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丁学利+张霞+张波
摘要:随着“生态建设”战略的实施,高职林业类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宁夏高职林业类专业在发展中存在招生困难、就业渠道不畅、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林业类专业;发展对策;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并实施生态林业经济战略,建设“六个百万亩”生态防护林体系,以及“十二五”将葡萄产业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部署,我院高职林业类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高职林业类专业建设必须主动适应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适应林业科技发展和行业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才能增强林业类专业竞争力,为生态建设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一、宁夏高职林业类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招生困难
从近两年召开的全国“林业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项目”会议上了解到,不管是经济发达省份如浙江、江苏,还是林业资源大省如吉林、黑龙江、福建、广西,或是西部相关省份如宁夏、新疆等,都面临林业类专业招生规模逐年萎缩、生源不断减少的问题。从我院来看,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生源数量偏少、报到率较低。由于社会、学生及家长对林业行业的认可度较低,致使林业职业院校生源规模不断萎缩,报到率基本维持在80%左右。二是近七成生源来自农村和南部山区。我院林业类专业生源主要来自南部贫困山区和农村,尽管通过助学贷款、开通绿色通道等途径来帮助贫困地区学生,但仍有部分学生因经济原因放弃就读。
2.“出口”不畅
受林业经营体制多元化发展、招生就业制度特别是劳动与人事制度的制约,职業院校林业人才进入国有林场、事业单位的途径不畅。根据我院对全区林业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人才状况调查,基层单位普遍存在林业技术人才断层、基础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林业类专业毕业生的出口渠道受到限制,进一步制约了林业职业院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具体表现为林业局、森防站等单位招考门槛设置过高,只招考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位招考基层护林员、森林防火员等一线工作人员时,门槛设置过低,招考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专业技术力量较差。
3.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投入不足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为我国职业教育确定了新的战略定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目前主要集中于与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等相关领域的职业院校,对于林业职业院校的投入与重视不够。由于投入不足和缺乏相关支持政策,我院林业类专业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遇到很大困难。特别是林业行业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工学结合相对于工科专业仍较为松散。
二、对策建议
1.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林业类专业设置
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等传统专业设置应适应第一产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由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专业岗位群和业务范围应该在原来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等基础上加以拓宽,涵盖林业生态工程、农林复合经营、森林防火、经济林及经济植物栽培、花卉生产等领域。我院林业类专业设置应紧紧围绕国家相关政策,在充分调研分析我区林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对林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林业信息化及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发展,适时调整林业类专业设置,开设林业生态工程、林业信息技术、森林生态旅游、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专业,拓宽林业类专业领域。
2.围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竞争力
(1)高职林业类专业发展必须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现代林业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信息化、数字化,利用网络、计算机管理软件对林业生产、资源进行管理。为适应数字化林业系统建设的需要,高职林业类专业应加大对学生在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表达、评价和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
(2)强化内功,努力提升高职林业类专业的专业建设水平。第一,要从林业生产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角度,从高职学生个人发展角度,对专业课程进行开发。第二,由于林业生产地域性强,专业建设必须从当地林业生产的特点出发,使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基本需求、专业设置标准等切合我区林业生产实际。第三,要强化林业生产新技术在森林资源培育、调查与管理等传统岗位中的应用。第四,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要让学生学会多方面的技术本领。
3.多措并举,破解招生难题,畅通就业渠道
(1)要拓宽升学途径,提升招生竞争力。例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本科院校开展分段培养项目,与南京林业大学分段培养林业技术专业人才,与扬州大学分段培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以及与金陵科技学院分段培养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等,不仅提升了专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还解决了招生难题。
(2)校企联合开办林业类新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与当地企业成功开展“校企联办、订单培养”项目,根据单位订单培养人才需要,制订“4+2”模式,企业直接参与林业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为学生的就业拓宽了渠道。
(3)争取招生就业方面优惠扶持政策。在招生方面,对于就读林业专业的学生予以免学费、给予生活补贴等政策。2017年宁夏出台了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及农林师范专业学生学费减免政策,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区高等职业学校(含民办院校)中生源为宁夏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并对农业、林业类师范专业学生实施学费减免政策。这项措施给高职林业类专业的招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就业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在偏远地区事业单位、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招考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推进林业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行业人才用得上、下得去。
4.加大对林业职业院校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为了帮助林业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确保林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林业行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保障基础,我院应继续加强基础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其中包括加大校园环境改善力度,营造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加大对实训条件建设的投入和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将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绿色、生态、环保在以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必要性日益突出。我院作为自治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职学院,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学院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培养高水平的林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建设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张志东,赵志芳.宁夏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