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乃书
(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江苏宿迁 223800)
从全民健身视角论江苏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潜力与不足①
蔡乃书
(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江苏宿迁 223800)
本文从全民健身视角审视体育服务业,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客观分析江苏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不足,从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江苏经济、文化优势,在体育服务业产业链、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公益服务等方面,分析、提出了发展江苏体育服务业的建议与对策。
全民健身 体育服务 产业发展 建议 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体育竞技,体育已经逐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健康体育、娱乐体育等新概念越来越被溶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类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应运而生,于是产生了一个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体育服务产业。
全民健身喻义面向全体国民,不分男女老幼,以增强力量、提高耐受力、改善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身体控制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一般来讲,体育服务业主要包括健身休闲、竞技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业务。而以大众竞赛、体育表演和健身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服务业,是体育服务产业的核心,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占比高低是衡量体育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1]。体育服务业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体育服务业在全球发达国家均具有相当的规模,其经济产值也很高。2010年,美国体育产业产值远超汽车业和影视业,达到4410亿美元,接近全美GDP的3%;英国体育产业产值在1987年就已经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工业,居第5位,目前已占GDP的1.7%。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显示,2012年,江苏省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总产值的比重10.5%。而上海达到47.1%,浙江18.7%[2]。
《江苏省“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统计,江苏体育产业总量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448.1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818.96亿元,年均增长16.3%,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1的0.92%,提高到2015年的1.17%,提高了0.25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体育产业总量规模有待提升,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与大众相关的体育服务业占比相对较小;缺乏有影响力的高端体育品牌和企业[3];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效果尚不明显;体育产业统计等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到2020年,初步建立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工作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体育产业先进省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增加值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35%左右;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大幅提升,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9%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3%以上[3]。
发展江苏体育服务业,必须着手完善体育服务业产业链建设,逐步形成产品制造、赛事运营、媒体传播、体育衍生产业为一条龙的体育产业链,积极推动体育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体育产业由简单经营向优质品牌经营的转变。加快体育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文化特色旅游、健身娱乐等相关产业相结合。有计划的规划、建设集竞赛、健身、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体育产业中心。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和场馆的作用,充分利用举办运动会等契机,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全国民从对体育服务业的消费需求,促进江苏体育高速发展。
建设专业化与大众化并存、高中低档并存、竞赛与娱乐并重、政府主导与大众自发健身相结合的体育产业体系。以公益性体育场馆、院校体育设施和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辅之以社区体育场所建设,建成布局合理,能满足全民消费的丰富多样、层次合理的体育设施。
制定和完善扶持体育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体育产业及体育服务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应从全民健身的高度出发,研究出台政策支持。可以从财政税收优惠、鼓励资本投入、公民社会保障、适度营利等方面着手制定扶持政策,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体育产业及其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化动作,体育市场化运作就必需要有大量的市场动作和经营人才。这些人才不但要具备组织、协调、市场开发等基本能力外,还需要熟悉体育行业的基本规律和动作程度,要熟悉与之相关的基本法律和国际惯例。由于计划经济和举国体制的原因,我国大量的体育学校主要培养的是体育技术和竞技类人才,对体育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力量相对薄弱,而专门的经营管理专业又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形成两者脱节。结合这种现状,必须加强体育类专业和综合经营管理专业的横向合作,联合培养体育产业市场化经营的专门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教育;组织不同层次论坛研讨,使全省体育服务业经营管理人员及时认清当前世界体育产业中服务业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江苏体育服务业经营管理人员水平。
体育服务业是为全民健身服务的,其终极目标就是大众健康。虽然当前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十分高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基层群众的健身活动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仍以室外简单运动为主,器械运动、专业性健身运动参加的人数比较少。而一些大型的体育场馆则关门闭户、门可罗雀,既不愿意公益性开放,又不善于市场化动作,亏损严重,导致了现有尚不充分的体育资源也存在极大浪费。因此,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全民健身的引导,一是大力宣传全民健身,二是积极引导开放各类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在费用政策上,可以将消费者其他商品的消费中的积分转化为体育消费的费用,这样体育场馆可以从中获得此产品赞助等收益。发展多层次的体育教练员队伍,满足各层次群众对保龄球、羽毛球等专业性较强的体育项目的需要。建立适当的大众体育教练员队伍和体育服务业培训机构,引导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发展。
体育服务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类别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蕴藏的巨大商机和巨额利润,要充分利用江苏经济强省、文化大省等优势,保持全民健身经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提高全民体育参与率,增强全社会体育意识,建设并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扩大整合各类体育场馆及学校体育场地等设施向社会开放。建立健全加强体育产品供给与促进体育消费并重的政府扶持机制,构建适度竞争、消费挂钩、择优扶持的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金融借贷融资、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支持全民健身消费,鼓励专业体育设施和经营性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体育健身服务。
[1]江苏体育产业占GDP首超1% 但体育服务业仍很“贫血”.2015.5.7,[EB/oL]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5/07/content_32598669.htm.
[2]张林.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江苏省“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8,[EB/oL]http://www.jssports.gov.cn/art/2016/8/18/art_137_100066.html.
G812
A
2095-2813(2017)09(b)-016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68
蔡乃书(1983,1—)男,汉族,江苏泗阳人,学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公共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