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五中学高中体育课分项教学模式探索研究①

2017-11-26 23:27:42袁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6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模式体育

袁波

(列五中学 四川成都 610000)

列五中学高中体育课分项教学模式探索研究①

袁波

(列五中学 四川成都 610000)

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凸现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限制了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根据我校场地器材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落实模块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分项教学 模式探索 理论依据 实验效果

1 问题的提出

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凸现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限制了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落实。

高中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但大都不喜欢上体育课,教师上课也处于无可奈何的“被动”状态。原有的体育教学的内容,结合和组织形式均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田径、体操、球类三大项上。在内容的安排上,一味强调“全面发展”,各项目平均排课,教材杂乱而单一,“清一色”,几乎每一节课都要学习相同的东西,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部分教材缺乏兴趣,学习中带有强迫性,也有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教学时数太少而浅尝辄止,在某些项目上“吃不饱”,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同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教学一直统治着课堂,体育课单调枯燥,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能力、态度、习惯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在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为主旨"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结合教育对象的发展性、差异性,不断的寻找和完善符合学生最优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不脱离“新课标”的前提下,我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界限的教学模式,实行按体育兴趣特长项目分组的教学方式,为了避免再次进入体育教学“技能化”、“竞技化”的误区,进行分项立体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为终生体育提供技术储备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构建在利于高中生身心全面发展,体现健康第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构建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一个在国家课程体系下的符合相似地区、相似学校实际情况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2 研究实验过程

我校于2015—2016学年度开始,进行了部分班级男女分班选项上体育课的做法。依据高中男生的体育兴趣,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高中女生选取女生普遍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单独分组组织教学。二个班合二为一,两个教师一起授课。这样做的好处可以使每个教学单位人数保持在50人左右,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的顺利实施,课堂的练习密度、学生运动负荷可以得到提高。

2.1 理论依据

(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目标:

(3)分项立体教学模式从学生体育兴趣出发,选修课科目依据学生兴趣定位,选定特定的教学群体为教学小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分项立体教学模式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实施“多维分项,异步达标”,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1)实现学生单纯的体育兴趣向理性的体育价值观转变。

(2)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体会运动的愉悦和学习上的成功感的转变。

(3)实现以体促智,理顺学习与锻炼二者之间的关系。

(4)实施单纯传授三基向注重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转变。

2.2.2 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1)顺应《课程标准》轨道,分项异步完成教学任务。

(2)立足于学生当前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服务。

(3)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分层评价体系。

2.2.3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研究

建立新型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拓展;成功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

学中的运用;及时反馈调控、完善教法;与其它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2.3 课题的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课题,调查现状,拟定计划

针对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校行政会认真的研究讨论,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成立课题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主管,教务处、教科室、学生活动中心及体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组。

制定严格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

开展前期调查,为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提供依据,在学生中进行全面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制定研究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设计方案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课题组多次将省市教科所专家请到学校,给教师开教育教学讲座,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开阔教师眼界。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校学习参观,开阔眼界,转变陈旧观念。

前期调查结束后,多次开会讨论,认真研究调查出的问题,针对学校现状,共同设计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方案,实时调控,构建体系

完善场地器材,制订课时计划、单元计划。教学分组、实验数据测定,开展教学实践探讨。全面听课评课,教学反馈。初步制定评价标准。

第四阶段:后期总结,资料整理,成果推广

收集、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资料,总结课题成果。

课题组对四年来开展的各项实施活动和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平时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的研讨,并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和总结。

收集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准备。

在研究后期,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课题总结、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材料准备情况,完善各类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2.4 分项立体教学模式实验

实验对象与时间:列五中学高一13个教学班学生,从2015年9月1日起到2016年6月30日。

2.5 分项立体教学模式内容

实验班分为2个教学小组,配备了2名专项特长体育教师授课。

选修教材以学生的志趣选项,用60%的基本课时授课。

必修教材严格依据大纲要求,学生在所分组内完成学习任务。

选修教材通过问卷调查选择学生有兴趣的项目,男生为篮球和足球,女生为健美操、舞蹈、轻器械体操。

问卷调查,结合本实验特点,在实验前设计体育态度、体育兴趣调查表格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表格715份,回收715份,回收率100%。分析回收的问卷可以发现90.4%的人喜欢体育课,100%的同学赞成分项立体教学模式教学的推行。实验进行一年后,再次问卷调查表明,有87.6%的学生每周投入2.5h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62%的学生每周投入3.5h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上表明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自主锻炼能力和习惯已产生明显差异。

2.6 实验班与对照组体质综合评价分析

经过对学生实验前、实验进行1年后的8类体能指标(体重、身高、肺活量、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1000m跑)进行测试和定量分析发现:体重、身高、肺活量均无明显差异,男女生50m、立定跳远、铅球、1000m跑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表现出显著上升水平,实验进行一年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5.7%,优秀率为38%,较以前有大的提高。

[1]张驰.男女分班、混班教学与体育动机、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王义.试论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超越与缺失[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张随军.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09.

G852

A

2095-2813(2017)09(b)-01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47

袁波(1972,9—),男,汉族,四川夹江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