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煊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儿童文学翻译初探
冯 煊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在人的发展历程中,儿童时期尤为关键,儿童的教育和身心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儿童文学作品因存在作者与读者年龄差产生的对事物认知和理解不同等问题,常常显得生硬且过于成熟,失去了作品原本的童趣和味道。本文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选取了部分文章进行翻译和比较,重点研究了如何使作品的翻译更具趣味性。
儿童文学翻译;趣味;目的论
1.1 儿童的界定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为0-17周岁的任何人。从医学界和中国法律的界定看,儿童的年龄范围为0-14周岁。也就是说,从启蒙识字到简单理解、探索,到充分把握含义,进行思考,再到自主创作,这个年龄段是充分启发儿童思维和创造力的最佳阶段。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启蒙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1.2 儿童文学的重难点
儿童文学具有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故事性及知识性等特点。儿童文学能为儿童普及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自身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的教育意义。对社会和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儿童更倾向于简单、形象、生动、趣味性十足且符合他们习惯和思维的表达,因此儿童文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本身的童趣、语言和故事性。
目前,我国的文学翻译重视度仍不高,儿童文学作品的引进和翻译质量也令人堪忧。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语言生硬、逻辑混乱、教导性过于明显、缺失童趣、质量低下,且出版的刊物故事相似度极高,名著常被翻译成多个文本,泛滥成灾,这使得儿童文学翻译急需引起重视,对质量把关,要保留原文的趣味性,又要将原文的文化特色体现出来,语言上也要清晰易懂、流畅简简洁,还有具有音韵美。
针对文本的翻译,德国赖斯首次提出了“功能目的论”,目的论具有目的性、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所谓目的性,指的是译文要达到原文的目的: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及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连贯性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人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例句.While his father was away it was Bheki’s job to look after the family’s cows and goats.He watched over them as they grazed,driving them to areas where there was plenty of grass.He was careful to see they did not wander too far,though,for they were valuable.
译文1.当父亲离开家之后,照看家里的奶牛和山羊就成了贝奇的工作。他会照看它们吃草,将它们赶到青草茂盛的地方去。他会小心翼翼地看护它们,以防它们跑远,因为它们会创造很多价值。
译文2.爸爸不在家的时候,贝奇负责照看家里的奶牛和山羊。每天,贝克都要把它们赶到水草茂密的地方让它们吃得饱饱的。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以防它们在吃草的时候闲庭信步,走得太远,要知道它们可值钱啦!
分析:首先是“father”的翻译,父亲多用于正式文本,爸爸偏于口语化却更显亲切可爱之感。儿童的主体性意识逐渐觉醒,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翻译中也应当有所体现。“it was Bheki’s job”,译文1将其译成了被动句,译文2则为主动句,以主人公贝奇为中心,进行叙述,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意识。“driving them to areas where there was plenty of grass”,原句有几个要点:驱赶羊群、吃草、青草茂盛。译文1显然忠实于原文,遵从原句的句式和逻辑进行翻译,译文显得生硬死板。译本2却在翻译时进行了适当的增译,“让它们吃得饱饱的”,将赶羊群的目的点出来了,同时照应了前句“照看”的责任,以后为后文“值钱”做了铺垫。此外,叠词的用法使得句子更加饱满,符合儿童语言习惯。“He was careful to see they did not wander too far,though,for they were valuable.”从句子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来看,译文1都没有问题,贝奇小心呵护羊群是因为它们有价值。但句子失去了童趣和生动性,显得平淡乏味。而译文2用了“要知道它们可值钱啦”,将“价值”变为“值钱”,还加上了感叹词“啦”,孩子气的口吻登时显现出来,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
忠实于原文不能尽显儿童文学的特点,所以需要在词藻上进行修饰和雕琢,比如叠词、拟声词和感叹词的使用,可以增加描写的形象性,更具代入感。而且,在儿童语言中,叠词使用频率也很高,如“胖乎乎、黑黝黝、黄橙橙、亮晶晶”等,叠词的使用是增加韵律和动感的有效手段。其次,译文语言应简洁明快,去掉冗长的修饰和铺垫,直截了当突出中心。最后,还应保有童趣。翻译中最容易丢失的就是趣味性,过于纠结于词藻和信息,而忽略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童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和精髓,趣味性的语言不仅具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儿童的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儿童文学的翻译的目的性很明确,译者需要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修饰,兼顾信息性和趣味性,在翻译中创造性地使用翻译技巧,丰富儿童文学的翻译。
[1] 胡晓榕,浅析儿童文学特点及翻译技巧[J].时代文学,2011(1):109-110。
[2] 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10)第1卷第4期。
[3] 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6)。
H315.9
A
1672-5832(2017)07-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