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模式研究

2017-11-25 14:02:36广东省湛江鼠疫防治研究所图书室刘小静
办公室业务 2017年13期
关键词:馆藏全民数字化

文/广东省湛江鼠疫防治研究所图书室 刘小静

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模式研究

文/广东省湛江鼠疫防治研究所图书室 刘小静

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服务的。它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文化需求,从而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质量。在新时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对全民参与提出了要求。鉴于此,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模式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做好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全民参与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模式

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数字化资源也处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其中数字化馆藏资源就是一项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它也是现代图书馆藏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的新信息环境的不断改变,图书馆馆藏文献载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导致了文献获取途径的变化,这也就对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数字馆藏特点

所谓数字馆藏,就是对信息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的一种馆藏形式,它跟传统馆藏一样,也是一种现实馆藏。数字馆藏通过数字化处理,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络技术,从而实现对馆藏资源的利用。馆藏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另一方面是“文献采购电子化建设”。增加数字化处理和加大电子文献的采购比例。数字馆藏具有共享性较强的特点,其蕴含的信息容量较大,体积比较小,所需的成本比较低廉,并且检索也便捷,这种特点是纸质印刷出版物不能相比的。鉴于此,数字馆藏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模式

(一)多样化数字资源整合,丰富公众文化服务交流。对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公众文化服务交流更加丰富化,这是未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数字化时代和网络时代,数字资源的整合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现在,文化资源获取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应当根据当地的存储特点,通过跟一些文化机构加强合作,在公平公正的理念指导下,加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进行数字图书馆藏资源的共享。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给读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度,为文化传播这个目标而努力,提升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频率。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公共资源整合平台。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中,提高用户体验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整合的平台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借助该资源整合平台,不同层次的读者,根据自身的文化需求,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检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国外数字资源的整合。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趋势是必然的。未来数字文化建设,要强化资源筛选功能,提高信息准确匹配度,让读者操作更加便利,检索更加准确,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三)借力网络资源平台,促进共享交流合作。网络时代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中,应当加强与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提升网络资源平台的优势。通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提升信息使用的便利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全面推进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在大型文化机构检索平台巧妙融入网络数据库和其他的信息储备资源。通过借助目前的数字资源平台,社会公众能够快速检索和获取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和公共数字资源整合。

三、如何做好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

在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服务提供了前提条件。众所周知,现代知识经济是跟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各类信息分不开的。数字资源也是一种文献信息载体,它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把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这种新型信息资源的特点是共享性较强,蕴含的信息量较大,更新速度较快。为了做好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定位,有所取舍。在出版业繁荣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也在面临着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的考验。首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图书馆应当用于承担公益责任,抓好历史文献资源的收藏和整理。其次,增加对大量新的出版物的评定和定位,把握好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内容及其方向,从而确保提升数字图书馆收藏品的价值。

(二)扩大范围,丰富藏品。在今后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的工作中,既要保证继承性,又要在理论和观念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充分考虑馆藏建设的范围,拓宽多样化的实物载体,保障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进行相互融合和印证。

(三)出版变革,迎接挑战。在数字出版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的过程中,数字出版逐渐成为出版产业中的重要部分。数字出版应当成为对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

(四)加大数字馆藏的比重,优化馆藏结构。数字出版物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媒体,它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飞速发展。数字出版物不仅转变了信息和知识的记录方式,还改变了这两者的传播方式。当前,我国馆藏数字出版物不管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数字馆藏在馆藏中的比例也大大增加,其在馆藏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数字馆藏具有其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数字出版物阅读比较麻烦,需要通过有关设备的帮助进行阅读。其次,数字信息的储存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一些影响。然而,数字馆藏在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加大数字馆藏的比重,对于优化馆藏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五)借鉴国外数字馆藏模式。国外的数字馆藏模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中,文化资源共享交流越来越重要,因而对图书馆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通过合作和互动,是实现数字馆藏模式发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以图书馆为主导,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行改进,从而体现公共服务的理念和精神,这是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内容的重中之重。在国外,以图书馆为主导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通过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它能够使公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随着数字化水平和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数字馆藏模式将为公共数字文化产业提供更强的发展动力。国外公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较久,其合作方式和发展模式对我国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可借鉴性。

四、小结

随着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加完善,其必将打破传统馆藏的局限性,特别是把数字化信息资源融入馆藏资源中,打造多种馆藏建设体系,这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与网络的易传播性,显示了数字化和网络化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强大的服务能力,这对全民参与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的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届时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网络数据库和其他网页资源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馆藏的重要资源,成为网络环境下进行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并将促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馆藏建设模式变得更加完善。

[1]肖希明,田蓉.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5):48-56.

[2]刘燕权,韩志萍.美国记忆:美国历史资源数字图书馆[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7):66-70.

[3]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信息组织的主体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4):86-92.

[4]曹禹.论近十年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107-110.

[5]肖希明,田蓉.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5):48-56.

[6]刘燕权,韩志萍.美国记忆:美国历史资源数字图书馆[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7):66-70.

猜你喜欢
馆藏全民数字化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全民·爱·阅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22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可持续全民医保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