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渊 (彝族)
我对武定一直怀有一种敬畏。这不仅仅是因为秀丽的狮子山、巍峨的轿子雪山、苍茫的金沙江、鬼斧神工的己衣大裂谷这些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也不仅仅是它浓到化不开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孕育了 “雄冠乌蛮三十七部”、“兼制全滇”这样的煌煌彝族罗婺部。
“天遣狮蹲留宝地,祥钟罗婺灵源”的武定县城西北,群山耸峙,连绵起伏数十里,层峦叠嶂,蔚为壮观。远观,冬春苍翠挺拔,夏秋云雾缭绕;而其深处,云遮雾掩,扑朔迷离,变幻莫测,此即古籍所说的三台山。
三台山,位于武定县城东北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交界处,海拔2563米,因 “山如台形,凡三层”而得名。四围悬崖峭壁,山上松柏参天,密林丰草,春时杂花绽放,杜鹃马缨流丹点绛,掩映于绿缛碧涟间。元明时期为云南滇北名山,不仅名师云集,而且自然景色独特秀丽,故云 “不识三台山真面目,只缘迷系此山中!其烟波浩渺,天下无双”。渐近山顶,雾消云散,只见主峰突兀耸立,悬崖陡壁环绕,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直抵山头凤家城。三台山,又称 “龙三藏”。相传罗婺部第十二代土酋萨周及十三代土酋商智,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把逊国的建文皇帝三次藏匿在凤家城中,故民间又称 “龙三藏”。《武定直隶州志》载:三台山 “俗呼龙三藏,在城西八里,四围峭壁悬崖,密林丰草,羊肠一径迂回曲折而上,顶宽平,可容万马。又有清泉一弯,曲流成涧。昔为凤朝文屯兵之所。”大清名宦檀萃在《三台山记》中说: “让帝初至滇,沐氏初匿之武定凤氏所,凤氏再居帝于此山,即三台山,尔后帝离滇入蜀,远游于吴楚诸寺间,此让帝一至三台山也。尔后帝仍由蜀入滇再至此山,并于此山结庵居年余后仍复去,此让帝二至三台山也。第二次离去后而已仍还此山,遇上朝廷密使和侦探者他去,此师 (建文帝)三至三台山也。师三来此山,故云龙三藏。”
在通往山顶彝族罗婺部凤家城遗址山道左边的悬崖峭壁上,雕刻着两尊摩崖造像,当地人称之为 “石大人”。这就是把守凤家城寨门的不累将军,左右两尊石像,一大一小,是两尊佛教密宗天王像。
左边是大圣北方多闻天王像,像高3.6米,宽1.4米,身体粗壮结实。双目斜上,横眉怒目,高鼻阔嘴,头顶戴宝冠,耳佩璎珞,身披甲胄,衣褶飘动,线条疏密有致。身体微斜,左手持戟,右手叉腰;两足各踏一狮头水牛角怪兽(母夜叉),两角间有一骷髅,狮头像又有数骷髅。其右上方刻有楷书 “大圣北方多闻天王”八字。
武定三台山摩崖石刻中的北方多闻天王像,该石刻不仅形象完美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其身上宋末元初在云南省依然十分流行的痕迹较为明显。位置居右,坐落在武定府的彝族罗婺凤氏政权西北要塞,此系按照古代传统的程序精心安排。它与明代众多的多闻天王像迥然不同,身挂金刚甲胄,佩长戟,这与后来彻底汉化的北方多闻天王像手持混元宝珍珠伞出现于所有寺庙天王殿的形象有别,是研究彝族罗婺部凤氏城堡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右边那尊是 “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像,像高4.52米,身躯魁梧,方面阔脸,浓眉怒目,虬髯,佩骷髅璎珞,跣足;肩伸四臂,右前手持戟,右后手垂握佛珠;左前手屈肘于胸前,左后手托塔。脚踏浮云,身上斜挂一串骷髅。身体下部突出。宝冠戎装;右手持戟,左手叉腰,右足踏狮头牛角怪兽,两角之间及项下各佩一骷髅。其右上方刻有楷书 “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字样。
南诏大理国时期,君王、天神类造像中,大黑天神的地位非常特殊。大黑天神在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流行一时的洱海、滇池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广泛的崇拜,现今云南的诸多庙宇中一般都雕塑有大黑天神像。
1252年,蒙古再度南征,元宪宗蒙哥命太弟忽必烈统帅十万大军于1253年“革囊渡江”,渡过金沙江,灭大理。1254年兀良合台继续扫荡西南,先陷合刺章水城 (在今禄劝县云龙境易龙古城),屠之,迫使彝族罗婺部五世矣根降元。彝族罗婺部雄踞武定,不仅是古代云南联系中原内地的通道、更是滇中北部的要塞。为巩固统治地位,元政府在三十七蛮部中广泛招抚和笼络少数民族上层,采取了许多措施。在地处云南省北大门的彝族罗婺部地区,于1257年立罗婺万户府。尔后,置北路、武定路,彝族罗婺部已进入鼎盛时期。武定三台山大黑天神摩崖石刻,置于北门重要地位,居右端,想必是为迎合元统治者利用武定彝族罗婺部凤氏稳定局势和征抚各部的需要,同时,也充分说明大黑天神石像已超越了四大天王的地位,上升到主祀的地位。其位列右端,尤为显赫,在造型、次第、排位中十分明显。故可推断出石像的创作时间在彝族罗婺部五世土酋矣根降元,1257年立罗婺万户府,尔后置北路、武定路这一段时期。
武定三台山 “石大人”不仅造形高大,刻技娴熟,体现石刻作者匠心独运的高超艺术造诣。两个造石像互相关联,高浮雕和浅浮雕配合运用,构图饱满严谨,雕琢精湛,反映了两个石像的创作时间在同一时期,同时也反映了往昔彝族罗婺部的强盛。
古代彝族罗婺部凤氏是雄踞南诏、大理国东方 “乌蛮三十七部”之首的强大部落。在宋元时期,吸收了异地的佛教文化,把 “北方多闻天王”和 “大黑天神”的像雕刻在凤家城出口的关隘悬崖峭壁上,作为自己的保护神和战神。
三台山山顶是凤家城遗址,现已坍塌,但轮廓尚可辨,为唐、宋、元、明时期雄冠云南东方 “乌蛮三十七部”之首的彝族罗婺部凤氏土酋大本营。历史上的凤家城是彝族罗婺部落辉煌的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凤家城建于宋 (大理国)时期至明代早期。明朝嘉靖年间剿灭凤继祖之乱时,毁于战火。古城堡为粗条石垒砌,城墙的石块打磨成六面状,石块与石块之间用石灰加红土加固。城墙厚1.5米,残留段最高2米,周长360米,内径南北向118米,东西向102米,为坐北向南并呈台降的四重院。正堂后墙与左右山墙,为精工细条石石灰浆砌,墙厚1米,条石长1米,厚0.2米,宽0.3米;残留山墙最高为19层石灰浆砌条石,高4米;正堂格式为5开间6架9梁无柱的彝族古式居宅建筑。城堡的四周,分别建置有晒场、粮仓、兵营、监狱、引水设施等,与主建筑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生活体系。据史料记载,1968年在遗址内试掘,发现有大量的木炭,出土的遗物有飞龙纹、莲花纹、灵芝纹瓦当及刀剑、箭簇等。古城堡遗址,残砖碎瓦散落于荒草中,许多条石上刻有精美的浮雕花纹图案。石墙入口处,有两面直径1米、高1.5米左右的石鼓,一面保持着原来的挺拔形态,一面横躺在灌木丛中。不远处,一只石制水槽静静躺卧于草丛中。整个城堡结构严密,布局得当,反映了当时彝族罗婺建筑的工艺水平。
三台山一直是雄冠滇东乌蛮三十七部之首的彝族罗婺部凤氏统治的中心。这座凤家城堡,建立在四野莽莽、嵯峨陡峭的三台山之巅,绝世独立近千年,其间蕴涵了多少让后人叹为观止的彝族先民智慧与伟力。人在废墟中,幻象勃发,感慨丛生。不知不觉间,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清代禄劝文人梅增荣登此山有感而赋的诗:
三台山上草萋萋,凤氏荒城接克梯;
昔日乌蛮曾啸聚,今朝小学始标题。
先锋有路开何早,古调思调忘转迷。
列国发祥胥视此,请君回看泰东西。
传说,彝族罗婺部凤氏家族的兵丁不少,家奴有 “三斗三升芝麻”之多,田地广阔无边。在武定禄劝坝子,全是凤家的稻田。收割谷子时,谷把用人排成队从武定禄劝田坝一直传递到凤家城。凤家的金银财宝更是多得数不清,据说凤家在禄劝錾子岩藏了一岩银子,茂山打马坎也藏了一岩银子,其他不知地点的还有多处。又说,三台山顶建凤家城的材料,不是人背马驮,而是从山脚排好队传递上去……
巍巍三台山,是彝族罗婺部煌煌的部落史。武定彝族罗婺部凤氏是南宋时期仅次于大理国段氏外最大的少数民族政权。隋唐时期逐渐兴起,宋孝淳熙年间 (公元1174—1189年),大理国王段智兴举阿而为罗婺部长,逐渐统一各部,始建立封建领主政权,以强大的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 “雄冠乌蛮三十七部”之首。至弄积,以功兼管八百司元帅,加升中亚大夫,兼制全滇。武定彝族罗婺部凤氏有明确的世系记载,则从阿而为彝族罗婺部长起。自彝族罗婺四世土官矣格至明嘉靖十二年 (1533)的 281年间,中央王朝屡封凤氏官爵名号,凤氏朝觐不绝,贡使往返不断。元朝封的有北路土官总管、武定土官总军、亚中大夫;明朝封的有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云南布政司右参政、中顺大夫、中宪大夫等。其间,赐十六世阿英 (凤英)姓凤 (凤土司之称由此而得)。 “罗婺雄冠婺七部,势震明廷凤家城。”在西南地区辉煌近千年的彝族罗婺部凤氏家族,最鼎盛时期,选址三台山修筑了城堡,成了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司所辖疆域的大本营。
海拔两千多米的三台山,山顶树木葱绿,平坦开阔。千仞的峭壁,壮观、霸气、有王者之风。传说,彝族罗婺部筑城三台山,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地脉,说:此山隐为龙形,会出大贵人。于是在这悬崖峭壁之上建城。嘉庆年间,彝族罗婺部世袭土官凤思尧朝觐回来,很是窝火。他认为,罗婺彝人的膝盖骨从来不兴落地,去京城金銮殿三呼九叩上朝礼仪,步步下跪,跪来跪去跪得他心烦,不想再朝龙驾。又逢寻甸土酋安铨举事,就一同举叛旗。明军杀了三台山凤思尧家眷,放火烧了凤家城。再看看三台山,山势形隐藏龙,后人必发,就派部将三台山拦腰挖断山的龙脉。
民间传说,一位高明的地理师为凤继祖的父亲选了一块坟地。地理师知道,凤家如葬了这块万盏明灯之上的坟地,自己将双目失明,就对凤土司说: “此地大有来龙去脉,你看它:左边青龙高万丈,右边白虎回头望。你家葬了这坟地,在你手上必出宰相。但是,当你家老爷下葬后,我必定双目失明,本人是光棍一个,无依无靠,如何是好?”凤家人承诺,择地之后,会将风水先生好吃好喝好穿地供养起来。开头,凤家对他不错,时间一长,逐渐冷淡。他们将先生安排在磨房没日没夜地磨面,吃粗茶淡饭,穿破衣烂衫。后来,先生的徒弟云游到此。先生将凤家龙脉的秘密告诉给徒弟,说: “只要挖断龙脉,凤家必起萧墙之争。”徒弟按照师傅的吩咐,挖断凤家龙脉,毁了凤家根基。
断了彝族罗婺部凤氏家族的龙脉,彝族罗婺先祖的灵魂再也无法庇护子孙,无法庇护故园家土,从此风水破败,彝族罗婺部凤氏衰落,凤氏家城人迹全无。
在彝族罗婺凤氏家族众多的土官中,影响较大的首推商胜和凤英,他俩是彝族罗婺历史上除了阿而外最负盛名的部落酋长,也是彝族罗婺地区最著名的历史人物。
商胜是弄积的妻子,于1380年袭夫职,为彝族罗婺部继阿而以后的第九任部落酋长,也是武定军民府第一任女土官知府。这位英姿勃勃地走进 《云南志》《明实录》的彝族罗婺女子,美丽端庄、落落大方,心灵手巧、贤淑善良。她以相夫教子、侍候公婆为己任,以挑花绣朵、织布做衣为天职。丈夫弄积智慧超群、大有作为,世袭了土官总管之职,“以功升兼管八百司元帅,加升亚中大夫”。至此,彝族罗婺部凤氏势力扩展到八百司 (今泰国清迈、清莱一带),官至亚中大夫 (从三品)。 《武定凤氏本末》于是说: “至是,凤氏且兼制全滇,势愈大。”商胜以丈夫为荣,满足于做贤内助,幸福染红了她的双腮,她像红马缨一样美丽耀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元朝末年,丈夫弄积的华丽桂冠被明军的锋镝粉碎,积劳成疾的弄积,抛下商胜和幼子,撒手人寰。
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怎能担当坐镇一方的土酋重任?
依 “如酋长无嗣,则立妻女为继”的彝俗祖训,商胜众望所归,继承了其夫职位。面对突如其来的大任,商胜措手不及。但商胜就是商胜,她擦掉腮边的泪滴,抛下绣花针,毅然接过大印,用软弱的肩膀挑起千钧重担。谁也不会想到,像马缨花一样漂亮娇艳的商胜,有着男子汉无法比拟的刚强,秀口一吐,便辉煌了云南半壁江山。她的风范,让堂堂须眉汗颜。她智慧超群,深明大义,深谋远虑,为彝族罗婺部立下了赫赫功勋。
商胜从小在兵荒马乱中长大,深知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她不愿烽火在彝族罗婺大地上燃烧,她不想看到生灵涂炭。一番审时度势后,她做出英明的决策。据 《明史·土司传》、 《武定府志》等记载,明洪武十四年正月,傅有德、沐英攻云南,商胜把元朝授予的金牌及土官金印交给武定千户长徐某,自备粮千石,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到昆明金马山接济明朝大军。传说,商胜率部迎接沐英大军时,以彝族最高礼仪,搭青棚数里,杀猪宰牛,大摆宴席。三日三夜,灯火通明,歌舞不绝。
明军统帅沐英大喜过望,上奏朝廷请求给予商胜封赏。洪武皇帝朱元璋特赐商胜 “金带一条,授中顺大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商胜带着封赏,回到武定,诏谕人民,归附大明王朝。彝族罗婺部避免了战火摧残之苦,境内民众安居乐业,秩序井然。禄劝 《镌字岩石刻·凤英自题世系碑》载曰: “洪武十五年内,奉钧旨差徐千户领军赍榜到府守御,彼时曾祖婆 (商胜)令把事阿也等,将元所授金牌及本府印信,送付徐千户处缴纳,后自备米一千石,带领把通(通彝、汉语者)接济大军,开通道路。前赴金马山投拜归附。蒙总兵官钧旨,委任本府,诏谕人民。”
高瞻远瞩的商胜,进一步和朝廷和好。迎接明军回府后,她于洪武十六年派遣亲叔父阿额率领通晓彝、汉语言的黑次、曲里、使迷、赵寺等贡马二十匹,赴京朝觐。 《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洪武十六年 (1383)六月……武定府女知府商胜叔阿额来朝,贡马。诏赐胜锦二匹,阿额锦一批,及袭衣钞锭。”商胜没等阿额等回来,又于同年七月,自备马匹,亲自赴京朝觐。行至四川泸州纳溪,遇朝廷差官冯执中同阿额一起奉旨带印信金带到此。商胜自然欢喜,但她仍风餐露宿,马不停蹄地赶赴京城谢恩,九月二十五抵京,十一月初一,皇上授甲字八十一号世袭诰命一道,授商胜为中顺大夫 (正四品)、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差宫廷马景先伴送还。 《太祖洪武实录》针对商胜,说了这样一段话:“洪武十六年冬月辛未朔……诏授武定军民府女知府商胜诰曰:朝廷致治,遐迩弗殊,德在安民,宜从旧俗,唯尔黔中之地,官皆世袭,间有妇承夫位者,民亦信服焉。前武定府土官法叔之妻商胜,质虽柔淑,志尚刚贞,万里来归,诚可嘉尚,是用锡之以衣冠,表之以显爵,仍抚其民,以遭声教。可特授中顺大夫、武定军民府知府。尔其小心事上,保境安民,以称朕一视同仁之意。”大明朝廷一句 “质虽柔淑,志尚刚贞”,让我们看到这位风华绝代,美丽善良的彝家女子的智勇和仁厚。是时,虽滇中、滇东北地区的土酋叛象频出,但商胜始终与明朝一心,致力于保境安民,发展经济,使彝族罗婺地方夷民安居乐业,得到朝廷的嘉奖和人民的爱戴。
大清檀萃 《凤氏本末》载∶“(明)初,商胜以武定土官率先中庆 (昆明)、澄江三路达鲁花赤诚于沐英,英因资其入觐,得世守滇,服北门,英旋镇云南,倚为捍蔽,故武酋申沐氏最恭。商胜虽蛮婺,而识天命所在首先归附,又善于抚蛮,质直宽恤,夷民安业,地方安宁,可谓贤乎。”
正德 《云南志》卷十九 《商胜传》末尾有一句评价: “胜虽女流,然质直慈爱,夷民安之。”
商胜以一系列活动为明代凤氏打下了基础,政绩卓著,堪称明初彝族罗婺凤氏及少数民族政治家。
这位一呼百应、让彝族罗婺部族大呼大吸的商胜,美貌、风姿、谋略和智慧,肯定让无数男人倾倒,俯首听命。但我们不妨从她之后的第四位女土官瞿氏身上,找到一点影子!明代文人顾起纶来滇,曾在安宁遇到去省城的瞿氏,大加赞叹,写了一首 《武定歌》: “碧鸡关下凤君过,白头紫绶锦阑那,毗卢冠子犀皮鞋,小蛮细马雕鞍驮。青鹊窠、白鹊窠,毳髻半额交双娥。前军后军齐踏歌,帐里币麻呼叵罗。金叵罗,银叵罗,凭陵博具朱颜酡。夜来野宿空山阿,月落吹芦渡黑水,客子听之泪如何!”
瞿氏的出行何等威仪,风华绝代!正史中名不见经传的瞿氏上一趟昆明尚且如此,我们不难想象盛名之下的商胜朝见皇帝更是何等的风光,我们仿佛看到商胜骑着装饰着金马鞍的枣红马,穿着紫色绣花锦缎衣服,脚踏昂贵的皮鞋,头戴色彩艳丽的凤凰冠……
伫立于断墙残壁的废墟旁,让人想起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官历史的辉煌、势力的强大、生活的富庶,感受到彝族罗婺人超人的智慧和无比的创造力。又不得不想起,凤家城金碧辉煌的千间广厦,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倒塌,化为灰烬,淹没在历史的断层里。那展示彝族精湛工艺精雕细琢的万字不到头如意图案;雕鹰画虎的石栏,花纹精致的虎头瓦当……一切都灰飞烟灭,复归于土。
彝族罗婺部凤氏的一个莫大的功德,是把一个逊国的建文皇帝藏匿于武定凤氏所。对此,康熙 《武定府志》、大清名宦檀萃 《武定凤氏本末》毫无隐讳地大加张扬。
康熙 《武定府志·流寓志》说∶“明建文帝,永乐元年靖难兵破南京,帝以被火闻,实得太祖遗命,落发从水关出。传言帝崩,帝乃先入蜀,未几入滇,虽往来广西、贵州诸寺,止于狮山正续寺数十年。”建文皇帝止于狮山数十年中,正是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官海积、萨周、商智执政时期。
武定彝族罗婺凤氏与沐氏自明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和密切交往,商胜到昆明金马山接济明朝大军,投奔沐英之后,沐氏视为心腹,曾引荐进京朝贡,得到朱元璋的封赐而世守滇地北门。逊帝建文皇帝慑于朱棣权势,投靠少年密友沐晟、沐英,沐氏采取 “既不挟之以开衅,又不卖之以邀宠”,秘密送至武定彝族罗婺部凤氏所。
建文皇帝初至武定,时为商胜子海积承袭土官职。 《凤氏本末》载:海积于洪武三十五年 (1402年)带领把事矣兜到南京贡马,并朝见朱棣,在朱棣的严查之下,海积怕藏匿建文皇帝的事情泄露,自杀于会馆。何耀华先生在 《〈武定凤氏本末〉笺注》一书中记载∶“成祖初年,海积觐上,詟于天威,恐其事露,殂于藁邸,实由裁也。”海积之妻萨周、海积子妻商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庇护建文皇帝藏于凤氏所。
武定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官商智是一位杰出的女土官,得到黔国公沐晟的举荐和支持,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九月,自备马匹进京朝觐谢恩;永乐二十一年 (1424年)又差把事沙启贤赴京进贡。永乐二十二年 (1425年)四月初八授丙字二十三号世袭诰命一道,授 “中顺大夫、武定军民府天官知府”,后来还参与征麓川,后追封为定远王。大清名宦檀萃在 《武定凤氏本末》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而萨周、商智以二女子仍遵前志,庇帝往来,不废忠顺,亦事之难者,而其迹甚隐矣。惜无发微者从而表之。”
山头茂密的树林里,几声清脆的鸟鸣更增添了寂静。环顾四周,一架连一架的群山,郁郁葱葱,参差错落,与三台山遥相呼应。东有轿子山,西有狮子山,南有天马山,北有罗尼山。东西南北四座大山,像擎天四柱,撑起蓝天,把凤家城安放在一个静静的摇篮里。在地图上看,凤家城就像一个人的鼻尖,占领着整个彝族罗婺地域的制高点,武定、禄劝就是呼吸的两个鼻孔,距离近,便于提供给养。城郭四周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到山顶,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地势的优越,风水的影响,让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官决定在此建造统治中心和养兵基地——凤家城,让人惊叹于彝族罗婺部凤氏先祖选址的精妙。
弘治三年 (1490),凤英进京朝贡,孝宗看见跪拜在长殿里的凤英,身着翡翠羽衣,英姿飒爽,便不禁失声赞叹阿英朝拜的威仪,说: “凤朝天子,太平盛世。”精通汉语的凤英连连磕头: “谢万岁隆恩,赐草民凤姓。”于是,彝族罗婺部凤姓自此始。凤英是如此的气宇轩昂,令大明皇帝都赞叹不已。
凤英彝名普嘎阿杜,又名阿英,字时杰,别字世守,是禄劝錾子岩石刻记载的第十二位土官。世袭土官后的凤英,治理有方,举止得体,深受明朝廷的赏识。他意气风发、战果累累。明孝宗又晋升凤英为中宪大夫,赠其母索则妻索国为恭人。弘治十一年 (1498年),大明朝命凤英征竹子箐梁王山,以功进亚中大夫;弘治十五年 (1502年),命凤英征贵州普安,以功进云南布政司右参政,特授 “尽忠报国”金带一条。凭着大明王朝宽松的政策和凤英的韬略雄才,彝族罗婺部族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大明王朝的历史。 《明实录》载: “正德二年五月甲辰 (公元1507年6月11日),云南武定军民府知府土官凤英,以有军功,升布政司右参政,仍知本府事。至是请乞金带,礼部查无例,上以英累有军功,准赏级花金带一束,不为例。”
大清乾隆年间禄劝知县檀萃著的《农部琐录·武定凤氏本末》一书更有生动形象的诗文记载: “英之在官也,正己爱民,勤于政务;四礼正家,一经教子;开辟四野,教民稼穑;历练武勇,弓马娴习;当道交荐,故所有功。又知人善任,麾下乐为用命。既已功高,中涓厕养,皆被爵宠。其自梁王山归也,偕宾佐泛舟掌鸠河,勒功石壁。其徒为之,歌曰:
天生世守身堂堂,文谋武略真殊常。
臂力过人善骑射,胸中筹策更无双。
帐下相随多才俊,一心一德以身殉。
侠肝义胆俱凛然,田文多土畴堪并。
左右赞襄不辟难,奋身掠敌取当前。
折馘执俘风烟熄,边疆安靖人民安。
九重圣主验功赏,升爵加官金万两。
海内争驰赫赫名,殊勋显著坚珉上。
管家义官吴者二,勤干操持有才技。
传名普得及凤仪,更有凤伦同者尼。
四子有功俱受赏,冠带带身耀里闾。
瓦禄勤干称总率,阿白阿而俱曲觉。
几度捐躯锋镐中,将斩贼兵心胆落。
把事董傅赵文衡,亦荣冠带以功升。
世守亲之如手足,勒石应垂万古名。
凤英凭着超人的智谋,在政坛残酷的政治权力斗争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立下不朽的功勋。他怀着对彝族罗婺部族未来美好的憧憬,于明正德六年(1511),在盛名显赫中,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站立,他是一座挺拔的大山,撑起彝族罗婺部族蓝莹莹的天;倒下,他是一条欢快的河流,指引子孙后代永远向前奔腾……
时过境迁,沧桑巨变,凤英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后裔在更为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家族的权力周旋中中箭落马。一把火,一把彝人崇拜的火,连续一个月的焚烧,一切化为灰烬。我仿佛看到,在大火里旋转的那个不屈的魂灵,在树梢时隐时现地发着亮光。历史已远,一个英魂在废墟中漂泊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
斗折蛇行的羊肠小道顺山而上,山势越来越陡峭,怪石嶙峋,三步一景,五步一色。有巨石形成的关隘,有 “石上生树、树上长石”的天然屏障,有苔痕斑斑、树上长树的奇观……鸟瞰山下,武定禄劝坝子一片葱绿,良田千顷。不禁赞叹,当年凤氏选择在此山顶筑城的高明。传说,彝族罗婺部凤氏当年选址于此,意图在于 “南昆明,北成都”。凤家城正处武定、禄劝两个县城的制高点上。我想,凤氏建城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三台山,除了听信风水先生的说法,也看中其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位置,建立起彝族罗婺凤氏的政治中心和屯兵基地。其凭借地理优势,防御外族入侵,也想防御上国兵马,足见当时凤氏的远见卓识。
两尊石像杀气腾腾、威风凛凛。据说,当年印度高僧指空禅师朝峨眉礼普贤辗转渡过金沙江于延祐二年 (1132年)来到狮山,以六年辛劳建成武定狮子山正续禅寺,彝族罗婺部族凤氏引为座上客,印度高僧指空禅师留下两个异族神像。传说,当年彝族罗婺部是用两尊石像来镇三台山的,石像背后还埋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司世代把石大人敬为山神,常年祭祀,祈求保佑。香烟袅袅中,祭祀用的牲畜血迹,把悬崖峭壁涂染得绚丽多彩。石大人忠心耿耿地守护着彝族罗婺部凤家城,守护着一方山水。彝族罗婺部在此择山筑寨,鼎盛时期统管280寨村民,势力达大小凉山、金沙长水、滇中、滇东,与皇城相差几许。城中库粮盈实,六畜兴旺,给养充足,成就了一方霸业,谱写了一段煌煌彝族罗婺部落史。
如果不是凭着罗婺部强大的实力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异域的神像能守住这彝族的关隘吗?莫非是想告诉后人,如果宽厚仁慈解决不了问题,最好以恶治恶,以暴制暴,还是想说,只有海纳百川,取人之长,为己所用,才能立足乱世?两尊石像,杀气腾腾,骷髅项链令人恐怖,前人是要后辈记住, “雄冠三十七部”之首彝族罗婺部的辉煌,是用白骨成就的,还是想告诫子孙,处于乱世,必须遵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冬,武定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司凤继祖发动第二次反明战争,与荞甸庄户起义、姚安高氏兄弟配合,势若疾风暴雨,迅速席卷东到寻甸、禄劝,南至荞甸、易门,西及姚安,波及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云南全省震动,被史籍称为云南明代三大兵事之一。新任云南巡抚吕光洵统率云南、四川、贵州数省十万余土、汉官兵发四路进剿,于次年四月会合省城滇池之畔,攻克武定府,又攻上三台山彝族罗婺部凤氏城城堡,战事的激烈,规模之宏大,远远超过历次,在云南战争史上堪称第一。战事的惨烈血淋淋地落在史书上, 《世宗嘉靖实录》卷五百六十三载: “列阵如云,呼声动地。逢贼于武定,我师奋勇,冲突虏营。失锋雨集,炮声雪鍧。百里之内,原草为赤。……贼遁归东山寨,即三台山也。官兵围之,兵锋篦密,飞鸟不过,蟭螟不通。继祖计穷,乃携泽及索林走照姑……”立于大理点苍山顶的 《云南平诸夷纪碑》记载∶“岁临丙寅,夹钟之月,祃纛滇池,公秉其钺。纪律严明,飚火奋越,战旗猎猎,誓师喋喋……矢锋如雨,戟火流星,羽骑奕奕,战象棱棱。声动天地,响破岗陵。虏魄既褫,莫敢回视。扶复而东,泳江潜寄。我乃造舟,直穷其地……虏冒万死,奋其虫臂,欲挡我车,千骸泣弃。”于是,攻陷三台山后,烧掠三台山彝族罗婺凤氏家城,抢掠所有珍贵文物,这在云南战争史上堪称第一。作为凤氏统治中心的凤家城变成一片废墟。那把火将宋代大理国时期直至 “雄冠三十七部”的凤氏统治中心化为灰烬。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定然深深地烙进石大人的眼眸。石大人固然守住了那堵悬崖峭壁,或许还守住了传说中的金银,却无法化解家族内部为承袭官职的仇杀,更无法阻挡日后大明朝“改土归流”的历史脚步。
明朝末年,凤氏与周围其他土司征战不息,家族内部为承袭官职的仇杀不休,为维护领土特权,不得不七次反抗明朝将实行的 “改土归流”。大明王朝以武力平息,继而实行 “改土归流”,降凤思尧为武定军民府经历,以承其祠,不久也被革除,凤氏自此停袭。大明王朝在凤氏统治区实行 “改土归流”,采取“剿”、 “抚”结合的办法,从凤氏家族中寻找听命朝廷的人来管理,实行 “以夷制夷”的政策。
仰望石大人,我沉默许久。思绪像一缕青烟,飘进历史的断层。彝族罗婺部凤氏土司认为,只要守住关隘,不能说高枕无忧,至少也可稍作喘息。殊不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凤家城倒坍在无情的大火里。
石大人眼中的火会熄灭吗?也许,石大人伫立千年之后他会变得慈眉善目。
我转身望去,对面那堵霸气十足的悬崖峭壁,似乎警惕地打量着我们。峭壁间肯定隐藏着许多秘密。如果我自报家门,它肯定会悄悄向我展开珍藏,也许有比金银珠宝更重要的东西。
我以一个彝人的虔诚,久久地伫立于石大人前。彝族罗婺部昔日的显赫和辉煌,随风而散。只有在悬崖峭壁上,当风劲草簌簌作响,似乎在诉说彝族罗婺凤氏凄清哀怨的故事。该怎么面对这段历史?我很纠结,思绪潮起潮落,起伏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