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军
(苏州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 江苏苏州 215221)
强化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吴玉军
(苏州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 江苏苏州 215221)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因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的波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充分重视这一项工作,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理念灌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初中体育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
青少年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前者往往得到重视,而后者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有助于调节学生身心状态。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习压力骤增,有些学生一时对学习节奏、学习难度缓不过劲来,难以跟上初中阶段的生活节拍。这样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他们变得不爱学习、不再合群,蜗居一角、自我封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及时化解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积极的跟上生活学习的节奏,保持良好的身心发展状态。
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耐挫能力。当代初中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属于捧着掌心的宠儿。进入初中阶段以后,他们会更加敏感,一旦遇到不如意甚至挫折,就会有强烈的挫败感。例如一次学习的失利,与其他同学相比优势不再明显,甚至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等等,这些方面都会导致学生出现强烈的挫败感。运用心理疏导能够引导他们重新定位审视自我,正确面对困难挫折,懂得前进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耐挫能力。
三是有助有增强学生适应效果。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进入了寄宿的行列,面对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离开了家庭进入到学生的群体生活中,学生非常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应。此时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当前生活环境,适应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条件,让他们能够愉快的开展初中生活。
四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当学生心理出现一些困惑,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热情都会降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他们不正确的理念,消除他们一些过度的焦虑,舒缓学生内心的压力,能够使他们更加积极的鼓起勇气开展学习,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帮助。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门学科教师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体育学科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殊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效果更加明显,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体育常规要求,增强学生纪律规矩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规矩纪律意识教育,让学生懂得这样的道理。例如规定什么时间集合,哨声一向学生就应当快速集合。要求学生体育室外课不得穿着皮鞋以及其他不适合体育课训练的衣着,就应当严格执行这样的规定。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制度,并在教学工作中予以不折不扣的执行,通过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使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坚持严格要求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自由散漫的作风得到了有效转变,服从集体、服从制度、服从规矩的意识在学生脑海中得到了扎根。
(2)营造团结友爱氛围,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理念。学生是一个个体,进入班级之后就成为了这个集体的一员,任何时候都要牢记集体主义理念,这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一个思想转化的过程。他们中的许多学生满足于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较少关心他人、关注集体。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性格,笔者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集体理念。例如开展游戏活动时分组进行,让每一个小组成为一个集体,强化学生角色意识。再比如教学中针对一些项目的训练,可以采取分小组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扁平化的小组,然后开展训练效果竞赛。为了保证本小组取得好的成绩,小组里的每一个同学都相互帮助,技能技巧训练不到位的同学得到了其他同学的指导,最终形成了集体的力量去争夺好的名次,学生的集体主义理念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有效提振。同时也增强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3)加强顽强拼搏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坚毅程度。在体育教学中,顽强拼搏是重要的内涵,也是体育精神精髓所在。从体育学习中训练出来的这种顽强意志,还可以延伸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在一些体育训练中,针对体力消耗较大的项目,笔者对学生进行鼓劲。例如800 m跑,鼓励学生一定要坚信自己,当学生跑到中途筋疲力尽的时候,可以播放激昂的进行曲,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跑,鼓励他们人生遇到的困难很多,一定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面前的困难。这样的教育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内心重新振奋起来,他们勇敢的向前冲,支撑他们的是顽强的信念,是必胜的信心。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意志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培养的顽强意志会伴随学生终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注重挫折资源运用,增强学生耐挫奋进思想。挫折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教师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要注意因势利导,变挫折为资源让学生懂得如何奋进。例如在学校运动会上,班级所选派的选手没有取得预期的比赛成绩,学生沉浸在一种挫折感之中。此时笔者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一名只有一个,每一个班级的选手都想获得第一名显然是不可能的。是比赛就有高低,比赛最重要的并不是有没有获得名次,而是有没有尽到全力,并且从失败中能够吸取哪些教训。一席话说得学生茅塞顿开,学生从失败的挫败感中转移到对问题的分析上来,大家针对为什么本班级运动会上没有取得好的名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平时缺少锻炼、没有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体能素质不如别的班级,结果比赛时自然无法取得好的成绩。那么接下来如何做?在笔者的指导下,他们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锻炼计划,平时加强体能锻炼,比赛前进行提升性训练,在第二次的比赛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名次。这样的挫折资源利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教育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巧妙设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重视个性问题化解,增强学生心态阳光效果。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的时候,除了结合教学内容之外,还可以拓展延伸开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公布了电子邮箱,鼓励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困惑时向老师求助,自己随意匿名注册邮箱发送邮件。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蕴含于日常教学,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要组织专题讲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发展趋势导向问题,在室内课教学中开办一些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辅导。三是要开通学生心理疏导快捷绿色通道,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开通电子邮箱,保证学生的隐私不被透露,也避免学生的尴尬,使教师能够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四是要定期观察评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学生心理发展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都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陈腾.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30.
[2]叶锦标.体育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4):25.
G807
:A
:2095-2813(2017)03(b)-005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