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侠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析
梁 侠
近些年,在国家政策导向的大背景下,高校对学生的扩招步伐逐渐加快,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形式的严峻性以及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校学生的户籍管理制度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对高校户籍制度的改革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根据目前高校户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就业导向 高校 户籍制度 改革
由于高校为了适应当前国家的发展,针对教育模式、教学体制以及就业方面的管理措施等其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现有的高校户籍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落后,无法发挥对高校学生的档案进行较好的管理的作用。为了使高校的户籍档案管理制度能更加适应教育的发展,使人才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以及人才的科学流动,应该针对高校户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一)“空挂户口”以及“口袋户口”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些年,很多毕业生走进工作岗位以后,由于户口指标的问题使其无法将户口落实到单位所在地,或者很多毕业生为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想把户口留在城市,就通过人事代理机构帮其实现,这一系列情况的集合造成了“空挂户口”的现象。另外,一些毕业生不清楚户籍的相关规定,毕业后一直将户籍以及档案放在自己的手里,造成了“口袋户口”的现象。
(二)留城毕业生与回乡毕业生的待遇不平衡
旧观念里的都认为考上大学后留在大城市工作非常风光,但是近些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很多的乡镇毕业生会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打拼,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由于户籍制度的不平衡,乡镇的毕业生留在城市工作的话,很难长久留在城市,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回到家乡就业。这样的就业形式使得留城毕业生与回乡毕业生的待遇出现了不公平的待遇。
(三)现有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就业改革
首先,户口指标的申请时限问题使得用人单位在学生毕业前就走进校园开展招聘活动,影响了学校的授课计划[1]。其次,户籍制度对高校就业率的统计造成了一些障碍。第三,户籍制度制约了人才的科学流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性的原则,而户籍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公平性无法得到保障,很多一线城市只接纳本市户籍的毕业生,即使能接纳外地户籍的学生,其指标数量也是相当有限的。
(一)实行灵活的户籍迁移制度
很多的高校在学生进入学校时会引导学生将户口迁移至学校所在地,学生毕业后,学校将不再继续为学生管理其户口。尽管这样的制度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对户籍制度一无所知,往往会选择迁移到学校所在地[2]。高校应该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一些改革,比如,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其户口并不随之迁移,学校可以通过档案与学籍对学生进行管理,当学生毕业后进入了合适的单位,直接从生源地将户口迁移至用人单位所在地。用人单位录取毕业生之后,只需要接受其学籍档案即可。
(二)完善高校户籍管理的相关制度
尽管我国的法律规章制度体系已经具有很高的健全程度,但是在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方面仍然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仍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作为工作的准则,这其中的一些条款已经在时代的发展中失去了其应具有的效用,不同地区推出的相关条例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政府应该根据当前社会就业岗位资源的情况作出充分的了解,根据就业岗位的情况促进人才的合力配置,不能只是一味的维护,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推出相关的法律条款进行严格的管理,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等。
(三)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从某种角度来看,当前的城乡差距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主要的原因是户籍制度其带有一定程度的再分配职能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层面的差距[3]。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元素的分配走势,长此以往,会使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进一步恶化。因此,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发展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一部分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一旦乡镇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相应的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加,为高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户籍制度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综上所述,高校户籍制度对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促使高校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提上日程。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认识到高校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改革。通过本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探析,希望能为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1]刘宝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12~114.
[2]芦佳,耿晓娜,史文艳.浅析大学生户籍问题[J].赤子(中旬),2014(04):354.
[3]冯帆.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与制度需求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03):87~88.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