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伴随行业间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区块链金融未来会有更新更好的发展。
2016年始,区块链金融概念反复被提及。实际上,依托于区块链技术,不同的行业可以与之结合并深度挖掘。金融行业以其特殊性,率先与区块链发展结合。
国内区块链金融的较早探索者、OkLink产品VP郑荣尧在接受《投资与合作》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的金融场景。就OkLink方面来说,已经在国际间的小额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好的布局和发展,另外郑荣尧强调OKLink汇款网络不接受国内往国外的汇款。
实际上,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其首次纳入了区块链技术。据悉,央行准备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原型,清华大学拟将区块链写入大学本科教材。各路专家和学者纷纷对区块链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金融行业历来对先进技术最为敏感。传统的银行和证券业巨头从2014年就纷纷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区块链创业投资中,两年内全球投资总额高达10亿美金,其中更不乏像DAH的6000万美元、Blockstream的5000万美元这样的巨额A轮融资。除了资金投入,各大公司更是亲自参与和推动具体的业务应用当中:例如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推出的Linq区块链股权交易所已经于2015年年底开始发行测试;而全球43家跨国银行结成的R3 CEV联盟也是一直在测试和改进银行间的跨行清算联盟链,动作之快、參与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郑荣尧向本刊记者讲述,对于区块链的概念外界已经有了相当多专业的见解,就其认为,区块链即分布式记账技术,拥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等技术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2016年,由中国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公司OKCoin币行和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撰写的国内本土化介绍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书籍《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联合业界第一线成员和金融界专家学者,从源头、技术原理、应用案例、趋势、政策等方面全方位地详细解读了这项革命性的金融科技成果,为读者带来这个领域全新的洞见。5月,火币区块链研究中心出版了介绍区块链的书籍《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其中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给未来金融与经济带来的影响。
区块链的发展伴随比特币(数字货币)的生成。上述OKLink公司也是全球最活跃的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币行的香港分公司的区块链应用。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实现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目前,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其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在未来的构建中,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概念的1.0形态;在区块链的进化方式中,区块链的2.0形态为“数字资产与智能合约”;区块链3.0形态为区块链自洽组织和公司,最终走向与科学、医疗、教育等人工智能结合的区块链大社会阶段。
资料显示,区块链主要解决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因此它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4个技术创新。
第1个叫分布式账本。就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做证。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记账方案,其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第2个叫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第3个叫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如何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4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当加入区块链的节点足够多的时候,这基本上不可能,从而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第4个技术特点叫智能合约。就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地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
在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中,虽然交易不像银行和证券行业那样频繁,但是对可信数据的依赖是有增无减的。因此,利用区块链技术,从数据管理的角度切入,能够有效地帮助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分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督。
OKLink的小额跨境支付尝试
郑荣尧向记者介绍,OKLink是公司于2016年推出的构建于区块链技术之上的新一代全球金融网络。该网络以区块链信任机制为基石,以数字货币为传输介质,可以极大地提高国际间汇款传输的效率。在业务方面,通过链接银行、汇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跨国公司等全球金融参与者,为用户提供安全、透明的全球汇款服务。
实际上,一直以来,传统金融服务业发展受各方面限制,长期存在跨境汇款时间长、手续费高、透明性低等问题。
OKLink平台以Oklink blockchain网络发行的数字货币OK Dollar(价值与美元等同)作为传输结算介质,通过区块链技术的传输,增加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此思路的构想下,OKLink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大量资本支持业务发展的限制,在2016年新加坡举办的“全球支付峰会”上,获得“最佳汇款突破奖”。通过链接银行、汇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平台、跨国公司等全球金融参与者,OKLink网点可以直达社区终端,为跨境汇款、支付构架起传输机制。
以此,该产品乐意让小额国际间汇款成为可能,并极大降低手续费,加速价值流通,尤其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带来可控性发展和增长。
据介绍,目前,OKLink网络已经覆盖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日韩、印度、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据悉,2016年年底,OKLink为首次加入并且汇款额不超过10万美金的汇款机构减免手续费,累计减免1亿美元汇款流水手续费。
郑荣尧表示,伴随行业间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区块链金融未来会有更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