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颺希+张梅瑛
【摘 要】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迄今为止还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针对当前的争论,本文结合FDI相关理论应用计量工具基于25个省级行政区15年的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结论对我国是否应该继续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超国民待遇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地不断加深,大量外资涌入我国。2016年外商直接投资达到了1260亿美元,为国内市场带来了大量活跃资金。但是在这个外商直接投资繁荣的显现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大量外资,政府常常给予外企超国民待遇。
首先从税收上来说,中国政府对外企的税收一直采用优惠政策,国企的税率平均为30%,民企为20%,而外企只收取12%左右。这样的差别税率对于同行业竞争是非常不公平的。其次地方政府常常用超低的地价来吸引外资,这对于当地其他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第三,外企的排污问题常常被当地政府容忍。
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采用超国民待遇吸引外资确实极快地促进了我国各地各产业的发展,但时至今日,我国已有相当的资金沉淀可用于各项投资。在新的国家实力以及投资环境下,我们是否应该取消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以实现市场公平成为了急需解决的议题。
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找出FDI是否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从多大程度上促进论中国的经济增长。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发现15年中有13年FDI最大值与GDP最大值出现在同一个省份,这说明FDI对GDP是有促进作用的,至于促进的程度有多深,我们做了一下实证研究。
二、实证研究
1、理论基础
目前世界上对于FDI与GDP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定论,本次实证研究收集了几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加以参考:德梅洛(De Mello,1997)认为,FDI 能够通过两种形式影响经济增长。首先,通过资本的溢出效应促进产业中的技术革新。其次能够通过工人的技术培训,先进组织和管理方法的运用,达成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溢出。巴拉树勃拉曼亚姆(1996)认为贸易开放程度是FDI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伯仁斯坦(1998)认为只有当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FDI 才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我们发现FDI与GDP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定论,但是这些研究都比较认同两者的动态关系受市场开放程度与科技发展程度制约。
2、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文从中经网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库选取了 1992~2006年间,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剔除了数据不完整的西藏、青海、内蒙、黑龙江、台湾五省,以及1997年前数据重复的四川和重庆两省)。用商品价格指数算出各省每年实际GDP与实际FDI,再通过每年平均汇率统一二者货币单位。用各省每年的专利总数代表该省技术发展水平,用进口额来代表各省市场开放程度。
3、回归结果及分析
根据文献阅读的总结成果,我们将GDP设为被解释变量,将FDI、专利数(PN)、进口额(TI)设为解释变量。采用双对数模型得到如下回归方程:lnGDP=B0+B1lnFDI+B2PN+B3lnTI。通过stata处理之后得到如表一回归结果。
根据表一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该回归的拟合优度约为0.73 且各解释变量显著,该回归结果可信。FDI、技术发展程度、进口额与 GDP呈正向相关关系。FDI每上升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约0.15个百分点。进口额每上升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约0.4个百分点。
4、政策建议
技术发展程度:由回归结果我们看到技术发展促进GDP增长,所以我们应该大力促进技术进步,从政府层面来说应不断鼓励技术发展,划拨技术发展奖励基金。而企业应该重视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引进或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同时注重促进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技术发展。
外商直接投資:我们可以看到,虽然FDI与GDP呈正向相关关系,但是是呈弱正向相关,相比于外企享受超国民待遇造成国内市场不公平竞争从而影响各行业发展的问题来说FDI对于GDP的促进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取消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优化引进外资结构和政策,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