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溟洛
□杨嘉冰(旅俄华侨)
□Sosnovskaya N.(莫斯科师范大学)
格拉杜诺夫·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
□张溟洛
□杨嘉冰(旅俄华侨)
□Sosnovskaya N.(莫斯科师范大学)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艺术领域里,艺术家兼教育家——这双重的身份完美地结合于一身,让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格拉杜诺夫·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以下简称“格拉杜诺夫”)的一生熠熠生辉。他的作品,线条错落有致,点线面的分布清新舒畅,精致的构图和高超的技艺使画面中有很强的空间感和透气感。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独创性和艺术上的完美见长。
俄罗斯功勋艺术家;铜版画;西伯利亚
格拉杜诺夫1932年至1936年在鄂姆斯克艺术师范中等技术学校学习,师从当地著名的艺术家费尔特曼,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以后,他很快加入了当地的“鄂姆斯克艺术家团体”,积极从事创作工作,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同时还在伏罗希洛夫工厂的工人俱乐部美术创作室担任领导工作长达六年。虽然年轻,但他就如同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去严格要求自己,逐渐赢得了认可和赞誉。很快,从1939年起,他就开始参加各类艺术展览了。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了,他决定投笔从戎,于战争爆发的当年就参加了部队,并且跟随部队在西部战线英勇作战,一直推进到德国境内。随后,他又参加了东部战线的对日作战。五年艰苦的前线岁月让他中断了创作,但他对艺术的渴望从来没有中断过。1946年,从部队复员之后,他回到了鄂姆斯克,重新回到“鄂姆斯克艺术家团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各类艺术活动当中。很快,他声名鹊起,在1952年至1961年成为鄂姆斯克美术家协会管理委员会成员;又因其杰出的组织能力,在1960年至1961年担任了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监察委员会委员。所以,当1961年来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时,他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艺术家了,并很快担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师范学院版画系系主任一职。从那时起,他一生都是以艺术家和教育家的身份留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
列宁于1897年3月3日-4月30日住过的房子 1978年
像那个时代很多大师一样,在搬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之后,格拉杜诺夫完成了大量的国家订单,这其中就有涉及列宁题材的铜版画系列(列宁以及他那些被流放西伯利亚的战友待过的地方),代表性作品有:《列宁于1897年3月3日-4月30日住过的房子》;《位于马尔科夫斯基大街的房子——列宁于1897年3月4日至4月30日工作过的地方》。其中《列宁于1897年3月3日-4月30日住过的房子》这幅画本身的主题并不宽泛,所以画面中单纯的图形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确定性,散发出完整的感觉,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具有象征性的、典型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增强了简约感,建立了明确的画面秩序,留下纯净的空间和强烈的情感联想,使得从视觉上就能感受到房子厚重的历史积淀,令人神往。
列宁的窝棚——舒申斯克村 1976年
还有另一幅值得一提的作品是《列宁的窝棚——舒申斯克村》,除了画家一贯延续的简约明快的艺术风格以外,这一幅无形中流露出“慢”的气息,通过大面积的疏密、虚实的对比,肃然广阔的氛围被烘托出来。画家是以一种平实、质朴的方式诠释着那个时代,用一种看似简单的方式描述着他个人的艺术思考。除此之外,他还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写生活动,先后多次游历了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哈卡斯共和国地区,图瓦共和国地区),伊尔特什河和鄂毕河流域,伏尔加河中下游流域,高加索地区,克里米亚地区等许多俄罗斯地区;还参加了当时大型社会主义建设项目的描绘: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建设和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建设;也参加过全国最高级别的集体交流创作活动——“艺术科学院别墅”①艺术科学院别墅又称列宾别墅,位于风景秀丽无匹的姆斯季诺湖畔,在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里,曾生活过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列宾在19世纪末第一次来到这里,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在这里建造了第一座房子。之后一些来自圣彼堡和莫斯科的艺术家开始纷纷来到这里。渐渐地,这里变成了苏联美术家协会的创作基地,汇聚了来自俄罗斯各个城市的杰出艺术家。,以及地方性的集体交流创作活动“贝加尔湖”②位于贝加尔湖畔的地方性艺术集体交流创作活动基地,几乎汇集了西伯利亚地区所有的优秀艺术家前来创作和交流。。这使他在获得大量素材的同时,技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他这一系列创作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仅体现在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成度上面,同时,他也对自己作品中的抒情格调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俄罗斯北方的原始森林、旷野和乡村的精彩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并由此对北方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憧憬。
在线描画方面,他研习过各类的技术——从素描到麻胶版画、铜版画、铅笔画,无论哪一种技术他都掌握得极其熟练。在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之前,他就已经确定了属于自己的,能完美表达出自己思想的表现技术,这种技术就是蚀刻铜版画。蚀刻铜版画这种艺术从17世纪就开始闻名于世了,但是如何完美地展现出这种技术所具有的奥妙,对真正的专家来说也不是简单的事,而人们迷恋的也正是这种表现技术所产生的奥妙。对这种能极尽呈现其迷人之处的精湛技术的不竭追求增加了格拉杜诺夫的责任感和工作量。所有繁重的工作回馈给人们的是,这种技术依靠其特性能展现崇高的精神面貌,展现出世界与人类的某些特性。格拉杜诺夫无疑达到了这一要求。他的第一张铜版画诞生于1957年,名叫《阿布列伊河》。从那时起,每一张新作品的诞生,总能证明画家技法探索的新进展。他一生都极其钟情于这种技术,运用这种技术创造了无数优秀作品。
作为一名辛勤的艺术家,他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费时颇久,用很多年时间去写生收集素材,然后在工作室花费数月的时间反复推敲和试验。有时,作品都制作完很久了,因为不满意,他也会毁掉重新制作。
如果说阿法纳西耶夫发掘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麻胶版画的工业题材之美,那么格拉杜诺夫就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蚀刻铜版画领域里的风景大师。格拉杜诺夫版画的大部分题材都是风景,画家所创造的风景是多种多样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占据了他作品的一部分;另外一些,则是概括性的、充满激昂的、振奋人心的浪漫情调。画家对社会尺度和私人尺度的感觉把握令人吃惊地细腻。而能精细地描绘出最微末的细节,证明了描绘者目光的尖锐,同时并不影响画面的整体布局,反而使作品构图显得更加完整统一。
格拉杜诺夫的版画如同单色的油画,细致并准确地传达出了风景的全部细微之处的调子,同时具有空间感。在尺幅不大的作品中,大师能展示出一个巨大而神奇的世界。《列宁两次到访过的捷辛斯克村》是他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是作者根据拜访过的小村庄创作的,他运用饱含激情的刀法,通过大与小、强与弱、粗与细、点与线的对比,刻画着乡间司空见惯的场景,使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美在他的画面中充满了生机与温情,并质朴、平静、缓慢地传递着一种打动人心的感动。同一时期画家进行创作的还有《古老的舒申斯克小镇》,整幅画面枯润相间、气韵连绵,展现出了自然界的大璞大真,从中不难看出是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对自然的崇拜之情。也正是其对自己充满朝气的心性写照,使整幅作品展现出一种要冲破画面的力量。虽然油画中的色彩能很好地传情达意,而格拉杜诺夫的版画同样可以令人赞叹地传达出诸如风和空气的动感。格拉杜诺夫版画作品的寓意不是直露的,他的那些作品,如同电影放映机,引导着观众慢慢转向心理世界,去搜寻曾有过的相同的情感和记忆。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创作了数十幅优秀的铅笔画,每一幅都具有独立的思想,都是一种全新的展示。他大部分的铅笔画在内容上简单易懂,但在制作上非常高超和优美。仅仅运用铅笔就能在纸上表现出光线的各种细微差别:水面反光发亮的地方、暴风雪前的乌云、河上的迷雾……这些作品展示了作者对各种明暗对比关系的精确把握。
格拉杜诺夫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当1987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美术学院成立以后,他还主持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美术学院版画工作室的工作多年。在教学中,虽然经常对学生作品里每一条线的设计、每一条线的寓意都特别挑剔,但是他慈父般的呵护,让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爷爷”。
列宁两次到访过的捷辛斯克村 1975年
古老的舒申斯克小镇 1974年
格拉杜诺夫在认真创作和教学之余,还凭借多年的威望,先后在艺术领域里担任过很多要职:1963年至1965年担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美术家协会管理委员会委员;1965年至1967年担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美术家协会主席;从1971年起,担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美术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并参加了第一届艺术家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一届俄罗斯联邦艺术家代表大会。
格拉杜诺夫多次荣获政府颁发的勋章和奖章:《战斗功勋》《攻克加里宁格勒》《战胜德国》《战胜日本》《纪念列宁100周年诞辰英勇劳动》、纪念章《武装力量70周年》(1980年)。作品被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苏里科夫博物馆、鄂姆斯克博物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美术学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师范大学、列索西比尔斯克美术展览馆、季夫诺戈尔斯克博物馆、坎斯克博物馆、阿钦斯克博物馆、新西伯利亚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同时,也被法国、德国、美国、南非、瑞典、日本、中国、芬兰等国家的博物馆、画廊和私人所收藏。
格拉杜诺夫像所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那一代人一样,对祖国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他的作品所展现的那些社会主义建设和广博无涯的祖国的自然风物,都饱含着鼓舞人心、激励后代的形象和思想。
在西伯利亚,正是因为有着像格拉杜诺夫这些沿着艰辛而诚挚的艺术之路去探索的几十位前辈大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西伯利亚的艺术才能群星璀璨,蓬勃发展。他们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他们的作品也永远留在了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成了一座座艺术丰碑。
[1] C.阿努夫里耶夫.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土地上的艺术家[M].2007.
[2] T.洛马诺娃.20世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艺术[M].2013.
[3] M.莫斯卡柳克.来自心灵的一切[M].2010.
张溟洛,北京服装学院,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西伯利亚艺术史。
Sosnovskaya N.,莫斯科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艺术史。
杨嘉冰,旅俄华侨,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西伯利亚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