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孔子》中儒家文化的仁爱精神

2017-11-25 11:54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仁爱儒家文化儒家

张 政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浅析电影《孔子》中儒家文化的仁爱精神

张 政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电影《孔子》作为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片,选取了孔子51岁到73岁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构成整部影片,塑造了一个为自己仁爱治国政治理想一直不懈努力的孔子形象。本文将通过电影内容的简介,电影中儒家文化的仁爱精神的表现以及儒家仁爱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三个方面来对电影《孔子》进行解读。

《孔子》;儒家;仁爱

电影《孔子》展现了孔子51岁到73岁的人生经历,综合来看,影片主要通过季氏葬礼、夹谷会盟、隳三都、子见南子、宋国遭驱、郑国遭嘲、陈蔡绝粮、修订六经这几个事件来表现孔子的政治理想和精神境界,塑造孔子的人物形象,展现孔子思想中“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本文将通过电影情节着重分析一下这部电影中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表现。

1 电影中儒家文化的仁爱精神的表现

“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在孔子看来“仁”是一个人最主要的道德修养标准。只有具备了“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才有资格从政,才有资格去管理国家和人民。执政者也只有具备了“仁”的思想,才能推己及人,才有可能施行仁政,如此,社会才能稳定和谐,百姓才可以安居乐业,所谓“推恩足以保四海”。孔子的“仁”其实是一种人道主义,提倡对百姓的仁爱,影片中的孔子正是推行他的仁爱政治理念。在《中庸》里,孔子答鲁哀公问政时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1]这段就是说,修道要用仁。因为仁是人生行为准则的最根本的、唯一的出发点。“仁者人也”,仁就是人,仁是要用人心对待人,仁的范围包括全人类。影片中鲁定公问孔子鲁国想要强大是否可以效法齐国,孔子说“如果人们不犯法是因为讲礼义,知廉耻,有品格,选贤能,修信用,贼不做,谋不用,人不但只爱护自己的父母子女,也爱护别人的,男人安本分,女人有归宿,不论是孤儿寡母,老弱病残,都能得到照顾和供养,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是天下大同”。这样一幅太平盛世的画面,正是孔子向鲁定公,也相当于直接向受众传达的自己的仁爱治国的政治理想,也是与前文《中庸》中这一段孔子思想的契合,关键还是要做到仁道。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也奉行仁爱之道,在大事小事上都力求以身作则,做到仁爱之行,帮助弱小,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因此,在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孔子为了帮助百姓而不懈努力着,他所推行的仁爱治国的政治理念也是为了给百姓营造一个安稳、祥和的社会环境。

2 儒家仁爱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电影《孔子》将儒家的仁爱精神表现的十分精彩。笔者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播和演变,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想要将其囊括在一部125分钟的电影里面又传达的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胡玫导演的这部电影可将其看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媒介传播的一种试验和探索,从某种程度来说,《孔子》为华语影坛真正开启了人物传记和战争史诗的大门,而用电影来塑造孔子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叙事视角和解读方式。

现在是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信息通过电视网络等进入人的眼帘,各路媒体也是各显神通,每天搜集各种新闻推送给普罗大众。在商业化的冲击下,为了点击率和金钱利益,媒体想尽办法迎合受众的低俗趣味以博人眼球,爆料出许多奇葩新闻,大都涉及伦理、暴力之类,而这些新闻事实也传达出世风日下的社会现象和人类精神文明的消陨。儒家仁爱精神中讲中“亲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讲的是一名不孝养女将养父告上法庭要与其脱离关系。这个女孩可以说是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如果她受到儒家仁爱文化的教化,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她就不会干出这种不仁不义不孝之事,要与她的养父脱离关系了。还有一些随意杀害陌生人的新闻,和电影中所传达的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相去甚远,只有人的内心空虚、无聊,没有信仰和文化道德的束缚才能干出如此禽兽之事。这些人所缺乏的正是仁爱之心,他们不要说去爱陌生人,对富有同情心,更不会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们今天讲的《孔子》这部电影上映的那年,我国掀起了一阵国学热,《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火爆一时,大学学者登上电视舞台,给普通老百姓讲述我国传统文化故事,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但据这些年的社会现象来看,这些似乎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真正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很多人都在高呼着自由,然而没有限制的自由不成为自由,如果每个人都自由了,随意想要怎样就怎样,那么天下岂不是大乱,又何来自由之说,况且当自由这个思想传入中国来,有一些人对于它的理解也狭隘化、片面化了,在密尔的论自由里面说“唯一应得自由之名的,便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利益的自由,只要我们并不试图剥夺他人的其它利益,或者试图妨碍他们获得此利益的努力”[2]所以我们的自由还是不应该妨碍其他人的。可在刚才讨论的新闻现象中,这些人都随意杀害了陌生人。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迫切需要回归传统文化,用老祖宗的东西来规范教化人的心灵,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电影是文化传播和输出的主力军,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传统文化需要大众媒体和视听媒介来进行传播。电影《孔子》的出现可以说是对孔子和儒家传统文化的一种宣传和引导,去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更多的人去读《论语》,读《史记·孔子世家》,去了解历史上真正的孔子。首先人们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才能更进一步的去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教化人们的思想,将儒家文化中的仁爱精神与现代思想相结合,融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灵中去,使“仁爱”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精华,在当代重新闪烁出璀璨的光辉,并成为我们中国向世界传递的普适价值。

[1] 赵征.中庸[M].线装书局出版社,2013.

[2] 约翰·密尔.论自由[M].商务印书馆,2015.

张政(1993-),女,汉族,山东人,硕士,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广电方向。

B222

A

1672-5832(2017)07-0069-01

猜你喜欢
仁爱儒家文化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