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涛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石门颂》的草书特性
姜海涛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康有为称《石门颂》为“隶中之草”,它草书特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气势、线条、空间等方面。草,一方面石门颂有草写的倾向,令一方面是和草书的共同特点。
石门颂;草书;汉碑
《石门颂》全称《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亦称《杨孟文颂》,与洛阳《郙阁颂》、甘肃《西狭颂》并称“汉隶三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为为嘉奖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石门通道之功,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高达一丈的崖壁上,摩崖隶书。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现藏于汉中博物馆。
《石门颂》受历代学者和书家所重视,足以证明它价值之高。由于《石门颂》不是在庙堂之中,而是在摩崖之上,这无疑给它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在汉代遗留的隶书作品中,碑刻形式占据了主要。汉碑中不论碑、石经、石阙、地券等,相对于摩崖《石门颂》而言,都缺少了种闲云野鹤之感。但是相比另一隶书摩崖《杨淮表记》而言,《石门颂》具有宽博柔和之美,显现出了它独有的放松随意的自然美。
《石门颂》胸怀宽广,使人感受到书壁的豪放感,即使当时工匠凿刻此摩崖时也是这种无所约束的感觉。犹如怀素“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虽然书体为隶书,却有草书的气势感。
《石门颂》的线条是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基本是中锋用笔,有着很强的篆书底蕴,他的线条变化很丰富,犹如犁过的土地一样,内涵丰富。体现着草书的起伏与顿挫,其表面看似斑驳沧桑,但却一点不显得软弱无力,仍旧看出来其内在的坚挺。它的线条包含着曲与直,体现着柔美和力度的完美结合。《石门颂》在字形上面表现的很疏朗,但是不显得散漫。造成这种疏朗的原因除了笔画的距离和位置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点画之间的连接方式造成的,它很多点画之间是不连接的,致使其中的气息是流动的,不是堵住的。如:“复”字,它的左边竖只与中间横画有虚接的关系,右边的竖画只与最后一个横画有虚接关系,其中的两个撇画与任何笔画没有交接,捺画也只与一个笔画有交接,这样笔画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气息自然流通的疏朗感觉;“所”字,整个字只有最后两个笔画有交接,这则更能显示出其疏朗。若是把这些笔画连接上,效果则是缺少了这种疏朗的感觉,如同样大的两个房间,一个完全封闭,一个有窗户通透显然后者更加开阔。在它许多字里面习惯把小的点画拉长,例如:“定”、“堂”、“写”、“守”等字,都拉长成两边的长竖画,在汉碑中很少有这些拉长的笔画。这些笔画给人有种扩张的感觉,气势无法阻挡。在章法上面,它不是常见的汉碑那种字距大于行距的章法,它显得更加的天真烂漫。《石门颂》中的垂笔无疑会对整个空间产生重大的影响,空间变化会更加丰富,有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视觉冲击感。这种视觉冲击感在某种程度上和草书又不谋而合。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称《石门颂》为“隶中之草”是十分贴切。杨守敬称其:野鹤闲鸥,飘飘欲仙。这也能表现其草的感觉。《石门颂》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如同学习草书,稍不留意就会失去其高度。清张祖翼跋《石门颂》云:“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这也表明《石门颂》所处的高度。
[1] 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荣章,石门摩崖石刻研究——《石门十三品》专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3] 杨守敬,杨守敬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4] 王昶,金石萃编[M],北京,中国书店1985。
姜海涛(1990-),汉族,山东兖州,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与篆刻研究。
J209
:A
:1672-5832(2017)09-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