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时至今日,再次读到80年前西南联大学子吟诵、传唱的校歌,字里行间充盈的离愁别绪、铮铮傲骨和家国情怀仍动人心魄。
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9年统计,战前我国专科以上学校共108所,“七七事变”后至当年8月底,此108校中近九成受敌人破坏,临此局面,迁往西南大后方迫在眉睫。
总体来看,往西南方向内迁的高校,以国立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为代表。往西北方向内迁的高校中,由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所院校组建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留下了丰厚的遗产。除此之外,一些西南本地原有的大学则没有迁徙,如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也有省内迁徙的,如厦门大学、河南大学。
原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在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建于1931年
值得一提的事实是,抗战不仅没有消灭大学,反而繁荣了大学。据史料记载,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含国立、省市立、私立)108所,教员7560人,职员4290人,学生41992人;1945年,抗战胜利时,专科以上学校(含国立、省市立、私立)141所,教员11183人,职员7257人,学生83498人。
本文将列举主要的大学迁移路线:
1937年10月,中央大学开始迁往重庆沙坪坝;
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现为南京大学。
由于战争、迁移,众多大学财务损失严重,得到政府特殊照顾的中央大学幸免于难,学校硬件保存较为完整,甚至饲养的家禽、家畜也安全转移。因此,饱受战火摧残的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曾感叹说:“抗战开始后,中央大学和南开大学都是鸡犬不留。”
“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迁往昆明,同年4月改称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7月三校迁回原址。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现为云南师范大学。
“七七事变”后,浙江大学迁至天目、建德,再迁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直到1940年初,迁至贵州遵义、湄潭;
1946年秋,浙江大学迁返杭州,现为浙江大学。
浙大在抗战中“经过四次大的搬迁,行程2600余公里,足迹遍及浙、赣、湘、桂、闽、粤、黔七省”,在广西宜山办学期间遭日军投弹118枚,仅停课三天,并专门记录在案。据史料记载,浙大在整个迁移过程中都不曾停课。
战前国立交通大学分为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唐山工程学院。
广州中山大学校园
“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交大总部迁往上海法租界,并在重庆小龙坎设立分校。后辗转至重庆九龙坡、贵州平越古城(今福泉市),设立分校,后分校再次迁到四川璧山。唐山工程学院迁往湖南湘潭,后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与之相并,5月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随后,再次被迫西迁。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定址成都。
分设于上海、西安的两部分,现发展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发展为现在的北京交通大学。
部分师生迁至台湾后,复办交通大学,现为台湾交通大学。
1937年9月10日,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所院校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三个月后,西北联合大学解体,成为五个独立院校:西北大学、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1946年,西北工学院大部分师生返回天津,复名为国立北洋大学,现为天津大学。
1946年7月,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现为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迁回东北,现为东北大学。其余力量留在陕西,现为西北工业大学。
國立西北农学院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46年春,西北师范学院师生部分迁回北平,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部分留在西北,现为西北师范大学。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立同济大学迁往浙江金华,后经江西赣州、吉安,广西贺县八步镇,云南昆明,最终于1940年10月,迁往四川宜宾李庄。
1946年4月,迁回上海。现为同济大学。
1938年10月,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后迁往广东省北部的东昌县坪石镇。1945年,学校一分为三,分别迁往粤东各县、连县、仁化。
1945年8月,迁回广州石牌等原址复课。现为中山大学。
1938年2月,国立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
1946年6月,从乐山迁回武昌珞珈山,现为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