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研究

2017-11-25 09:08:48李秋晓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云南省云南少数民族

李秋晓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研究

李秋晓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本文针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现状、特点,然后分析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和对策。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

引言

在云南,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上世纪 90年代以来,云南就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本文深入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对云南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提出了改善云南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有效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基本现状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的少数民族种类丰富,人口也很多,云南的少数民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总人口中拍民第二多的省份,共计人口有1400多万,占据了云南全省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比较有特点,呈现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所以云南的少数民族发展非常有特色,不仅是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展示的天堂,还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在云南省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非常重要。

2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云南省拥有多种多样、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根据国家的数据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47项、州 (市 )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173项、县 (区 )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589项。云南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非常丰富,所以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研究能够促进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发展。

3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特点

3.1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地位十分突出。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云南现在省内一共有73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47个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少数民族的有65个和127个,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了省内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9%和86%,所以云南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得优势地位非常突出。

3.2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在云南省内,少数民族很多,所以文化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并且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是活态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在生活中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艺术表现形式、劳作生活技艺、文化气息,并且即使是同一个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生活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特点,这些都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说云南一直有人类文化多样性博物馆的说法。

3.3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封闭性与交流性。因为云南省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有封闭性也有较流行。封闭性比如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又比如云南宁蒗摩梭人的母系家族制和阿夏婚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仍旧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交流性是指云南少数民族在保守自己特点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比如中原文化、藏文化、南亚文化,各少数民族在文化交流的同时,自身也不断消化吸收外来文化。

4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民族文献和民族语言流失严重。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每年少数民族文献都在以上千本的速度流失,并且少数民族的语言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云南少数民族文献消失的数量和速度相比全国其他地方来说更快,现在除了收集和保管的万册文献以外,至少有5万册散落在民间无法被找到。

4.2 传承人濒危现象突出。在云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逐渐老去,但是同时也没有很好的将文化传承给年轻人,所以传承人的缺失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例如云南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随着毕摩的去世,彝族的文化传承人的流失就越来越严重。

4.3 保护和传承意识淡化。在云南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也是影响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云南楚雄彝族的火把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受各国文化的冲击,彝汉杂居地区的火把节习俗逐渐淡化,许多人已经开始不再注重火把节的举办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

5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改进措施

5.1 要树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危机意识、安全意识和文化产业意识。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毁损严重,所以需要牢固树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危机意 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要有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

5.2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云南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传承人,从多方面进行传承人的培养和教育,比如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培训教育学校,重点培养,将非文化遗产的精髓都更好的传承给年轻人,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宣传。

6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云南省内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非常丰富,因此需要充分的挖掘其中存在的价值,注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所以在以后的传承过程中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促进云南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普丽春,沈静.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64-68.

[2] 刘小燕.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旅游开发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4,12:153-156.

[3] 潘航.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非正规教育传承途径探究[J]. 普洱学院学报,2014,01:65-69.

李秋晓,女,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17级在读研究生。

C95

A

1672-5832(2017)11-0161-01

猜你喜欢
云南省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