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若晨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的劳动者涌入城市,去寻求自身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的大量离开,一方面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与造成了许多困扰。社会上,各种留守儿童的事例屡见不鲜,父母这一角色的长期缺失,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关爱与教育,变得性格孤僻,不善言谈,安于现状,缺乏梦想……这些严重阻碍了他们正常的成长与发展。近些年来,青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在一些地方开始兴起,这一公益性学习形式的出现,为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了走出去的平台,能够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树立梦想……从而实现他们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这一公益性学习形式的介绍,探讨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青少年;体验式;公益项目;探索;问题;措施
为了给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走出“精神上的困境”,最终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应运而生。这一公益项目旨在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体验城市的生活,加强与同龄人的沟通与交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并且树立一定的梦想。如此一来,即使在父母教育普遍缺失的大环境下,他们也可以在自身梦想的引导下,砥砺前行。通过一些实践来看,此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一公益性学习形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就使得它的作用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本文主要探讨了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在具体运行过程之中,出现的困境,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概况
1、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相关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城乡之间的差异愈发明显。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一方面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是拉力;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人地关系愈发紧张,所以一些人必须要外出寻求发展,这是推力。在推力与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涌入城市,寻求一定的发展[1]。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地区原本稳定的家庭结构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缺乏来自父母的必要的关爱,所以十分沉默,不善言谈;他们也没有接受到应有的教育,所以道德观念、安全意识等都有所欠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使成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而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开展,将公益项目同学习形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為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成长与发展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具备相应的学习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2、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分类。不同类型的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具有不同的目标与具体内容,我们以此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小候鸟”类公益项目。“小候鸟”类公益项目,通俗来说,就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将农村地区的孩子接送到进城务工的父母的身边,使得他们可以团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缺失。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利用放假时间,带孩子在城市里面参观,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2]。但这一类公益项目开展的问题在于,项目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孩子与父母团聚之后,主办方不能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进行满足,虽然孩子感受到了亲情,但并没有达到促进青少年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第二,“圆梦”类公益项目。“圆梦”类公益项目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来到城市,感受其从未感受过的城市风光,让他们对城市有更深刻的了解,开拓视野并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所以主办方一般会带领青少年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科技馆、历史古迹以及人文景观等等,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见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事物,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拓。与此同时主办方还会组织城乡青少年交换结合的模式,让城市的青少年体会乡村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体会生活的艰辛,让乡村的青少年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进而促进城乡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活动形式很受青少年的喜爱,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主题探索”类公益项目。这一类公益项目主要是借助于城市特有的大型活动,然后带领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参与其中,感受城市的氛围,并且学习到更多的知识[3]
二、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发展困境
1、缺乏充足的活动经费。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公益性,决定了其主办方必须自行筹集项目发展资金。目前看来,这些项目经费在筹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途径,这就使得公益项目的规模一直难以扩大,并且许多活动计划也因为活动经费的缘故,而暂时搁浅。总而言之,充足的活动经费,是这些项目得以持续开展的基础要素。
2、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不完善。项目的开展,需要将一定数量的青少年集中起来,并且带领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去[4]。这是青少年的安全管理问题就成了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目前,许多项目的主办方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缺乏对于这一工作的重视,所以也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的安全首先就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那就谈不上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想实现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活动的有效开展,就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3、活动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是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而如何更好的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与价值,则需要通过创新与完善项目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当前,各种类型项目的开展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程序,没有与时俱进,很难同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相契合。这就造成青少年的实际参与度不高,获得的成长也是极为有限的,并没有发挥公益项目原有的作用与价值。
4、学生后续心理状态缺乏关注。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步入城市之后,看到了之前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内心也会有一定的波动,开始向往城市的生活。所以当他们回到自己家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这时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现实情况在于,许多主办方把青少年送回家,就意味着项目的正式终结,他们不会对孩子们后期的状态进行追踪,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endprint
5、公益项目缺乏影响力。现如今,这一类型的公益项目往往缺乏影响力,一方面许多家长不了解这一活动,所以不放心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参与这一活動;另一方面,公益项目缺乏影响力,所以也很难获得社会上各个主体的支持。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公益项目作用范围的扩大,使得影响的人群十分有限。
三、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发展措施
1、多途径筹集公益项目活动经费。项目的开展,离不开活动经费的支持。所以主办方必须采取多种渠道筹集经费的措施。除了传统的由政府拨款支持项目开展之外,主办方还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特征,探索公益项目开展所需经费筹集的新渠道,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与力量,使其共同助力于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发展。
2、加强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主办方应当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才是活动开展的基础。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都应当增强安全意识,并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学习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为青少年参与项目提供良好的保障。除此之外,对于青少年的饮食、交通,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确保其安全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障。对于将要到达的地方,工作人员应当提前走访并且实际体验,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除此之外,在出发之前,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主题教育,培养其安全意识与防范危险的能力。
3、创新项目开展的形式与内容。针对当前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这一问题,主办方应当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要明确项目开展的定位与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展方案;其次要对活动流程、活动路线进行详细的策划,确保项目开展的内容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还要参考青少年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活动开展的形式,最大程度上实现项目的作用与价值。
4、持续关注参与者的心理状态。为了缓解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回到家乡后内心的“落差感”,使他们可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活动主办方必须对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进行持续的关注,发现有问题的孩子,应当及时给予其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且可以树立一定的理想,增强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5、多种途径宣传这一公益项目。受到经费短缺,安全管理不完善的影响,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开展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推广。所以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二次传播,使得参加过的青少年可以亲身宣传这一活动,从而有效实现项目影响力的扩大,其教育意义也实现了横向与纵向的提升。
四、结语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查阅后发现,要想实现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开展的有效性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相关主体可以根据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项目主办方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活动经费,加强对于青少年的安全管理,创新项目开展的形式与内容,持续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并且要加大对于公益项目的宣传力度,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推动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发展,进而促进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叶盛珺,崔晋,陈曼姣,陆智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验式学习公益项目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大学“求是圆梦”贵州学生访学浙大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16,(04):106-108.
[2] 黄晓晓.苏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公益创投项目的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 王莹莹.开展体验探究式教育项目,打造科技场馆独具特色的学习情境[A].中国科普研究所、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普研究所、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5:8.
[4] 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11(6):9-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