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成明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的扩招,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也不断增多,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创业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因此,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激励的政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新;激励机制
在“双创”的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应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依据制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激励机制。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便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1.高校缺乏创新创业课程
部分高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创新课程的教育和引导相对匮乏,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加强,创新能力也比较低,加上学业繁重,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高校教师具备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
虽然当前高校的许多教师理论知识十分丰富,但他们却缺乏实践训练,只是纸上谈兵。
3.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中不乏想创业的学生,而让他们止步不前的原因便是缺乏资金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由于当前部分高校对创业不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导致许多高校学生在校时创业失败。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主观能动性不足
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就业观念仍旧停留在以追求稳定工作为最终目标的阶段。家长也认为学生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因而学生往往创业意识淡薄。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责任不明晰,教育停留于表象
调查显示,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分管领导或者一些学生组织如校团委、校学生会、理事会等负责,没有主要的责任负责人,而且分工也不明确。这些分管领导或者学生组织对创新创业几乎没有了解,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这样只会使创业的学生得不到高效率的就业指导。而且这种混乱的管理局面势必会导致创业教育教学与专业教学缺少紧密的联系,以及校内部门间难以有效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如果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那么现有的理论体系便只能流于形式,不成体系。
三、“双创”背景下构建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若干对策
1.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
高校要建立创新创业的教育体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应因材施教。高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如工商管理、会计学、税务等,这样有意愿的学生便可以进行学习。高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提高实践能力。
2.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并加强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管理
良好的创业环境会使学生有更高的创业热情,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所以,高校一定要注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建立,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使“以创业为荣”成为广大学生的共识。
3.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创业基金,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完善风险资本市场
构建以大学生信用考评体系、创业绩效评价激勵机制、创业项目评价体系以及政策执行问责机制为核心的监督反馈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配备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和创业人才,保障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创业成功率。除此之外,高校可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评价体系,对每个创业的大学生进行监督,从而降低投资的风险。
四、结语
当今社会,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社会和家庭。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当前应注重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而积极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缓解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创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补坤.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148.
[2]肖怿,魏志平,邹家柱,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