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倩
群文阅读:孤独意识分析
张晓倩
孤独意识历来不乏细致淋漓的描绘与阐释,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对大自然审美取向上的孤独,抑或是集体无意识倾向下的孤独,更包含着不理解社会以及不被社会理解的孤独更甚者是来自社会与命运观照下的孤独,孤独意识是一种普世情节,是困扰世界的世纪症。
孤独意识 审美 命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成为历史卷轴中个人孤立于世的经典。这种个体孤独之感来源于怀才不遇的苦闷,源于诗人个性本身。陈子昂被政治遗弃感到无助与孤寂,曲高和寡是陈子昂的选择,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表现。独立于外,自然产生孤独。正如屈原作《离骚》,浑浊世事间没有谁可以理解我,唯有兰花和芳草;正如杜甫一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景肃杀为漂泊在外的孤寂更添一份愁绪,逐年衰老,却只有一人。他们都是孤独的勇士,没有与世事的浑浊混为一坛,而是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节操。这种孤独不是顾影自怜般的感伤,而是执着不懈地追求自己理想。此外个体孤独之感生于浩瀚苍穹中的惆怅感慨。面对无边无际的大自然,面对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当永恒与瞬间对峙,一种个体的生命意识与无助的孤寂便悄然袭来。这种孤独是审美的孤独,是一种美的存在,是人的觉醒,追索生命意义、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内含着对自然的崇敬、对人世的关怀。
新文化运动后一群觉醒的知识分子依旧没能逃脱孤独的命运。鲁迅先生手执如椽大笔描画了一系列知识分子信仰失落的孤独。《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位新知识的代表。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在偏远的地方生活却被看做异类。婚丧嫁娶是封建礼教的集中表现形式之一,在祖母的葬礼上,魏连殳那一声像受伤的狼一样的哀嚎声,流露出对祖母深沉的爱,宣泄出自己身处孤独的悲痛。小说中“我”与魏连殳有一段关于孤独的直接讨论,仿佛鲁迅先生将自我切割成两面,将自己的彷徨与疑问和内心真我来了一番较量。孤独的魏连殳却享受着自己的孤独,不必管别人的看法。《在酒楼上》讲述了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从奋起反抗到彷徨迷茫,再到退缩平庸的过程。十年前吕纬甫是一位奋进的青年:敢做大众不敢做的事,到城隍庙去拔神像的胡子;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讨论国家时政和改革方法。然而一切没能抵过时间的蹂躏,十年之后吕纬甫混入历史的看客中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就得过且过的生活。他接受过新思想,却操持着给弟弟迁坟,连骨头形骸已不见,却把泥土装入棺材迁走;他接受过新教育却执教四书五经,读着子曰诗云。曾经的信念一点点被残酷的现实磨灭,为了生存他选择妥协,终究还是把生命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随波逐流地一天天挨日子。
怀着理想立志变革社会最终却如同苍蝇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停在了原点上。与吕纬甫的对话仿佛是作者与自我的对话,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洪流中,相信也是鲁迅先生在写作时的内心斗争。这种孤独源于追逐自己的理想失败产生的孤独,带着一种悲壮,一种失败英雄的悲壮。信仰是在一点一点悄然消散的,蓦然回首发现早已与信仰差之千里。这群崛起的青年,无意识间被社会啃食,群体的无意识令人不禁打了个寒战。
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孤独成了一种扭曲的病症。主人公格里高尔从事着艰辛的推销工作,面对巨大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也想逃离。某天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想挣扎着起来但一切都是徒然。妹妹与格里高尔的关系最好,起初妹妹总是关心的把新鲜面包和食物放在哥哥的屋中;在妹妹的小提琴演奏中格力高尔兴奋地冲出去欣赏,然而家里却因为他的出现人仰马翻。父亲大怒要杀死格里高尔,虽然躲过一劫,但妹妹开始每天只丢给他腐烂的食物,渐渐使他失去做人的尊严与凭证。最终他死了;作为一只甲虫他死了。这时,与其他人丧子不同的是格里高尔的一家人仿佛迎来了明媚春天。
卡夫卡将现实置于虚幻中而虚幻又巧妙地演绎着现实,有些碍于情面而不得说的秘密在变成甲虫之后无一例外的展现出来。的确,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伊始家人更多的是恐惧而非憎恶,但随着家境每况愈下恐惧变成了憎恶、埋怨、呵斥。对这位特殊的家庭成员的再认识人性底层的道德被撕裂,触目惊心的灭亡使人深感恐惧。他的家人忘却了曾经格里高尔为这个家的付出,是自己至亲骨肉,甚至忘却了他还存在着。格里高尔的死亡是必然的,看似是由父亲砸来的苹果烂在身体里造成的,但即使没有这颗苹果也是命数已近。大概时间会把人与人之间脆弱的感情消耗掉,当格里高尔不再能为家中带来利益,甚至变成这个家庭的负担,便会擦枪走火最终走向毁灭。
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他依然有人的思想,无奈的是他依旧是人的思想,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经作为人在家中的痕迹渐渐消失。他对家人的爱没有因身体变形而变形,他知道,他该死了。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描写的孤独,是一种变态的孤独。是明明是家人却被当做外来者的尴尬,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荒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二十世纪人的生存状态,看到人的宿命。孤独的状态中,有难以摆脱的苦闷、难以名状的恐惧、难以言说的宿命感。面对这种世纪病,不同的文学作品给出不同的答案,热闹总是相同的,孤独者却有着各自的孤独。
[1]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山东师范大学)
张晓倩(1993-),女,汉族,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