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美术课堂教学创新

2017-11-25 01:41:56刘建兰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剪纸民间美术

刘建兰

民间剪纸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美术课堂教学创新

刘建兰

将民间艺术引入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从引入民间剪纸艺术的成、培养学生的剪纸语言、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提高学生的技能四个方面阐述课堂导入“民间剪纸艺术”的经验,结合教学实际和美术教育弊端,提出美术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民间剪纸艺术引入美术教育教学课堂,对提升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美术教学有积极意义。

民间剪纸艺术 学习动机 兴趣 课堂教学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她用最朴实的民间艺术形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笔者认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也是对中学传统美术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的实践。

一、导入民间剪纸艺术创新教学引起轰动

美术教育教学中导入剪纸艺术,既丰富教育教学方式内容,更是让学生享受美体验美的重要载体。它能让学生在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时逐渐认识民族艺术的价值,自觉地在生活中发挥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对于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使学生在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对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结合自身对民间艺术的喜好,尝试在每个班用四至五节课时间将民间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收到很好效果。利用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开设了剪纸特色课,以剪纸为形式,将民间剪纸艺术和美术教育教学课堂结合起来,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堂改革。

美术教育教学中导入剪纸艺术的创新举动在校园引起轰动。在课后效果追踪中,班里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很好玩”,连平常一些逃课的学生都喜欢。全校师生普遍反映,通过系统的剪纸教学,学生知道了剪纸的历史,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学会了基础技能,培养造型能力、审美意识与创造力,增添了学生民族认知感,使学生对五千年文明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丰富现代中学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又增强学生素质教育发展。

二、以基础教学培养剪纸语言

剪纸语言是剪纸造型艺术的“初始语言”,有一定构成原理及可视化符号构成。将月牙形、锯齿形、迂回纹等造型元素,通过均衡、对称等手法构成一件完整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并非易事。如果学生缺乏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对相关工具、材料、手法等一无所知,剪纸的艺术效果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就大打折扣。所以在,笔者非常注重从学生基本技能和知识培养入手,力争使学生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并具备相关能力:一是了解相关工具、材料的名称及其性质与用途,对材料的性状有清晰把握;二是懂得一些基本技法和装饰;三是学会基础性单色剪纸使用;四是初步学习合理的剪纸画面安排;五是学会剪、折、贴、裱等基本动手能力;六是初步鉴赏、评析简单作品。

三、激发学生艺术情趣点燃教学美术激情

欣赏教学就是美的教学。激发情趣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与已有基础,利用欣赏,环境,操作,作业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剪纸造型能力的目的,陶冶艺术情操。

一是激发欣赏情趣。在剪纸教学中,欣赏的内容包括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们的剪纸作品、教师的范例、同学的优秀作品。剪纸作品形式有实物、照片、图片、海报等。笔者总结一些心得,在直观教学中,美图的欣赏能瞬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授时的持续欣赏、作业时的末端欣赏、课后的拓展欣赏等能激发学生兴趣与热情。在欣赏教学中,确定目标内容、讲解重点和难点;学生作业时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教师的范例;拓展的欣赏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有一回,笔者在教学剪“蝴蝶”时,在课导入部分,就把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们的剪纸动画《梁山伯与祝英台》给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授时把我自己的作品给学生欣赏并进行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技能;在进行示范剪纸,最后给学生欣赏同班、平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学好剪纸技术的信心。

二是激发环境情趣。一个像孔夫子似得说教不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在剪纸教学中,笔者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环境,以增强美术教学吸引力。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双向交流、尊重孩子们的想法、鼓励孩子们的想法、欣赏学生们的想法,使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是培养艺术情操基础的重要的工作。笔者有一回,用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来布置教室或学校的宣传栏,结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点便上来了。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情节,并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使学生流连忘返,置身其中。如笔者教学生剪纸,问雪花得形状,学生七嘴八舌,兴致勃勃。笔者循循善诱,说雪是由空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在一起形成的冰晶,雪花有两万多种造型,然后学生再学习雪花的剪制方法时,会认真学习六面对称图形的折叠手法,尝试剪出线条和花纹的细微变化,打开得到不同造型的雪花。当每个学生看着自己手里每一个大大小小不同的美丽雪花,真心体会到一种收获快乐和满足。

三是激发实践潜能。动手实践最能激发兴趣与激情。“喜”字是最常见的剪纸,而“红双喜”两个相连的字体,应该要如何体现呢?怎么剪才又快又好呢?笔者先让学生自学剪纸过程,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再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技法了解。学生在剪纸过程中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四是激发作业情趣。笔者在设计作业时,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业要求分三级。第一级为基础级,以临摹为主;第二级为达标级,针对一般同学,在基础上稍有创造;第三级为创造级,鼓励能力较好的学生在作业中改变思路,有所创新。每位学生在作业中得到了收获,自然使他们更爱剪纸这项艺术了。

四、潜移默化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剪纸技能

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是具形教学法。针对农村学生具象能力强而动手能力差得特点,着重培养造型能力。笔者在剪纸“牛”教学活动中,以欣赏照片民间剪纸作品为抓手,结合现实的“牛”,分析相关教学内容,传授单剪法、折剪法和单折剪结合法等技法

二是动手实剪法。理论指导实践,最终落实到剪纸技能上。可通过教师讲解、自我训练、家庭作业、作业评讲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刀法(直插刀法、开口刀法、暗刀法)和剪法(单剪法、折剪法、单剪折剪结合法、阴剪法、阳剪法等)。技能的学习是反复示范逐步推进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要加以注重,快和省都是最大的弊端。要求教师不厌其烦,鼓励学生加强实践。

三是实技提升法。即要求学生把习得的知识技能通过临摹、练习、独立创造得以强化与巩固。要求课堂作业环节和课外强化练习结合进行,以临摹和练习为主。这些内容通常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并进行评析,鼓励其自己动手。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画展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比赛,提高学生剪纸兴趣。

五、教育体制现存弊端创新教学任重道远

将民间艺术引入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剪纸教学实践中发现,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艺术情操陶冶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课堂学习是主要途径,学生只能粗略了解一些剪纸艺术粗浅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如何面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弱化现有的教育弊端,加强素质教育,发扬和传承民间艺术瑰宝,在中小学普及和推广民间剪纸艺术还任重道远。

目前,民间剪纸艺术引入美术教育教学课堂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它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对提升美术教育教学起到的作用还得不到应有的认同,教育教学中也存在亟需改善的地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适应新的美术教育教学新形势,积极拓展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拓展民间剪纸艺术在美术教育教学课堂中的空间,认真开展剪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交流、研究,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美术教育教学应有的作用,理应提上教育改革的日程。

美术教学创新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基层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作为课堂教学就是要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剪纸艺术,参与到剪纸活动中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在剪纸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仍然是美术课堂教育教学努力的方向,笔者将不遗余力地去探索。

[1]陶玲.以剪纸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郭磊.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77).

[3]何菁.工程生活实践智慧的道德哲学阐释[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作者单位:永安市洪田初级中学)

刘建兰(1971-),女,福建永安市洪田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美术教学创新。

猜你喜欢
剪纸民间美术
剪纸
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 13:45:55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