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

2017-11-23 05:02:02乔俊峰陈字旺
关键词:财政支出中原城市群

乔俊峰,陈字旺

(河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

乔俊峰,陈字旺

(河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方法,基于面板Tobit模型,从财政供给、财政需求及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中原城市群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整体水平较好,但各城市财政支出效率差异化明显,郑州市作为核心城市财政支出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而技术水平衰退阻碍了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财政供给变量中,财政自给率、政府规模及人均生产总值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负,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系数显著为正;财政需求变量中,人口、教育影响显著为正,但负向的城市化水平使得城市病问题突出;经济因素中,GDP增速与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负相关,城市经济结构不完善。因此,地方政府应调整现有财政支出结构,在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制订出明确的资金投入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财政体制。

供给侧改革;财政支出效率;中原城市群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下滑,财政支出呈现刚性增长态势,财政收支缺口日益增大。就全国而言,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已由2011年21.2%下降到2016年的4.5%,总量为15.9万亿元。而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则持续增加,2016年为18.8万亿元,增幅达到6.4%。在增收困难情况下,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原城市群范围覆盖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东5省30个市,涉及人口1.58亿。显然,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因此,实现中部崛起,建设经济良好运行,民生服务、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又相得益彰的中原城市群,关键在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政府财政支出效率。

目前国内外研究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文献已有不少。Afonso和Fernandes研究了葡萄牙城市的财政支出效率,结果表明其多数地区财政支出效率依然存在提升空间[1]。Boetti等测算了意大利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2]。陈诗一等基于1978-2005年我国省级政府数据分析了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3]。陈仲常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4]。高学武重新构建了符合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特征的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再考察[5]。杨骞等研究了我国部分省份及四大地区间的政府支出效率,发现大多省处于无效状态且东部和中部省份支出效率优于其他地区[6]。此外,也有文献对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及公共就业等单项支出效率进行了研究,如郑谊英以政府环境保护公共财政预算为切入点构建了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预算法律监督机制[7],管彦庆分析了中国公共卫生支出效率[8],张海枝指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太低,资源浪费情况突出[9],金保华等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中财政基础教育配置与优化情况[10],张蕴萍提出了政府供给体制改革在垄断行业中的有效规制途径[11]。

梳理已有文献发现,目前有关财政支出效率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针对特定城市群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此外,对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也不够全面,仅仅是从财政供给、财政需求中的单一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财政供给、财政需求、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全方位分析。

二、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

(一)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地级市为样本,测度其2004-2014年财政支出效率。在数据收集中,由于河南省济源市相关数据不完整,故本文将其剔除,研究样本的决策单元共29个。在产出指标选取上,充分利用已有文献及城市群特点,结合“十三五”规划建设期间我国政府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从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及生态环境等六个角度进行全方位选取。投入指标则为中原城市群各地级市2004-2014年人均财政支出和一般预算支出占GDP比重。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局官网公布信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二)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结果

本文利用MaxDEA6.0软件计算了中原城市群2004-2014年财政支出效率的相对得分,并对各城市效率均值进行排名(见表2),以此对各城市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

从时间上看,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在2008年之前多在1之下,2008年后财政支出效率有了提高。自2010年开始,财政支出效率又逐年下滑,由 2010年的1.267下降至2012年最低的1.029,但总体效率均值在1之上。这说明近年来各个地区更加重视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得到相对提高。从地区上看,2004-2014年各城市财政支出效率差异化明显。根据效率均值情况,大致可将29个城市划分为三个级别:财政支出效率相对较大的城市,主要有郑州市、聊城市、晋城市与邢台市、三门峡市及许昌市,效率均值在1.2之上;其次是效率均值在1~1.15之间的城市,有18个;而剩下的安阳市、焦作市、濮阳市、南阳市、信阳市等5个城市效率均值在1之下。郑州市的财政支出效率相对较高,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地带与领头羊,交通与地理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迅速,这与实际较为吻合。

进一步利用Malmquist指数分析2004-2014年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的动态变化。表3显示,2004-2014年中原城市群TFP整体均值为0.935,小于1,呈年均6.5%的下降趋势。其中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1.017,说明其以年均1.7%的增长态势带动了TFP的增长。技术进步指数均值为0.919,说明其以年均8.1%的衰减速度引致了TFP的下降。而规模效率变动均值为0.999,接近于1。综上可知,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是造成TFP整体较低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公共物品短缺等负外部性日益凸现,诸多因素导致了技术水平的衰退。

表2 2004-2014年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值

表3 2004-2014年中原城市群年均Malmquist指数

注:effch表示综合技术效率、techch表示技术进步、pech表示纯技术效率、sech表示规模效率、tfpch则代表全要素生产率

三、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以上述效率值为因变量,以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面板Tobit回归模型。

(一)影响因素的经验假设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将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为财政需求、财政供给和经济因素等三大类。由于在自然禀赋与地理分布上存在差异,城市间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会存在差异,根据《中原城市群规划》,本文引入地区虚拟变量D(D1为核心区,D2为辐射区)代表各城市间的地理特性,考察财政需求、财政供给、经济因素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如表4所示)。

表4 变量说明

1.财政需求方面

首先,人口密度。城市单位面积上的人口越多,公共服务需求就越大。其次,教育水平。教育水平越高,越能够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帮助公民更好的进行投票以及增加对官员行为的监督。再次,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财政投入产出的相对环境就越好,越有利于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

2.财政供给方面

首先,财政自给率。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程度越高,政府财政支出的自由度就相对较大,就越容易提升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其次,政府规模。政府规模过大,容易造成财政资源浪费,降低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再次,人均生产总值。城市经济实力越强,更能促进政府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后,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较高的预算内财政收入能够反映公民的纳税监督意识,促进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但同时,也有可能促使政府产生浪费。

3.经济因素

首先,经济周期波动。GDP增长率表示经济波动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其次,第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再次,外资使用情况。外资使用情况与财政支出效率既相互补充又互相替代。一方面,外资使用情况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及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政府会更倾向于显示政绩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投入。

(二)模型设定和实证分析

在上述假设下,本文对影响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的Tobit模型设定为:

effit=β0+β1D1it+β2per_gdpit+β3per_incomeit+β4for_investit+β5gdp_rateit+β6pop_densit+β7eduit+β8self_finit+β9urbit+β10gov_scaleit+β11pri_indit+β12sec_indit+μi+εit

其中,效率得分eff是被解释变量,β0为截距项,β1-β12代表各变量系数,i为各个城市,i=1,2,3…29,t表示年份,μi为随个体效应变动情况,εi为残差项。

表5 Tobit面板回归结果(Random effects)

注: ***, **, *分别表示在 l%, 5%, 10%的水平下显著。

为了消除异方差,本文对所有解释变量作了对数处理。表5给出了五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考察了中原城市群所有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结果,模型2、3、4分别包括财政供给变量、财政需求变量及经济因素变量对财政支出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模型5则是加入了地区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

从表5可知,各模型rho值均小于0.2,表明个体效应变化不是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Tobit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各模型均通过Wald检验,其中Wald Chi2、Likelihood及LR值显示模型整体显著,面板模型拟合较好,具有一定稳健性。

首先,财政供给变量中,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预算内收入能够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人均生产总值回归系数在模型1和5中显著为负,但在模型2中并不显著。这表明城市经济实力提高,并未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财政自给率和政府规模的系数在模型中显著均为负。可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政府规模也随之扩大,造成了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占比大大增加和大量财政资源浪费[12]。

其次,财政需求变量中,人口密度的系数显著为正,城市人口密度越大,越能够提高政府规模经济效益和财政支出效率。高等教育在校生占比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受过高等教育人数越多则越能对政府财政支出起到有效监督,促进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城市化水平的系数为负,在10%显著水平上显著,这与预期不相符合。可能原因是伴随着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会出现严重短缺与不足,无法有效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

再次,经济发展领域中,反映经济周期的GDP增速与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负相关,这说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政府支出的城市偏向造成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民生类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外资使用情况在模型4中不显著,而在模型1和5中则显著为正。城市经济结构变量中,第一产业占比的系数为负,在5%显著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农牧渔业比重过大妨碍了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农牧渔业作为基础产业,需要政府大量支持,在财政资源的使用上不免造成浪费。第二产业占比的系数不显著。

最后,地区虚拟变量对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社会状况并没有呈现太大差别。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首先对中原城市群29个城市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在2008年之前多在1之下,2008年后财政支出效率有了提高。自2010年开始,财政支出效率又逐年下滑,由 2010年的1.267下降至2012年最低的1.029,但总体效率均值在1之上。(2)中原城市群各城市财政支出效率差异化明显。郑州市作为核心城市财政支出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3)2004-2014年中原城市群TFP整体均值为0.935,小于1,呈年均6.5%的下降趋势,技术水平衰退是阻碍中原城市群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本文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中原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的财政供给、财政需求及经济因素三类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财政供给变量中,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系数显著为正,财政自给率、政府规模及人均生产总值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负;(2)财政需求变量中,人口密度、教育影响显著为正,但负向的城市化水平使得城市病问题突出;(3)经济因素中,GDP增速与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负相关、城市经济结构不完善。

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及资源的可持续性上。这就要求中原城市群的各级政府调整现有财政支出结构,对资金在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配置制订出明确投入标准,并建立考核机制;建立高效、透明的财政资源使用入口,减少财政资金的下放环节及使用程序,优化制度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政体制。

[1]Afonso C,Fernandes E. Assessing and explain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J].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8,27(5).

[2] Boetti L,Piacenza M,Turati G. Decentraliz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how does fiscal autonomy affect spending efficiency?[J].Finanz Archiv: Public Finance Analysis,2012 (3).

[3]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4]陈仲常.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及差异性分析:基于1995-2008年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8).

[5]高学武.地方政府支出效率再考察: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较,2013(6).

[6]杨骞,张义凤.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无效率的来源[J].统计研究,2015(4).

[7]郑谊英.构建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预算法律监督机制:以政府环境保护公共财政预算为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8]管彦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空间依赖实证研究:基于政府效率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4(3).

[9]张海枝.我国区域公共就业服务效率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1).

[10]金保华,刘晓洁.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6(6).

[11]张蕴萍.规制能力提升是深化中国垄断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J].理论学刊,2015(8).

[12]钟卫华.周期性产能过剩:市场经济的常态现象[J].管理学刊,2016(6).

[责任编辑陈浩天]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6.006

乔俊峰(1976—),男,河南禹州人,经济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5BJY136);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委托课题(豫政研招 〔2017〕6号)

F014.42

A

1000-2359(2017)06-0031-06

2017-04-11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中原城市群
沁园春·赞中原
黄河之声(2021年23期)2021-06-21 03:51:18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人大建设(2019年3期)2019-07-13 05:41:40
My Favourite Animal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建筑科技(2018年1期)2018-02-16 04:05:36
御中原 画饼充饥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