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歌
“我可能进了个假国企。”硕士毕业的吴琪在工作了5个月后这样评价自己的公司。今年5月,她入职了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从事市场条线工作。
吴琪原本想找一个待遇还不错,工作不太忙,有闲暇时间开发兴趣爱好的工作,国企,本是她心中的最佳选择。不过几个月工作下来,吴琪意识到她所在的国企并非如此。早上八点半上班,晚上八九点离开公司,跟项目的时候经常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这是她工作的常态,和她择业时对国企的想象完全不同。而她也从一个“没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人,变成了一个有点儿事业心的加班狂。
也许至今大多数人对国企的印象还是和吴琪当初想的一样:工作清闲稳定、缺少竞争、没有压力、适合养老……但企业和人一样,不是只有一个面向。随着各行各业都在接纳新技术、新业务,听起来权威、老迈,带着某种历史痕迹的国企也在发生改变。
吴琪选择的中国联通就是其中一家。8月20日,它正式公布了混改方案,引入十余家社会资本,其中包括BAT这类大型互联网公司,这意味着随着民营资本的介入,这家原本的国企将更加市场化,也必须更懂“消费者”。和中国联通一样,很多改革中的国企都在尝试变得更灵活、更有效率、更加“互联网化”,以破除人们对其“僵化”“人浮于事”的固有印象。
那么相应地,在国企里工作的员工,尤其是这群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更有活力、创造力的年轻公司人,他们的职場环境也在发生改变。我们采访了3位在国企工作、199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尝试还原她们真实的工作状态。这或许能为在国企工作,或者想要进入国企工作的你提供一些参考。
工作节奏快,加班是常态
吴琪入职时就被告知市场工作会稍微忙一点,心里其实有点儿准备。但她没想到,一进去就跟了全国的大项目,天天加班,工作节奏就像互联网公司的“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9月,吴琪所在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各大高校开学季的“校园营销”。每年这个时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都会在校园里“摆摊设点”,吸引学生办理自家的手机套餐或宽带业务。“对于我们新员工来说,9月的校园营销就是军训,非常忙,连轴转,当天得早上5点起,晚上八九点才能回来。9月我有连续3周没有周末。”吴琪说。
在中粮上海静安大悦城工作的赵卓也有着类似的感受。1989年出生的她现在是研策部的总监助理,负责上海静安大悦城“八吉岛”二次元街区的开发与运营。在项目最紧张的时候,她基本都要晚上12点后才能回家,最后几天则要忙到凌晨三四点。
“现在很多国企的管理模式来自互联网企业,这些传统企业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去学习,只是速度有快有慢。”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人力资本调研与数据服务中心总经理周晶说。
看重年轻人,培养机制灵活
在来到上海静安大悦城前,赵卓在中粮置地的北京总部做过一段时间的文案策划。那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从找工作起,她就没觉得自己选的是国企。
她感受到最直接的不同是对上司的称呼。之前她去其他同类型的企业应聘时得称相关负责人为“主任”,但在中粮,都叫“某总”,甚至叫名字最后一个字加“总”就可以。这种亲切又不失尊敬的称呼让她觉得公司很接地气。
据赵卓了解,中粮每年会招二十余名管理培训生,并给他们一年的轮岗机会,定岗时也很尊重他们的意愿,会给年轻人充分发挥所长的空间。大悦城还要求员工必须在总部工作满3年,并且要到项目上去锻炼。如果自己所在的项目还在筹备期,可以像大学时代的交换生一样,到成熟项目上先工作一段时间,积累经验。赵卓认为,培养机制灵活与中粮置地所属的商业地产领域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商业地产距离市场很近,哪怕是国企,都要对市场有很快的反应。”
赵卓的观察和周晶的观点一致,“一个改革中的国企,要面临很多新生代员工进来,原本的国企很多东西都是从上往下改变的,但现在要学着从下往上走,因为诉求在那里,这种改变正在一些国企中发生。”
除了常规的校招,中粮还有实习生储备计划,人力资源部门会向实习生清楚地介绍公司的培养机制、上升渠道、转岗制度,以及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阳光透明,平等竞争。”赵卓总结道。
吴琪也在校园招聘时,感受到了中国联通对年轻人的诚意。今年,联通新招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由去年的50人增加到125人,而且给新人的工资较高。相反,另一家运营商则给社会招聘的员工更高的工资。
“我所在的部门老总很欢迎大学生,乐意培养我们。他自己说要用新鲜血液活跃公司环境。”吴琪说。与吴琪的感受相印证的是,9月6日,中国联通公布了机构精简方案,总部人员编制减少超过50%。联通在会议上说,这是为了让公司“轻装上阵、充满活力”。
工作并非一成不变,年轻人能发挥创意、主导项目
像吴琪一样的年轻人,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人事制度的优待,在业务上也得到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变革中的国企给了年轻人异于传统的工作感受,反过来,年轻人也在用他们的新想法推动改变的发生。
在今年的校园营销中,吴琪获知有些片区的高校负责人都是新入职员工。前期讨论营销方案时,每个人都有新鲜想法,有些甚至“惊艳到了领导”,并在最后的活动中直接被采纳应用。
“特别敢给年轻人压担子。”这是赵卓在接手“八吉岛”二次元街区项目以来最深的感触。
去年9月,赵卓来到上海静安大悦城。虽然已经在北京总部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当时她无需面对项目建设时诸如招商、装修、开业、传播等“实在的问题”,因此在操作项目上,赵卓完全是个新手。但她的上司愿意放权,一个月只跟进一次项目进展,其余的大小事情都交给赵卓和她平均年龄仅25岁的团队。
在商场里做二次元主题街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好的。赵卓和她的团队成员都是纯正的“三次元”公司人,对二次元很陌生。起初,他们只想在上海静安大悦城的屋頂摩天轮下留出10个铺位,引入一些年轻人喜欢的网红品牌,做出一个“泛IP”的街区。但就在项目开幕3个月前,团队去了一次“CP20”漫展,感受到了二次元群体的狂热度与购买力。团队随即做了客户调研,并决定把街区改为与核心二次元相关的主题。
在项目开业前夕改变方向,是特别冒险的决定,尤其是对这群没经验、没资源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到北京和广州的漫展上“扫街”、寻找品牌,在淘宝上寻找受欢迎的二次元店铺,在微博上向业内人士请教,拉来了很多资源,完成了项目的启动。“每天都像在蹦极、跑马拉松。”赵卓把这个过程形容成“极限运动”。
项目最后顺利落地,除了上司充分的授权,赵卓认为,她和80后上司的良好沟通对整个项目也有不小的助力。在非正式的场合下,她可以很坦白地提出项目的难点和自己的想法,以及目前实现不了的原因,而上司会给出建议和新的需求,“这种沟通对我来说没有压制性的东西,不是单纯的领导与被动接受的关系。”
周晶认为学习接纳年轻人的想法是很多公司改变的必经之路,尤其在一些大型国企,要改变,很多时候都是始于年轻人有想法要去实现。“现在在国企里,部门要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年轻人的想法,所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有的。”
从吴琪和赵卓的经历来看,国企里的年轻人能更深入地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甚至推动企业在实际业务的操作上做出改变。但这种转变,还没有延伸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某些层面,国企还保留着以前的样子。身居其中的年轻人,难免会有些“障碍感”。
路嘉友在中国电信的一家分公司做宣传类工作,负责维护媒体关系和公司的自媒体平台。90后的她参加工作接近两年,感受到了部门的创新性,例如在运营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时,采用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文风,“没那么无聊,不是一成不变的,挺有趣。”但另一方面,她也知道公司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与老一套的制度接轨,“一个部门走在前沿还不够,只要老一套的做法根深蒂固,新想法实施起来就有困难。年轻人推动的作用是有的,但可能稍微弱了些。”
路嘉友的上司甚至明确告诉过她:不会的事情不要自己瞎想,模仿老一代人的做法就可以了。她的上司还算是个开明且容易沟通的人,但对于年轻人提出的新点子总是持保留意见,从不明确表示是否接受,这让路嘉友多多少少有些被压制的感觉。在她看来,比起创造真正新的东西,上司还是倾向于少犯错误,是“求稳”的想法。
复杂的流程是另一个让路嘉友头疼的因素。一个简单的采购合同,需要部门领导、分管领导、总经理多方签字,等上半个月、一个月是常事。
赵卓在大悦城体验到的培养机制和上升通道,在路嘉友这里并不存在。要想在公司内升职,只能“熬”。她明白,企业规模庞大,作为一个小螺丝钉很难第一时间被上司注意到,“还是要按照层级制定好的路子,一步步慢慢往上走。”
比照路嘉友的经历,吴琪和赵卓似乎要幸运一些。她们的新点子会被领导理解、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选择的国企就是完美无缺的。“程序冗杂确实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会议特别多。”吴琪刚入职时就要参加很多会议,有时会影响工作致使她被迫加班。
周晶认为,越来越多的90后步入职场,成为公司的主力军,他们的性格、工作习惯自然会反作用于公司本身,有时会推动领导放权,以及企业在项目上的创新。
但由于很多国企制度太完善,条条框框太多,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时常会压制年轻人的创造力。
不过她认为用企业类型来划分工作节奏不能一概而论,哪怕是国企,也要按照行业、部门和城市来区分。“在一些不需要直面市场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是较为封闭的三四城市的国企,年轻人相对而言能改变的东西不多,论资排辈是自然的。”
周晶建议,无论在何种类型、风格的国企,年轻人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首先都得放平心态,了解自己选择的行业、公司、部门真实的工作状态,给自己设置合理的预期范围。“年轻人在成长,公司本身也在变化,有时候并不是公司不想改变,而是当前的条件还不允许改变,这需要一个过程。”如今改革中的国企,年轻人会有相对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空间有多大是个未知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出精彩的工作,是件更考验功力的事。
工作受阻时,一些年轻人会将失败归因于国企的制度问题,但在周晶看来,有时候可能是他们没有做到位。“如果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公司,去埋怨,即便你的想法是对的,上司也不会当一回事。”周晶认为,没有哪个组织会拒绝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你只是提出一个想法,而没有考量它的可行性,只是抱怨而不提供具体措施,不把想法转化为行动,一切就只是无意义的建议,“真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即便不会一下子100%被采纳,但也可能被采纳30%,并逐步增加。”
因此,在国企工作的年轻人,最重要的还是“先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有更大的空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