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双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8)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分析①
张立双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8)
随着经济及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及精神文明的进步,伴随着“一带一路”新中国走向世界这样大好的新形势下,教育部也提出了全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全国高校在新的《纲要》的指导下,掀起了改革的浪潮,这就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意在通过对东北地区的25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对其在体育教学上的硬件投入、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教学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体育教学中的弊端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依据。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现状调查
改革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创新才能取得进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为适应新的《纲要》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改革和创新的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升等同看待,提倡“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但是因为受到长期形成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只是作为枯燥的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调剂,缺乏系统全面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伴随新的《纲要》的提出,全国各地的高校也纷纷做出相应的响应和动作,但是在贯彻和执行新的《纲要》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意在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的这些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为高校的体育教学良性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本文以东北地区200多所高校为样本,在其中随机抽取东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延边大学、白城师范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大连大学等25所高校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覆盖学生、教师和场馆等内容。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SPSS数理统计法。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许多高校都开始重视校园的场地设施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供学生使用,只是因地区、经济条件和教学特色的差异,场馆的规模和设施略有不同。但是另一方面,因地区和经济水平造成资源分配不均,许多高校只是配备了基础设施,却少有高端的体育设施,例如:游泳馆、健身房、网球运动场等一些造价较高的体育设施;还有就是体育场馆虽然增加了,但是,还远不及高校扩招所增加的生源的比例,93%的高校生均占有的运动面积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甚至32%的学校达不到要求的一半。在体育器材方面,大部分的学校在开设需要使用器材的课程却不予准备器材,需要学生自备,例如乒羽网等课程,给经济困难却爱好此方面课程的学生增加了负担。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我国高校的体育设施分布不均,且设施也不齐全,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也体现了主管体育的校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些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体育运动热情,也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开展。
自教育部新《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教学为适应新《纲要》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涉及到的体育运动项目非常广泛。在对东北地区的近25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高校不仅开设田径、排篮足、网乒羽、武术、健美操等基本项目,部分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和教学条件还开设了游泳、台球、体育舞蹈、轮滑、户外运动以及棋类运动等体育项目,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广泛大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课堂,体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体育课程的选择性,提高了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练习的兴趣。然而,在调查中发现84%的学校没相关内容的教材,在从事教学实践过程中处于一种随意的、不系统的教学模式之中。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从实质上仍然是复习着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这些重复的教学方式一直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大学体育课是教育部要求大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144学时的必修课,成绩记入档案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评优条件甚至是否能够取得毕业资格等。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只能是围绕达标和考试进行,教师就必将按部就班地刻板组织教学,造成了很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运动,却对体育课产生逆反心理。
社会在不断发展,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形式必将突破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思想和模式,实施以“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将其教育思想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70%以上的高校在课程的选择上采用了学生自主选课的形式,达到了按照兴趣学习的效果。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面也具有多样性。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方向的正确只是良好开端的一半,由于长期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东北地区部分高校还存在教学形式的陈旧,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和评价只关注学生的体能与体育技能的掌握,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比重不足,体育教师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压力,仍是毫无新意地按照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练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然表达,缺少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教学的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成功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而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灵活地设置各种激励机制和巧妙地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变主动,主动地积极探求知识、学习技能。这样的教学情景才会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笔者对东北地区25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59.2%的学生对目前的体育课是比较喜欢;26.3%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14.5%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反映了新型“健康教育”下的体育教学效果还存不足,亟待整改。
学校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大重要原因。为了让学生能拥有更好的体育锻炼空间,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主管领导应该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体育经费投入,使之与其他文化课教学的设施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以继续使用的体育器材和设施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缮,不能够继续使用的应该及时购买和修建,满足学生的使用要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体育设施也要进行相应的淘汰,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应该要以满足学生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根据学生的意向构建对应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体育锻炼平台。
高校在修订体育课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其兴趣和键身的目的,以培养终身体育为目标,力求摒弃过去单纯的为竞技而练习的体育观。为此,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上,一是首先要考虑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能够长期坚持参加的项目;二是传统体育与时尚流行相结合,既要开设传统型的教学内容,也要开设时下较为流行被大家所追捧的体育项目。另外,在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在组织编写体育教学教材时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路上有所创新
高校亟待提高对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认识,这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首要任务。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进行变革,自主选课和体育专项俱乐部等多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应被广泛采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采取分级制进行体育课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及运动能力的不同选择相应等级的课程,这样可以才能在专项专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掌握新的技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从而在促进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的同时更能够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运动的意识。
[1]吴绪敏.“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2):100-102.
[2]黄日权,胡美兰.浅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教育与职业,2006(32):95-96.
[3]周遵琴.现代体育思想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4):70-71.
[4]罗清杨.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校体育学,2017,7(4):75-76.
G807
A
2095-2813(2017)10(b)-012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129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GHYB160117)。
张立双(1975,4—),男,汉族,黑龙江鹤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