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Google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宣布停止“让司机在紧急情况下操控车辆”功能的研发。在新研发的功能中,紧急情况司机也不能操控汽车。Google为什么要限制人的操作呢?
—Hoffman
他们觉得人类乘车时注意力太过涣散,不足以处理遇到的紧急状况。此前Waymo在硅谷开展了一系列路测,它发现,当时速平稳地达到90公里时,无人车的乘客会打盹、玩手机,精神变得很涣散。Waymo认为,起步时司机会提高警惕,聚精会神地为无人驾驶系统“保驾护航”,但车子开动后人类会下意识地觉得万事大吉。
Waymo在10月30日展示了一段测试视频。在这段拍摄于2013年的视频里,精力分散的驾驶员面对突然的路面危险并不能很好地操控汽车。Waymo负责人约翰·克拉夫赛克(J o h n Krafcik)表示,驾驶员当时已经吓蒙了,根本无法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
这次测试后,Waymo决定将业务重点放在纯无人驾驶的技术上。公司表示,技术成熟后电脑将全程守护车上人员,乘客只需要是乘客,车上不再需要有驾驶员。
纯无人驾驶已经有了硬件载体。近日,Waymo向克莱斯勒公司交付了太平洋小型货车的样品。乘客能够控制的按钮只有两个,一个是启动键,一个是停车键,Google恐怕是想要货车回归它运输货物的本职。让无人车载人也正在试验。Waymo已经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开始试点无人车网约车服务。公司拒绝透露这个试验的规模,但正像共享单车以个位数在海外落地一样,即使规模很小,也意味着技术和政策已经允许,Waymo版无人车的网约车服务正在日益成熟。
不可否认的是,让无人车真正无人这件事上,Waymo是比较激进的。现有主流的无人车多采用驾驶辅助技术。在封闭的标准道路上让车辆自动驾驶,已经没有技术挑战。但现实交通环境中,复杂多变的路况还很难用传感器和算法一概而论。
2016年一位特斯拉车主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发生车祸身亡。今年9月,美国联邦调查委员会的事故认定指出,这位特斯拉司机过度依赖自动驾驶系统是车祸发生的重要原因。调查委员会认为,虽然自动驾驶系统没有发生故障,但它的目的应该只是在有限范围内代替人类操作,而不能让人类完全放弃对车辆驾驶的责任。
特斯拉给出的办法是让司机把手一直放在方向盘上,以确保他们能够随时应对路况。调查委员会否定了这种办法的有效性。Waymo公司4年前的实验也证明,将行车安全置于人类控制和机器控制之间的模糊地带是非常危险 的。
应对危险,监管机构似乎更倾向于真人驾驶的保守方案。试图用绝对的无人驾驶应对风险的Google公司,在技术之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回应监 管。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杨翘楚
微博互动专区
云霄散:一财介绍的指尖陀螺不错,可以买一个送朋友当圣诞礼物。
RE:你们再这样夸下去我们要搞卖货业务了啊。
三蛋包:每年双11对什么商品打几折没啥兴趣,唯一感兴趣的还不打折,就是《第一财经周刊》的双11封面故事。其实我蛮想看历年双11各商家鸡贼的心路历程大盘点的。
RE:那这期让你满意吗?
预言家:周刊说奶粉也可以像咖啡一样做成胶囊了,这是好事。母婴用品也要做出创意,毕竟喂养是件重要都枯燥的事 情。
RE:可能……因为母婴产品都是一次性需求,于是用户普遍想着去适应和习惯,而不是推动厂商改善痛点。总之母婴用品也要加油創新啊。
丸々:到底是什么吃掉了我的工资?大概是买东西时“这钱我用×天就能赚回来”的想法 吧。
RE:真相了,老铁。
读者来信
家不是仓库
促销我更喜欢直接打折而不是返现。为了返现,一次在超市买400元的商品,实在是不好凑。伤脑筋又浪费。买一堆不必要的东西,不如直接打折。即使力度比返现小,也不必逼自己买一堆放家里占地方成为负担。
北京的房子,十几万元一平方米,不是用来当仓库的。
—金金
RE:所有的消费欲望和痛点在房价面前都脆弱不堪。
不能纯靠市场驱动
托儿和养老、义务教育一样,需要社会福利的支持,单独靠市场驱动太难了,不仅是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办证难的问题。照顾幼儿的成本非常高,而大量家长的支付能力是有限的,全靠市场化还不如自己带或者老人带。目前的社会福利还没有照顾到这一块。
—自在
RE:然而现实情况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大手还没调动起来,就已经被一只无形的手按在地上动弹不得了。
建议
这一年看了很多关于“金字招牌”的文章,发现行业题材,似乎偏重于快消、轻时尚、美妆等等女性消费及小资消费的领域。
这也许是年轻活泼的一财君的风格,或许我需要试着理解和接受,但同质化题材的文章是否可以尽量少一些?这仅是个人的建议哈。
—anyuelang
RE:收到你的建议,谢谢。
纸书没有死,因为市场细分了
其实可以更严谨地说,出版业经历了五百年的发展,市场终于开始细分,分化出对应知识消费、信息消费、娱乐消费、文学消费等需求类型的市场。大而全的出版公司最终可能变成批发商,然后经由对应各种需求的分销商筛选分发形成一个效率更高的产业链。
—2677473859
RE:我们做纸质书那期封面时对于出版商活得挺好的也有点惊讶。看来有时候不能信互联网行业的自吹自擂。
被贷款,谁管管?
前段时间接到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电话,无任何条件,10个月,20万元,手续费2.7万元—这样的活动非要给我这样所谓的优质客户。表示自己不需要,还是被口若悬河地推销了。后来收到短信,才知道这是一种贷款,反悔已经来不及。
如果说小贷公司不上台面,现在招商银行这样的大户也要强推这样的业务了。呵呵。
—楚河休当午
RE:不知说些什么好,先放这儿给大伙都提个醒吧。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理解
我在无印良品的衣服上看到“用不打用农药的棉花制成”这样的介绍,简直惊呆。
不用农药对环境的确友好,可无印良品是想通过这一点让消费者建立起不打农药的棉花更好,它的产品价格也因此更高的认知吗?
拜托,说白了那是企业自己的社会责任,它怎么不让所有不打农药的棉花做的衣服全部5折来传递它的“理念”呢,真的到处都是矫揉造作。
—490604
RE:不知你是否知道“公平贸易”运动?简单来说,商品原料都是以合理的价格采购的,农民不会被压榨,但这类商品的价格通常比较贵,会贴上“公平贸易”的标签,供愿意接受这个理念而多花钱的消费者购买,有点愿者上钩的意思。无印良品这个不打农药的棉花采用的可能也是类似的概念。对于商家来说,无利可图的事是无法推广的,但如果从责任角度来看,仍希望它们能做一些有益的事,而这类产品作为特例来销售,总的来说,愿者上钩。
别问真假,美就行
网易云的故事还是很有趣的,可以让人对音乐产生美好的理解。即使是编故事大赛,也是很可爱的事情啊。优美就好了,何必在意真假。
—甲鱼大葛格
RE:有点想替选秀节目鸣不平:大家都编故事,为什么音乐App就能被原谅,选秀节目就要被群嘲。不带你们这么玩儿的。
选择
《那个硅谷错过的创新》里提到的选择真是有趣,个人利益和人类的利益,如何选择?这个问题不应该只问个人,更应该问问那些大公司—你们选择了什么?恐怕中国的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了前者,尤其以百度为例。
—489917
RE:Uber出了种种问题换了CEO之后也开始主张不作恶。所谓物极必反,可能也会出现在所谓狼性文化的蔓延 上。
本周我推荐
40:0
2009年,馬毛朵来到广州成为一名快递员,每天要送300多个包裹,双11期间则要送五六百个。2017年11月2日,他晒出自己用坏的40多部手机—近9年里,他靠这些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与剁手族沟通,至今保持零投诉纪录。
上榜理由:手机能用坏?来来来,让我记一下它们的品牌
推荐人:冻梨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