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春+王晓君
摘要:本文研究了情境模擬教学法在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大专生,分别作为试验组(n=99)和对照组(n=98)。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试验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5.42±3.85分,对照组为81.86±4.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8,P<0.001)。因此,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情境模拟;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目前,大数据、慕课、云技术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改变了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利用情境模拟进行教学护理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互联网+”职业教育呼之欲出。情境模拟教学法模拟真实的临床情境,对临床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环境进行虚拟或模拟再现,是让学习者在参与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引起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内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互联网技术将内科护理学教学置于创设的疾病情境中,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3级高职护理3班、5班共99名学生为实验组,4班、6班共98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女性,在年龄、生源地、前置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教学方法
两组学生的教材、授课教师、课程目标、学时数均相同,对照组在教室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护理模拟病房采用多种情境模拟教学法。
1.创设声音模拟情境循环系统的护理是难点
在心瓣膜病护理教学中,用3D动画模拟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并插入杂音制成微课播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血液在器质性心瓣膜病逆流等异常流动,听到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雷鸣样”舒张期杂音,主动脉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响亮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息样”舒张期杂音;分析“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的性质,区别柔和(功能性)与粗糙(器质性)的吹风样杂音的特点;分析清杂音出现的时期,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之间出现的杂音为舒张期杂音,第二心音和下一个心动周期第一心音之间出现的杂音为收缩期杂音。
2.创设病状模拟情境采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
用自主设置的病例导入,将医学生理学数据与数学相结合,模拟真实人体功能,模拟心搏停止、心律失常等疾病病理、生理表现,选择模拟药物,查看急救及护理措施处理后的生理参数及指标的相应反应,再现出真实的疾病情境,使学生能听其声音、观其表现,真实地感受病人的疾病状况。
3.创设心理模拟情境
学生分组分角色模拟疾病的症状、体征,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及疑难问题等,分别担任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等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上展示病情表现和如何护理,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得分。
三、实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5.42±3.85分,对照组为81.86±4.57分,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讨论
学生的考试成绩说明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的效果良好。
情境模拟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学习中能引发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更有成效。在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情境模拟教学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运用情境模拟教学能创设病状情境,再现疾病的表现,巧妙地化解心瓣膜病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杂音不易掌握的难点,使不易讲解的知识变得易懂、形象。目前国内外对高仿真模拟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开发软硬件设施,计算机模拟虚拟病人的研制与应用,增加高仿真模拟产品的研制、应用评估和系统评价等方面,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情境模拟教学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模拟近似真实的环境,对病人生命和安全不构成威胁,在不引起病人痛苦和不适的情况下,多次重复训练护理技能。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教师要发挥好教练、导演、仲裁者和评论者的角色,当好“配角”;学生是问题的决策者、分析者和演员,要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尚少梅.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和实践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
[2]郭红霞,陈红.仿真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26).
[3]刘芳丽,靳永萍,王淑曼.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