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宇
《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三村》评介
郑 宇
“三江源”“藏区”“生态移民”这三个关键词,不仅每一个都具有前沿理论研究的价值,同时更是牵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我国生态安全、边疆政治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问题的重要性与其调查研究的匮乏却至今呈现为两个极端样态。冯雪红教授的《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三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移民三村》)一书,将对弥补这一缺憾有极大助益。
民族学人类学领域中的创新通常有两种,其一当然是理论的创新,其二则是田野资料的新的发现。由于地理气候的极端恶劣、语言与文化的差异隔阂、当前仍然存在的一些条件限制,导致针对藏区生态移民的扎实田野调查,目前总体上是极为稀缺的。
《移民三村》一书的首要价值与贡献,正是通过对三个藏族生态移民村落进行累计近3个月的田野调查,以大量的深入访谈记录了移民们的体验和困惑,全面、细致地呈现了该群体当前的真实样态,揭示了生态移民工程所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从三个村的整体比较来看,生态移民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是,通过移民促进了三江源生态环境导向良好的发展趋势;此外,政府负责建设了移民新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还跟进实施了劳务输出、增收项目、技能培训以及教育、医疗等配套措施,并保持了宗教传统的延续等,这些方面基本上是得到移民们认同的。
其中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借助石雕技艺,实现后续产业培育从而成功移民的和日村。和日村建立在传统佛教信仰基础之上的石雕技艺,创造了堪称世界级水平的和日石经墙遗址。移民后,村民们便以石雕开辟了他们的新兴生计路径,石雕因此成为勾连他们的历史与当代、信仰与实践、宗教与市场、社区与家庭等多重维度的核心枢纽。显然,和日村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理想典型,它已然创造了一种J.C.Altman所提出的,传统生计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新型“混合经济”模式,值得在理论方面持续关注与深入阐释,并在实践中得到推广。
当然,除了成功经验之外,藏族生态移民所反映的普遍问题同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如生计方式转型带来的系列难题,即从曾经的主要以牧业实物收入为主,转变为通过打工、采集虫草、开车以及少量从事商贸等极为有限的方式,来获取现金收入。由此还产生了饮食结构中肉食比例的显著减少、各项生活成本的增加等难题。此外,较为常见的还有定居生活适应困难、身份认同混乱、心理适应困难、语言交流与族际关系障碍等问题。《移民三村》一书中这些宝贵而难得的一手田野资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移民三村》的谋篇布局显然受到了费孝通、张之毅的《云南三村》的深刻影响,借鉴了后者的基本结构方式。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包括乡内移民、县内移民与跨州移民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移民村,一方面较为全面地勾勒了当前藏族生态移民的总体状况;另一方面,注重突出每个村的特点与问题,从而较好地兼顾了“面”与“点”的相互结合。
面对三江源藏民生态移民如此错综复杂的重大问题,民族学者调查研究的关怀与聚焦当然首先是其中的移民们。而作为移民所面临的第一难题,自然是维持生存的生计问题。因此,该书虽然以三村为单位划分为三个章节,但每个章节都遵循共同的逻辑线索——即先从村落与移民概况出发,再落实到生计适应,然后是社会文化方面的适应(包括衣食住行、语言、宗教、闲暇、消费,以及心理适应等方面),最后是对现行政策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这条线索是串联三个村落的内在逻辑,并将三大章节统合为一个整体的“面”的基本肌理。
进而,由于牧民生计重构问题关系层面众多、错综复杂,超越了斯图尔德曾提出的生计方式的环境、技术与行为三重维度。正如该书中所细致描绘的那样,它是牵连藏族社会生活整体重构的问题。落实到各个具体村落,这种重构的基础、方式、结构与发展趋势都是不同的。因此,从三个村落移民前后的本身特点出发,作者又聚焦三村各自凸显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所差异地进行了针对性阐述:
其一,和日村是乡内生态移民示范村,是后续产业发展相对成功的代表之一。移民村规划合理、有序,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容整洁,教育事业等发展卓有成效。村民几乎完全接受了新的环境,在传统石雕技艺基础上开启了全新而又令人鼓舞的生计方式与生活方式。其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果洛新村,由于移民政策不确定,导致草场纠纷、新村房屋失修、族际关系矛盾、村民流动不定,外加人们较为坚定的牧民身份认同,导致最终形成新的生计极为有限,传统游牧生活反而成为大部分村民的向往的结果。其三,更为常见的类型应当是玛查理村。该村充分体现了搬迁前后优劣并存的基本事实,如村民们对于搬迁后的气候、房屋等较为满意,但认为空气与水的质量有所下降;现今收入明显增长,但饮食结构、消费方式的改变难以适应;移民促进了汉语的学习与族际交流的增强,闲暇与宗教活动的增多,但对于现有身份与生活方式的认同仍存在模糊与困惑等。
该书因此符合“多点民族志”本质上所强调的,各田野点之间以某种方式互动、呼应与互补的要求,三个章节形成了彼此强化的协奏整体结构,并实现了与经典文本之间的一种延续和对话。
民族志总是一边讲故事,一边谈问题的。《移民三村》一书同样重视建立在田野资料基础上的深入阐释和分析,在叙事过程中以多种方式提出了值得重视的、富有价值的理论问题与认识。
纵观全书,可以提炼出作者始终聚焦的生态移民新村构建的几组关键矛盾问题:生态环境差异、牧业生计与现代生计、游动生活与定居方式、族群与族际关系重构以及移民政策的落实对藏族生态移民生活满意程度的影响等。显而易见,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仅是直接关系藏区生态移民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每一组具体问题甚至都值得单列出来成为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应当已经构成了研究藏族生态移民的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地,从三个村的现实状况出发,作者先后就提炼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理论阐释,从中得出了富有新意的诸多见解,从而充分验证了这一理论框架研究的可行性。
虽然强调生计方式从传统牧业到移民后的打工等的转变,是影响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的基础性因素,但在落实到每个村落的具体分析时,作者并没有陷入单一逻辑,而是始终坚持从事实出发,看到不同村落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的复杂多样性。如在比较了三个移民村后,作者总结了和日村成功的原因,首先,村民拥有能够转变为民族文化资本的石雕技艺,因此极大降低了生计转型的成本;其次,作为一种乡内移民,地理环境、文化习俗、族群关系等的改变不明显,由此产生的变迁冲击力度较弱等,也是帮助人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转型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再如,其实在每个移民村内部,随着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人们对于新的社区的认同及回迁意愿也随之产生相应改变。
《移民三村》因此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重要领域的引领之作。当然,该书也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例如,由于调查研究涉及面广,导致针对其中个案的理论分析,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度阐释有所欠缺;三种类型的移民村之间的相互比较值得进一步探讨;移民政策与移民生计、社会适应之间的适配性,以及将来如何更好地实施差异化政策的建议还缺乏针对性等。而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的有关生态移民产业变革与文化适应的阶段性成果,这些不足可能都会在不久的未来得到作者更具系统性、理论性的解答。
(作者郑宇系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陆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