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瑜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性
邵 瑜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历史时空间观念的培养近年来成为历史教学中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入手,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的必要性以及方法途径,以期获得众多老师的重视。
初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同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强调“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和国际上通行的体例,坚持历史的时序性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由此可见时空观念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与八年级教材中,着重体现历史的时序,更好的建立时空观念。
首先我们的历史时序是建立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如果没有历史时间,那么历史从何谈起!也正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时间,地点,任务,无疑是其精髓。因此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时间就是这个人身上的奇经八脉,甚至是十二经。只有将这些“经脉”打通了,才能游刃有余的徜徉在历史长河中。时间就像一把尺子,标志着各种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所以学习历史首先的是应该弄清楚时间的表述。比如公元前与公元的区别。公元前英文简写为BC,公元英文简写为AD。公元前的表述是以基督以前表示,公元则是以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公元纪年法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几年方法,我们国家知道新中国成立1949年之后才以公元几年为唯一的纪年方法。
其次是历史地理观念,历史地理与历史时间好像是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历史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同时也发生在一定的地点。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以时间为框架,地点为支撑的。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要形成心中有地图,遵循地理上的观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为历史地图的运用涉及到地理知识,因而需要我们老师注意在教学中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前提。因为历史学科知识是建构在历史的时空之上,所以学生学习历史也必须建立在具体的历史时空框架下才能真正理解历史,才能够理解历史的真谛。
[1] 林花.浅谈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7.8.
[2] 谢树平 ,翟佩龙.初中生历史时空概念的培养浅探,2013.6.15.
[3] 欧阳艳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隋朝教学探索,2016(10).
邵瑜(1989-),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海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G633
A
1672-5832(2017)11-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