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才麟,刘学谦
对科学健身方法的放松活动的研究与分析
——以广州大学为例
胡才麟,刘学谦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人们的健身热情在不断的高涨,健身需求增加,但人们所掌握的科学健身的常识与健身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迫切的健身需求应该得到科学健身方法的引导。本文对广州大学400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放松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后放松活动的认识、需求、态度、时间和频率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出形成学生放松情况现状的成因,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能够采用正确的放松方式,掌握独自放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放松意识和形成运动后放松的习惯,提高机体的恢复能力。
科学健身;课外体育活动;放松活动;放松方式;放松习惯
前言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民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有更明显的体育行为。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识》(国发[2014]46号)[1],第一次将体育写进了国家政策领域,标志着体育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黄金时期”。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人们的健身热情在不断的高涨,但人们所掌握的科学健身常识与健身行为存在较大的差距。2015年中国田协全面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2],全国的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的广泛开展,但不幸的是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的建身常识,体育健身的需求又过于急切,导致马拉松比赛频繁出现体育事故,轻者造成运性疲劳或者运动性损伤,重者甚至出现参赛者运动猝死的悲痛事件。如何让人们群众更科学合理的健身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让人们不被体育的热潮所误导,与此同时要让人们群众培养正确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观,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健身。
美国学者雅各布森(E.Jacobson)将放松定义为:是对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和平静两方面转换进行控制的一种意志控制的行为科学的方法[3]。在进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后,若不及时的进行放松活动,容易出现肌肉疲劳,造成肌肉的酸痛、僵硬、痉挛,甚至出现肌肉肿胀,降低肌肉的弹性,使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运动负荷容易超过人体正常的体适能,提高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率;造成运动性疲劳,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对关节的磨损加大,降低关节的柔韧性。放松活动可以提高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防止头晕、恶心、呕吐;消除乳酸、缓解疲劳、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偿还氧债,提高呼吸和神经系统的机能[4]。肌肉放松训练能培养技术意识;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增强技术动作的节奏感;加快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节省能量保持体能[5]。放松有助于提高肌肉工作结果,预防肌肉损伤,促进负荷后的恢复[6]。放松活动可以缓解心脏缺血的作用和对关节产生良好的作用[7]。
为了促进人体机能恢复,减小运动性疲劳对身体的影响,因此在课外体育活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目前,放松活动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慢速放松跑、静力性牵拉、理疗按摩、热敷、热水浴、营养补充、调整睡眠、听音乐、看影视频、电击及心理放松等。无论采用哪种放松方式进行放松都能到达一定的放松效果,但在学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后常用的放松方式有慢速放松跑、静力性牵拉和理疗按摩这三种放松方式。静力性牵拉、慢跑和按摩三种放松方式对减轻运动员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都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静力性牵拉效果最佳[8]。在选择放松方式时主要是选择放松肌肉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忽视了心理放松。运动后容易造成心理疲劳、情绪不稳等暂时性的不良反应,若不对及时进行心理放松,就容易打击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经常体育运动的习惯的行为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选择放松方式的同时要注重心理放松训练。
在广州大学的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文理专业学生200人,体育专业学生200人,在学校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369份,回收率为92.25%;有效问卷为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8.92%;文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有效问卷为173份,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有效问卷为192份。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后的放松练习的认识、需求、态度、时间和频率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这五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认识层面上,文理科专业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后放松练习的作用、重要性和毕业性认识较少,不了解放松的方式;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体育课程上有学习,大多数比较了解放松作用和重要性。在需求方面上,文理科专业的学生中,有30.3%的学生无放松需求、65.4%的学生对参加运动后的放松较少,只有4.3%的学生对放松练习的需求较高;而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有81.5%的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后对放松活动的需求大,18.5%的体育专业学生对放松活动需求较小,最重要的是所有体育专业的学生都有放松活动的需求。在对待放松活动的态度方面上,文理科专业的学生在对待放松活动时有65.2%呈现消极态度,21.3%的学生态度表现一般,只有13.5%的学生呈现积极态度;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有78.2%的学生对放松活动表现为积极态度,有20.7%的同学对放松态度表现一般,仅仅只有1.1%对放松活动呈消极态度。在放松时间的层面上,文理科专业的学生,放松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同学占41.4%,放松时间在10分钟到20分钟占到了37.5%,放松时间大于20分钟的同学则占到了21.1%;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放松时间在十分钟内的占到了6.1%,放松时间在10分钟到20分钟的比例占到了19.5%,放松时间大于20分钟的同学占到了74.4%。在每周放松频率的方面上,文理科专业的学生中,每周进行放松训练1次的同学占到了65.3%,每周进行2到4次放松练习的同学占到了24.6%,每周进行放松练习大于4次的同学仅仅只有10%;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每周进行1次放松练习的同学仅只有7.1%,每周进行2到4次放松练习的学生占到了9.6%,每周进行4次以上放松练习的同学达到了83.3%。
4.1 学生自身对放松活动的认识不足
文理科专业的学生自身在文化课上投入的时间较多,付出的精力也较多,但对于体育运动锻炼严重不足,多数的同学只在公共体育课和周末进行体育锻炼,而且每次锻炼较无规律。学生对于运动量的把握能力较差,若学生的运动量较小则对身体产生不了健身作用,较大且不注重放松练习就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甚至造成更严重的运动性损伤,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课的学习。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对放松活动的认识严重缺乏,不清楚放松活动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对体育运动后不进行放松练习的危害不够了解。使得学生未养成运动后放松的习惯,造成学生对放松活动呈消极态度,对于放松的需求较低。
4.2 公共体育课对放松活动知识的讲解过于缺乏
较多的体育公共课教师对于课前的准备活动练习安排讲解的很充分,学生也能够跟着老师的安排进行合理的热身,同时能够很好的营造体育课堂氛围。但是准备活动和课堂基本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所占用的时间较长,留给放松活动的时间就教少。教师很少讲解有关放松的知识,学生对于放松的作用、放松的内容、放松的方式都很陌生,在课堂上没有养成放松习惯,在平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后就更不会去进行放松活动了。还有少部分的体育教师还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地带”[9],叫体育干部帮助自己教学,自己则在一旁无所事事,没有教授学生过多的体育理论知识。
4.3 学校对体育专业发展的管理缺位
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中,由于体育活动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的建设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体育专业在学校中得不到重视,甚至有小部分领导把体育定位成“小三科”的学科,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在学校的学科发展中,体育专业学科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发展,没有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锻炼氛围,未给学生优化校园体育锻炼环境。有较多的学生误认为只要文化课学得好就行,而把体育锻炼忽视了,更忽视了对体育放松活动知识的宣传讲解。
5.1 培养学生放松意识,选择正确放松方式,养成放松习惯
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自身要不断通过学习放松理论知识,培养自己运动后的放松意识,要有意识的进行肌肉的放松训练,养成放松习惯。运动后在选择放松方式时,以选择静力性牵拉为最佳。同时,不要忽视了心理放松训练,注重心理调节,提高自己的放松能力,从而提升机体的综合能力。要科学的进行体育运动健身,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不要被体育健身热潮所误导,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正确的体育观。
5.2 加大在体育课放松知识的讲解力度,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放松
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成长、社会化过程的导师,是社会价值维护和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力量,教师的教育、训练、任用及其素质和能力是保证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10]。教师在教授体育课时,体育教师要加大对放松活动的讲解力度,将放松理论知识系统化,使每个学生可以轻松掌握放松技能。丰富放松活动的内容,创新放松活动放松,采用多样化的放松方式综合放松。在教授放松理论知识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放松的重要性、作用和未进行放松活动的危害。帮助学生学会放松,培养学生独立放松的能力,形成放松意识,掌握放松知识。
5.3 扩大学校宣传力度,注重放松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完善反馈机制
在校园里举办丰富体育活动,多举办放松知识讲座和放松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的放松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放松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对放松知识的学习交流平台。校园内要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重视放松理论知识与放松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校园内要建立体育运动反馈机制,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体育运动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校园内建立反馈机制,可以很好的扩宽学生解决体育运动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进行科学的健身。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识》国发[2014]46号文件[R].2014.10.02.
[2] 刘志迎,徐毅,庞建刚.供给侧改革宏观经济管理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03.
[3] 何生全,张波,杜更.渐进放松训练对体育院校游泳运动员训练后恢复状况的对比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6):88-91.
[4] 沈永慈.体育课中的放松整理活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4):72-75.
[5] 余云德.跳跃运动中肌肉放松训练作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6] 黄巍.肌肉放松对体育运动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19.
[7] 任继跃.体育高考生运动训练后的放松习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5(6):89-92.
[8] 杨志贤.三种放松手段对减轻延迟性肌肉酸痛效果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9-121[J].体育科学,2015(7):27-34.
[9] 潘凌云,王健,樊连香.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10] 杨文轩,张细谦,邓星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2.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Scientific Cool Down Activities ——Take Gu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u Cailin,Liu Xueqian
After the successful holding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people's fitness enthusiasm is rising, and the fitness demand is increasing. Still, there is a great gap between knowledge of scientific fitness and fitness behavior. Body building demands should be guided under scientific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cool down activities among 400 students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makes research on five aspects—cognition, needs, attitude, time and frequency,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iming to help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ool down, form correct patterns, handle self cool down abilities, raise their cool down abilities, form the habits and enhance body recovery abilities. Key words: scientific fitnes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cool down; relaxation methods; relaxation habits
胡才麟(1992-),男,江西赣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二作者简介:刘学谦(1960-),男,河北沧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Sport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G812.4
A
1005-0256(2017)05-009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