)定向运动速度素质训练:速度训练多采用短时间持续训练及高强度间歇训练。教练在速度训练的距离安排上采用的训练距离都稍短于比赛距离,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在较高速度状态下的长时间奔跑的能力。由于定向比赛运动员要减速打卡,所以教练要依据定向比赛中点标设置规律进行绝对速度及速度耐力的训练。教练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是对速度训练的同时进行大脑思维训练,定向运动只有在正确的思考模式下运动员才能达到最佳水平,从而获取比赛优胜。

(3)定向运动力量素质训练:力量耐力训练在定向运动中至关重要。定向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地形中穿梭对腿部肌肉、核心肌肉的力量及协调能力要求较高,还应在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呼吸及体液循环系统功能的改善。合理调节训练强度和训练频率可以使肌肉协调能力增强从而增加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的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在定向比赛中顺利通过障碍。

(4)定向运动灵敏素质训练:在多变的地形中奔跑且防止损伤出现需要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灵敏素质及灵活的思维反应能力。变换训练法可以提升定向运动员的灵敏性[6]。发展灵敏素质可以通过以定向运动项目特征为基础的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模仿与比赛过程相似的技术动作。

(5)定向运动柔韧素质训练:定向运动以奔跑为主,针对与跑技术动作有关的肌肉群的柔韧性训练可以使定向运动员在长距离、复杂地形的奔跑中避免因能量消耗而导致的肌肉紧张、酸痛,从而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柔韧与力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均衡发展可使定向运动员拥有较高的竞技能力。

2.2 定向运动赛事的组织与管理

运动赛事组织是体育赛事的核心工作,一切市场方面的运作活动都是为体育竞赛服务的[7]。文章主要从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赛事组织、竞赛内容设置、场地运用、安全保障措施、赛事管理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2.2.1 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运动赛事的组织

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赛事是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共青团云南农业大学委员会、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承办,云南华瑞健体育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定向协会协办的多赛合一的大型定向运动赛事,并得到云南定向运动协会、云南定向联盟、昆明市定向协会等单位的赛事支持。定向运动是一项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健康、智体并重的体育活动,它的健身效果和对人的思维的锻炼能力已得到广泛认可。定向运动得到学校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定向运动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运用大型体育赛事扩大云南农业大学知名度,促进定向运动的发展与普及。

2.2.2 比赛活动设置

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赛事结合定向运动赛事自身特点及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建筑分布和地形地貌特征合理安排设计定向运动比赛路线,并将比赛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个人项目分为百米定向赛、积分定向赛和短距离定向赛,集体项目为团队定向赛。

2.2.3 场地运用

云南农业大学北靠龙泉山,东临盘龙江,连接风景名胜黑龙潭公园。校园植被茂密丰富,是生物多样性强的公园式校园。学校占地1 400多万m2,学校依龙泉山,从最高点到最低点高度落差有近百米之多,校园面积之大、落差之多,符合定向运动对运动员体能的考验要求。学校建筑的合理分布及地形地貌特征的天然优势为定向运动的开展与推广奠定了物质基础。

2.2.4 安全保障措施

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运动赛事是多赛合一的大型定向运动赛事,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安全保障措施是赛事运作规避风险的重要方法。经走访调查了解,目前大型的定向赛事安全保障措施主要有设立紧急医疗点、专员维护赛场秩序、赛前安全宣传以及为参赛者投保《人身意外伤害综合险》。大部分已举办的赛事前两项措施的执行情况比较好,但在赛前安全宣传方面,仅有少量赛事注意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但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运动赛事不仅这些都注意到,还免费为参赛运动员集体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2.5 赛事管理

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赛事由本校专门的管理者负责赛事的整体运营、资源分配、信息的上行下达及全面协调,拥有专业的知识及运作经验并对定向运动和赛事目标群体有全面而准确的认知。在不借助体育代理机构力量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赛事运作效率和成功率。

2.3 定向赛事相关体育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云南农业大学的定向赛事经长期举办与开展,依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条件,经有效科学的赛事组织与管理可形成并可创立自己所独有的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定向运动赛事的品牌效应对定向运动相关的体育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是定向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延伸,是定向运动赛事的附加价值的体现。

2.3.1 定向赛事相关体育产品的开发

产品应与需求匹配市场营销是有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的。产品的开发要知道解消费者的需要。做好市场,目标市场的选定、产品定位、推销活动的策划、渠道的建立等都关乎着产品走向市场的成败。因此,定向赛事相关体育产品应是定向运动的参与者能消费并能接受的产品,如具有定向赛事品牌的独特的定向赛事服装、定向赛事背包、赛事礼品等。

2.3.2 定向赛事及相关产品的宣传与推广

(1)定向运动赛事的推广。

定向运动赛事的推广是把定向运动作为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收益的过程。其一,赛事的运作与管理及赛事主办方对赛事的宣传可以扩大比赛的影响覆盖面。其二,赞助是企业重要的传播工具和营销手段,同时也是包括体育组织在内的赛事和其他权利所有者收入的重要来源[8]。其三,让赛事传统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形成赛事文化,以文化带动受众的关注。

(2)定向赛事相关产品的宣传与推广。

①市场预测。新产品消费者对此很陌生,可能会有对抗心理,也可能存在大众认识滞后的问题。新产品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对未来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市场发展趋势、居民购买力的预测、可能达到的经济效益及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做出合理的判断。

②营销渠道。赛事产品经由中间环节到消费者手中。根据产品的用途及特性,使产品经不同渠道到达相应需求的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直接间接购买而获得商品。体育用品还有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学校。定向运动赛事可以通过对各级学校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定向运动中来,使其对定向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扩大定向运动受众人群,培养其长久的消费热情。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运动开展的立体化模式的研究为定向运动在云南高校的开展提供借鉴。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定向协会成员之一,推广扩大云南农业大学定向赛事的知名度,创立特有定向运动赛事品牌,通过高校定向赛事与相关体育公司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定向运动的发展,通过开发相关定向运动产品,使其发展多元化。

3.2 建议

(1)使定向赛事的主办者及参与者等认识到体能训练对定向运动的重要作用,运用恰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2)定向赛事的组织与管理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责任的分工和任务的界定。

(3)对定向赛事的中的突发情况要充分做好预案,避免意外发生。安全保障措施要进一步细化。

(4)运用多种手段及方式对定向赛事进行宣传及推广。

(5)定向运动延伸产品的开发要注重创新,产品推广的手段途径要多元化。

[1]尹红松,沈荣贵.定向运动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269-270.

[2]朱宪峰,王翔.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与展望[J].浙江体育科学,2004(4):37-40.

[3]刘晨.定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实验管窥[J].运动,2014(13): 38-39.

[4]王艳.定向运动针对性训练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10(2): 69-73.

[5]张宇,崔园炜.定向越野跑与长跑耐力素质训练特点对比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2(1):91-92,96.

[6]胡胜昔.探讨健美操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343-344.

[7]王守恒,刘海元,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的基础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18-21.

[8]何成莲.我国体育赛事品牌推广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88-91.

G807

:A

:2095-2813(2017)03(b)-0174-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8.174

韩博(1990,8—),男,河南平顶山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邓伟(1962—),男,汉,云南个旧人,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社会体育,E-mail:609157579@qqcom。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定向云南
定向运动的迁移价值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张振、李杰作品
云南邀您来“吸氧”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