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贞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高教改革视阈下体育与舞蹈的融合发展①
崔贞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高教改革需要高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以多层次的模式和多种角度的视野进行问题的考察。随着高教改革的发展,教学任务和发展目标呈现一定的创新,很多教学工作朝着多维度方向前进。体育和舞蹈是具有艺术性和运动性的社会活动,二者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呈现更新现象,并且朝着融合性较高的发展趋势前进。基于这样的发展情况,该文从高教改革角度进行体育和舞蹈二者融合的研究,分析二者融合的产物。
高教改革 体育 舞蹈 融合发展
高教改革导致当前高校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体质发生一定的变化,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具有立体化。同时,整体教学呈现较高的开放性,教学工作质量实现稳定增长。在这样的发展下,对课程建设实现一定的创新,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容纳性。而体育和舞蹈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着相同的发展载体,都是随着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构建趋势。导致二者在发展中实现一定的融合,并产生出融合产物,促进二者事业的发展,这里指出,体育舞蹈就是二者的融合产物。
高教改革使当前的教学体制发生一定的变化,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办学行为在高教改革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法制化。高教改革导致高校在课程布局上更加具有科学性,功能建设更加清晰、更加多样。同时,高教改革让高校招生制度发生一定的变革,并获取一定的自主权利,能够进行体制的变更,根据当前市场发展需求进行专业的制定。基于当前发展情况,高教改革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重点转向微观发展,更加重视细节化工作的开展。经过多年的改革研究发现,对高校体制进行一定的变革和内部管理实现科学结合,并将其深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让教学结果实现应有的效能作用。高教改革要求高校在进行办学时,一定要坚持党的路线,坚守现有社会发展趋向,坚持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三者建设的结合。此外,高教改革能够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优质管理,以此提升整体学校开办的质量。
2.1 共同载体
体育和舞蹈二者要想实现融合发展,必须要具有相同的前提,首先是具有共同载体。体育和舞蹈二者共同的载体是身体,身体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行为开展的重要载体。可以说,身体对舞蹈具有较大的重要性,通过对大脑指令做出及时反应,身体可以做出不同的姿态。舞蹈是一种艺术行为,经过肢体结构的优美展示,能够对人体的动作进行规律展现,进而反映当前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思想,或者对舞者的思想进行表达。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节奏和表情,只有具有二者,才能够进行及时的、高质量的舞蹈表演。体育锻炼过程中,身体是主要的技能基础,人类能够用上肢进行器械的锻炼,利用下肢进行跑跳等技能的演示。没有身体,生物就不能进行体育锻炼[1]。所以说,身体是舞蹈和体育二者形态的主要共同载体,是进行舞蹈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共同身体支撑。
2.2 相同组成结构
体育和舞蹈二者实现融合的发展前提需要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该文中所指组成结构是音乐。人们在进行舞蹈活动时除了身体机能的展示,还需要音乐或者是诗歌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音乐是舞蹈艺术的一项重要构成[2]。人们可以在音乐中进行舞蹈动作,能够极大地展现舞蹈所具有的内涵和表现力。当前人们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需要在一定的音乐氛围中进行,需要音乐进行氛围的烘托和情感的展示。体育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艺术运动,体育不仅仅是人们常规认为的球类运动,同时也是一些具有较强艺术性的体育运动。在这里体育就和音乐实现完美结合,如当前备受关注的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都是要求在一定的音乐中进行演示。这也说明,体育和音乐能够实现有效结合,通过音乐的节奏来表现体育所具有的特点。所以说,音乐是体育和舞蹈实现融合的共同组成结构,二者实现融合也是基于音乐这一因素的影响。
3.1 舞蹈体育化的发展分析
体育和舞蹈二者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体育舞蹈化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是舞蹈体育化的发展。舞蹈体育化具体是指,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的舞蹈动作,反映人们对社会和生活不同的需求。舞蹈题材和舞蹈形式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呈现出体育化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2个小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舞蹈向体育运动中的竞技方向发展。当前体舞蹈不仅是一项具有赏析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具有比赛竞争性的活动,通过多种类型的比赛,对舞蹈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舞蹈比赛正是舞蹈向体育运动中竞技性发展的一种表现[3]。第二个方面是朝着技巧方面发展,随着舞蹈比赛激烈化程度的增加,人们对舞蹈品位水平实现提升,对舞蹈作品的创作要求质量越高。这样就导致舞蹈朝着技巧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技巧难度还随之增加,导致舞蹈发展呈现较强的生命力和创新性。
3.2 体育舞蹈化的发展分析
体育舞蹈化的表现主要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体育向舞蹈所具有的审美性和艺术性方向发展。第一,体育运动呈现艺术性发展趋势,主要是指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断融入舞蹈、音乐等艺术、氛围。通过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将体育动作进行有效展示,以此来让观众感受体育运动所具有的观赏性。较有代表性的体育艺术性发展项目为自由体操、花样游泳[4]。这些项目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融入舞蹈所具有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在动作展示的同时用技巧将运动员所具有的情感进行高度表达,以此来让观众或者评委进行直观感受,提升该项目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体育和舞蹈实现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展现,也是高教改革的一种产物,体育舞蹈就是二者融合的产物。二者实现高度融合,让它们能够更加具有协调性,在一定基础上规避自身所具有的短处,发扬对方所具有的长处,体育舞蹈就在二者融合中产生。体育舞蹈也是一种艺术种类,源于人们社会生活[5]。体育舞蹈现在也称为国标舞,全球各国每年都会举行此类舞蹈的比赛,已经在项目上被人们广泛接受。体育舞蹈具有了当前体育和舞蹈二者所具有的独特性,吸收了舞蹈运动中所具有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性,又将体育竞技中的竞技因素和运动形式进行完美结合。可以说,体育舞蹈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和艺术性以及竞技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呈现独特的发展趋势。
体育和舞蹈具有较强的缘分,二者都是以身体作为载体而进行的运动形式,二者起源均是劳动生产,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实现形式的创新。体育和舞蹈二者具有融合的发展前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对方呈现的优势,实现一定的创新发展。当前人们在物质生活实现提升的同时,对舞蹈和艺术以及体育的竞技性具有较高需求,二者就逐渐实现融合,诞生出二者融合的产物——体育舞蹈。可以说,二者实现高效融合也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体育和舞蹈事业的发展,呈现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1]徐芳.体育舞蹈融合中国元素的创新发展研究[J].知识经济,2016(12):95.
[2]盛朝晖.我国竞技体育舞蹈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7):36-38.
[3]裘鹏.谈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以体育舞蹈类图书的出版状况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116-120.
[4]曹茜.排舞与大学体育舞蹈融合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5(18): 162.
[5]杨景.体育舞蹈与多元化艺术形式融合的研究——以“燃烧的地板”舞剧为例[J].商,2014(25):269.
G807.01
:A
:2095-2813(2017)03(b)-01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8.107
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教改革视域下体育与艺术学科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jym0099)。
崔贞(1973—),女,汉,安徽砀山县人,本科,高讲,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