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北师范大学 周萍
探讨“互联网+”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
文/ 湖北师范大学 周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一个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知识早已成为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竞争的重要资本。而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虽然各方面建设有所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图书馆建设上却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由于学校图书馆不仅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开展科学研究、认识社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样也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图书馆工作现状等内容,就“互联网+”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图书馆;“互联网+”理念;图书馆工作;运用
图书馆是文化典籍的宝库,它在传承文化、播撒文明、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图书馆在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也就成了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图书馆规模的大小、馆藏量的多少与设施的先进程度等往往也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缩影。在“互联网+”理念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的工作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为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互联网+”这一理念的出现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通俗而言,“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而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并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由此可见,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进而也将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到经济以及社会各域之中,在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同时,也将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一)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将“互联网+”理念运用于图书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必要性,而这实际上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主要表现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需求不断增长,并且还具有广泛、实用的特点。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尤其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早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此,作为国家,一定要高度关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学生提前适应下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由此可见,图书馆所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将“互联网+”理念运用于图书馆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满足学生的需求。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早已不能满足信息社会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全方位需求了。尤其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产业,更是改变了以往图书馆单一的信息服务格局,主要体现为“互联网+”理念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变得更加先进。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寻求新的路径,改善馆藏有限、经费短缺、服务方式陈旧等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科学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现了数字化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完善了图书馆的网络和电子资源,方便了教学和读者的使用,甚至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网络教学活动,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学校教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另一方面则是使得图书馆的网站建设变得更加优化,不仅让学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还在最大程度上优化了馆藏资源在查询和借阅方面的操作程序。由此可见,促使各大图书馆的发展变得更加数字化、信息化也是当前的一大趋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形势也更加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这一切都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后所产生的有效结果。
(一)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图书馆作为知识教育传播的重要服务平台,不仅需要满足读者的基本文化要求,同时还需要通过在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提高,来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并加强管理上的创新。但是现实情况却深刻地反映出“互联网+”理念背景下,诸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依旧都有待提升。存在这一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理念充分运用的当下,学校的教育模式已经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紧密结合。但是部分图书馆却对各项服务业务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改善和创新,加上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从而使得信息资源的更新程度不够或者缺乏,以至于无法为学生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条件。二是某些学校图书馆的学生平均图书量之所以没有达到相应的评估标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图书馆内部缺乏足够的人性化服务,进而导致一些图书馆的拒借率较高,而这样的情况无疑严重制约了相关“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二)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阻碍多。我们身处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知识传播和信息聚集的集散地,加强“互联网+”理念在图书馆工作建设的运用,才是当前时代进步和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却依旧遇到诸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上。在资金投入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很多学校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整体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比如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公共设施等建设方面,以至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则是个别学校在资金投入和使用上存在盲目性,虽然相关部门划拨了一部分资金用于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建设,但是部分负责人却不能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盲目购置各类数字化资源与设备等,无疑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至于技术投入上的问题同样较多。主要表现为网络构建技术、分布式压缩存储、分类、索引和检索、网络安全、用户管理等。其实最大原因在于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各个资源节点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以至于造成了各个节点间共享资源的困难。比如某高校和某社科研究中心的资源库进行共享,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结构采取B/S结构,而研究中心的信息系统采取的是C/S结构,由于结构的不同,从而也就造成了两个资源节点的注册用户,必须通过重新在对方注册并发放权限才能共享对方资源。而这些都反映出了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在技术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三)图书管理员素质低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振兴,图书馆事业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却在馆藏数量、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图书管理员素质低下,这也就使得他们难以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做好相关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虽然近年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综合素质、文化水平、科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距离读者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应用,很多图书管理员都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以至于他们的自身素质长期无法得到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的学习也没能及时得到加强,从而更加难以适应当前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其实,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以及逐渐提高充实的过程,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不仅要依靠资金的投入、馆藏的丰富,更要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在“互联网+”理念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正逐渐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转变为远程服务。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即让图书馆发展更加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需要,就要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依托,并不断更新和补充信息资源和网页内容,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校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除此之外,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应该建立起良好的网络传递平台,从而有效实现在线咨询、问答等多项业务。由此可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其实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内容。只有将“互联网+”理念运用到图书馆工作中,才能建立更加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而体现出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二)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随着图书馆发展模式的改变,加强“互联网+”理念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创新工作,则是当下的必然选择。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共享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图书馆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可以相继建设开通一些全国性网络。以高校为例,就可以实现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一系列科技、商用网络,和全国各地区300余所学校相连接的形式,从而形成跨校区的局域网络。总体而言,“互联网+”理念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是在详细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所提出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创新模式。而这既便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更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随着图书馆发展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对相关的图书管理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求会使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比如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发布动态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其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点:首先,应加强他们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从而真正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把对读者的优质服务放在首位,所以,鼓励图书馆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知识讲座和专业学习显得尤为必要。其次则是加强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的建设,这些主要是通过对图书馆服务的语言、服务的技术、服务的行为规范等进行体现的,只有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让读者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一点同样极其重要,而且不容忽视,那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当前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通过良好的知识结构、出色的业务能力以及热情的服务态度,使读者能够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为了督促相关人员将相关要求落到实处,相关负责人还应加强对他们的定期业务考核,因为只有通过良好的评估制度,才能使管理人员更加严格地督促自己,并且最大程度上增强自身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意识,从而使得“互联网+”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的“数字化”时代,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我国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同样也暗含着相应的机遇。所以,更应该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化发展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满意度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相关教学工作。虽然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工作开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从当前图书馆的管理发展方向来看,网络化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主要发展管理方式。
[1]武萍.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
[2]李尚民.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