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小蓉
增强文化自信对从严治党的意义
〉〉〉〉〉欧小蓉
“文化自信”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关键词之一。当今,增强文化自信对从严治党具有特别的意义,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对此加深认识。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精神上的向心力,能促使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增强国家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走到现在,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风雨,有今天的成就不容易。回顾前路,在党的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消除党内杂音、统一思想、凝聚民心都显得极为重要。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用的营养,认真分析革命形势,创新革命理论,多次开展整风运动,特别是有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拨开迷雾,纠正错误思想,增进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识,推动了革命事业向前发展,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前路没有可供参照的经验和范本。在此关键时刻,增强文化自信,能鼓舞广大党员干部的信心,祛除党内杂音。把民众力量汇成滚滚洪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深厚的政治伦理、深邃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历史上不少让国家走向强大或灭亡的案例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为我们党提供借鉴,干好革命事业,走好以后的路。有国才有家,一家需有主心骨,一个国家应该有个领导核心。这种家国情怀鼓励我们党员干部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铸就坚强的领导核心,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革命文化,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撑,鼓舞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革命战争中形成的民主集中制这个法宝,对今天党治国理政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和决策的科学性,能尽量避免走错路、走弯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前启后,能促使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它的指引下,对党员干部加强廉政教育,能增强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物质生活大幅提升,更加丰富,但精神层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筑牢他们的精神防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代优秀官员的誓言如雷贯耳。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价值追求,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每个党员干部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们“两袖清风”的事迹能教育当代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心灵,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不贪不腐,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奔小康,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