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奇
(合肥市行知学校学苑校区 安徽 合肥 230011)
初中语文“微课”视频技术初探
徐亚奇
(合肥市行知学校学苑校区 安徽 合肥 230011)
“微课”作为时下最富争议性的教学方式,以其短小精悍、直观高效的特点,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热点和焦点。有人对微课大为推崇,也有人对其避而远之。本文结合笔者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对微课视频技术的运用,对初中语文“微课”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微课视频技术;初中语文;探究
何为“课”?“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1]与之相对应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要在短短十分钟时间,浓缩课程精华,展示教师教学风格,绝非易事。笔者有幸在2014年11月参加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举办的微课作品评选活动,本文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及参加“微课”大赛的经历和感受,对“微课”视频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究。
在每次上“微课”前,我都要认真揣摩手中的三本上课基本工具,教科书、教学参考用书、焦点。一“微”读教科书,这一章节的特点是什么?问题探讨应该如何导入?课外阅读如何开展?有哪些重难点知识需要详细讲解?有哪些考点需要进行拓展?二“微”读教参,看教参中关于重难点知识是如何解读,对于教学是如何进行探究指导,对于教学中的其他问题有何对策?三“微”读焦点,这本初中语文的同步讲、练、测,按照知识条目切块编写,从考点的解题技法、命题立意及应试指导等方面体现课时与高考的对接。我们重点看焦点上的题目哪个适合课上讲解,哪个适合课下练习,琢磨什么时候练习适合。通过从“微读”入手,我们就可以把握教材中的易错点、常考点、基础点,进行细致教学。
由于“微课”每节课只讲述一个知识点,所以在选题时,一定要选择主题鲜明的教学内容,必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疑点,要能突出解决一两个问题。学生能自己理解的内容,无需制作“微课”。此次微课选题时,我选择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的“紫藤萝瀑布”这一章节,学生在学习这一节时,对于瀑布没有认知,对于意味深长的语句很难体会它的妙处,再加上紫藤花在我们当地很少见,所以学生很难理解紫藤花的深刻涵义。为此我特意制作解决这些问题的微课程,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动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
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性格各不相同,而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也有差异,上课时面对几十个迥然不同的学生,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会出现认知方面的问题,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理解课时中的基础点、易错点,教师应该用何种方式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探究,怎样提高学生跨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如何培养他们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都是我们在上“微课”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微”想要的是对学生的全面分析和了解,对于他们的学情从“微”处着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从学生的角度“微”想知识难点,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句俗语很好的描述了语文“微课”的特点。在我录制“社戏”的“微课”之前,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还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讲解。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录制微课时,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天真活泼,他说是急切好奇。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
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他们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四个小组本打算15分钟录制完成,结果40分钟都没有结束,而且制作的画面秩序混乱,没有美感。关键是学校由于录课老师较多,每人只有一次珍贵的录制机会。所以第二次录制我亲自披挂上阵,亲自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在我的不断启发之下,学生轻松的总结出了刻画人物的方法。虽然教学目标是固定的的,但课堂是灵动的。十分钟的浓缩课堂,有可能会出现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如何在现场有条不紊的进行“微”控,这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严格考验,也是保证“微课”质量的最关键步骤。
“微课”录制完毕后,对于一些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进行“微”改,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所以对影响“微课”效果的细微之处必须进行修改。由于此次是第一次录制“微课”,所以在现场拍摄时,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上课时口头禅过多、鼠标在屏幕上乱晃、背景出现噪音、画面不简洁、出现许多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图标等问题,好在后期都逐一进行了更正。并对课程中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例如在PPT的页面上灵活的加入了字幕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屏幕的侧边加入关键词,务必使学生一目了然,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学生高效自主的学习。
总之,在当下的“微”时代,进行“微课”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更是大势所趋。初中语文知识点多而杂,如能很好的利用“微课”,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梳理思路,理解重点和难点,必将创造出和谐创新的语文优质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打造语文优质教育,微课的推行必将为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如何将“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运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来,需要我们今后更深一步的验证和探索。
[1]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2]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3] 邹孔标.焦点——初中语文 必修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5):1-2
徐亚奇(1985-),女,合肥市行知学校,本科学历,常年致力于初中语文教学。
TP751
A
1672-5832(2017)11-0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