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2017-11-25 09:08:42李乐欣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背景改革大学生

李乐欣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李乐欣

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所关注的一项重大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他们未来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创新创业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的就业形势,所以说,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成为了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高等教育 综合改革 创新创业

一、前言

大学生接受了高等的教育,拥有专业的知识和较好的能力,而近年来,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增加了就业的压力,而创新创业模式成为了大学生选择的重点,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想法,来开创自己的事业,为国家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减轻了就业的压力,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加成为了重点。本文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正在逐步推动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在这个改革过程当中,创新创业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对于减轻国家的就业压力,挖掘大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视比较高,但是,由于这种模式的起步比较晚,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错位,没有落实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通过技术和科技来创造自己的行业,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而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培养大学生老板的企业家速成班,功利化的思想十分严重,使学生认为创业就是赚取更多的钱财,而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和发展的作用。第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国仍旧处在综合改革的过程当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够完善,开设的一些教育课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说是开设了一些无用的课程,同时,教师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课时的数量也没有权衡合适,所以说,从体系上来说,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

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国家和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创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做贡献。目前,组织—文化—教育的三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比较合理而有效的方式。

(一)建设创新创业型组织,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要做好创新创业的教育,首先是要建设创新创业型组织,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组织是由学校领导层引导的,并结合专业的教师,成功的毕业学生以及在校的一些有志学员所构成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并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创新创业的含义,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学校要派遣一个负责人专门负责这个组织,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二)培养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师生干事创业

高校是一个多思想汇集的地方,他们思想活跃,他们只是渊博,同时,在高校当中,文化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高校形成了相应的文化支撑,那么,校园中就会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接受这个模式,并充分的贯彻这个模式,从而激发师生的干事创业决心。作为学校而言,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利用好学校中的宣传栏和展板,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进行介绍,同时,要利用好高校的社团文化,通过社团组织结合创新创业型组织共同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和教师都产生干事创业的决心,从而对这一教育模式的推动很有效果。

(三)制定有效教育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搞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教育的计划和师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有了深层的了解,课程的设置和课时的分配都已经比较有经验,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相关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结合相关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其在相关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内外兼修,除了需要提升内部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外,还需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在高校内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才能迸发创业的激情和创新的精神,更好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四、结语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抓住组织-文化-教育三点,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04):4~7,24.

[2]李秋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模式和路径选择[J].闽江学院学报,2014(01):118~124.

[3]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158~160.

广州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背景改革大学生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改革备忘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