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宋煜
《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里程碑。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知识与技能的迫切需要,对构建一个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应采用多元合作的运行模式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功能,并以制度化为基础,强调其社会化和实用化功用。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构建;专业志愿服务;社会组织
2017年是我国志愿服务发展里程碑式的一年。在《慈善法》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之后,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志愿服务条例》,并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从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志愿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使人们了解和掌握志愿服务有关知识,养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亟须构建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
构建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从广义上说,志愿服务教育体系除了要打造必要的知识支撑系统外,还要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社会实践与传播,进而影响社会大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从狭义上看,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指相关知识的课程化,以及教学与课程的持续发展。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的使命是搭建和完善一个志愿服务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创新生态,最终建成与现实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知识库和人才库,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四个愿景:人才培养(志愿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科学研究(整理与研究志愿相关领域知识)、社会实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服务活动)和传承创新(对志愿服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使命愿景,应当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人才培养与科研可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培训机构或开设专业课程来实现,资金保障与理念传播可以依托公益基金会来进行,社会服务与培训项目可依托社会服务机构来执行。
当前,志愿服务教育依托在传统教育体系之上,主要是以学校(高校)教育为基础,以青少年志愿者为主要群体,以课程化为目标来开展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但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师资课程上,还是在实践指导上,都难以满足以社区志愿服务、海外志愿服务为代表的新需求,因此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实现志愿服务教育体系的转型升级。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以制度化为基础,应更加强调社会化和实用化。与高校的传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类似,志愿服务作为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其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所作为。一方面,教学为科研明确了方向,提出了问题,成为科研成果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另一方面,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扎实的科研成果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架构应以教学与科研为基础,从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场所教育及社区教育等更广更深的角度来构建;教学工作要强调教学质量与课程维护,特别关注课程设计与师生资源整合应用;科研工作要强调前沿跟踪与成果转化,要有相对明确的研究框架和专业团队。
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将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分为多种结构。一是按照服务类型划分,如文书类、专业类、资源类、总务类和活动类等。志愿者选择了参与某种需要专门知识、技能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程来参与此种技能培训,如维修、翻译、理发、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及网站管理等服务能力培训。二是按照服务对象划分,针对党政部门、教育与科研机构、企业、社区和公益组织等开发不同的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三是按照专业方向划分为通识与定制课程。通识课包括志愿服务基本理念、法律法规和案例分享等,而定制课包括创新发展、专业能力、项目管理及国际化方向等。
当前志愿服务相关领域的教师队伍是以党校、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主的,一些优秀的社会组织带头人也会参与其中,某些地区还建立了志愿服务学院。按照社会化的原则,应当鼓励更多专业培训机构转型,坚持规范化与多样化相结合,培养合格的志愿服务培训师。在以志愿服务培训为主要工作的社会组织内部,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提升,使其成为志愿服务教育体系中的支柱力量。同时,以学术和社会专家资源为基础,建立定制类课程专家师资团队。
目前,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活动主要是由党政部门组织的,也有大量的社会组织主动要求结合具体项目实践,为其提供志愿服务培训,但内容仍属于通识课的范畴。按照实用化的原则,建议在现有培训制度基础上,结合学员自身的特殊需求,完善招生简章和学员培养计划。通过对已有学员的回访,了解动态需求,提供个性服务,树立志愿服务教育的好口碑和好品牌。
在传统研究领域,当务之急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一种可行的方法是结合项目实践,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分步骤将其转化为教学课程。互联网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快速高效的传播媒介,也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创新路径。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培训师提出新的科研需求,保障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以专业志愿服务(Pro Bono)为代表的新理念、新实践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加强前沿研究与创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专家团队等资源,尽可能采集更多行业培训素材和成果,积极追踪行业前沿研究成果,鼓励创新发展。
在科研规划上要注重研究主题(专业)的设计,分为基础研究和专业研究两大类型。前者包括了志愿服务概论、行业法律法规、项目开发管理、组织领导力以及个人能力管理等,后者则包括专业志愿服务、党政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高校志愿服务、海外志愿服务以及典型案例解析等内容。
在科研团队建设上应根据不同角色设计不同的科研内容,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如具体参与项目执行的团队,可以承担通识类课程、调查与分析方法、资源整合与沟通方法等研发任务;专家团队则可结合项目需求开展如专业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研究工作;非学术研究者可以跟踪行业前沿研究报告,进行合作调研;企业与机构团队则应致力于研究课题成果的分享。在团队组成和管理上以课题项目为单元,设立首席研究员,按照研究主题和项目需求,以项目执行团队和学术性专家为主组成科研项目组,邀请行业专家共同组建专家委员会,开展行业研究工作。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应当采用多元合作的运行模式,让社会服务机构、教学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等组织按照职能分工协同开展工作。运营资金则以项目内部购买方式来实现,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获得的资金支持外,应主要来自于企业家与基金会,形成教育与社会互哺的机制。
在志愿服务教育体系中,服务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教学、研究和职能部门,并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运营。教学部门负责开展基础课程与定制课程培训,进行学员需求与培训效果的现场沟通;研究部门负责课程设计与前沿跟踪,组织教师与学员参与志愿服务领域研究工作,提出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学术研究合作;职能部门负责人事、财务、推广、信息管理、教学管理(项目管理)和图书馆等建设。其中,教学部门支持项目团队工作,按需执行项目培训;研究部门及时提供课程,发布前沿报告;项目团队为教学与科研部门提供需求信息,主动完善课程设计,提供研究问题集;职能团队为整个团队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强化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出的有机结合,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智力支撑。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各类社会组织,都应该秉持这一理念,各尽其责。
当前,政府部门资金主要用于志愿服务价值理念传播和知识的普及,对于专业性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建设,并没有形成长效的支持机制。为了建立更为完善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建议政府各部门结合本领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大对志愿服务教育与科研工作的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专项资金和补贴活动经费等措施,加大对支持性志愿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开展专业志愿服务培训与研究的社会组织。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应当重视志愿服务教育工作,在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时要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察。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的搭建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应当鼓励企业、教育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通过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提供教育实践机会以及开展行业科研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群体了解志愿服务教育事业,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建议政府部门加快相关法规和实施办法的编制工作,配套出台有关政策的解释文件或教材,统筹设计志愿服务教育的制度化措施,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并积极进行经验推广。
在志愿服务的教学上,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不同要求。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应增加志愿服务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并记录在案;在大学生教育阶段应结合专业方向,增加志愿服务定制课程培训,鼓励其利用专业优势参加志愿服务,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鼓励学生在完成学时要求的情况下,继续参加志愿服务。鼓励高校开设“服务-学习”等实践类课程,用志愿服务实践与反思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志愿服务的科研方面,建议对现有的志愿服务教育成果进行整理,吸收和借鉴国际志愿服务教育领域的相关成果,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课程体系与教育制度。鼓励群团组织、企业、科研机构与社会组织设立志愿服务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中发挥一线培训师和学术研究者的综合力量,推进科研管理与协同制度化,建立“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
加强对现有志愿服务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并将成果课程化,依托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教育活动。建议教学科研机构积极引进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其消化吸收后纳入教学课程之中,并积极与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合作,紧密结合现实需求,开发设计专业课程,培养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建立行业专家服务团队,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创新性的活动创意;鼓励以家庭、社区、单位为单元,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工作,以志愿服务带动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推广。
D632
A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0.13561/j.cnki.zggqgl.2017.12.010 ■ 编辑:田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