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春+马雪
摘 要:全民健身为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平台,而民族传统体育则为黔东南全民健身提供更多的活动方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探寻其发展对策,对促进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推动全民健身的实施及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民健身 黔东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0—0101—03
1 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分析
随着黔东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也不断高涨,这为推动该地区全民健身和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等影响,场地匮乏,器材、经费短缺及内容单一等制约了黔东南全民健身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恰能在这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黔东南民族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许多项目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且大多不需太多投入就可进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与实效性。如有些项目的器材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作,有些只需一块空地、一件道具,或几个人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或山坡、场院、沙滩、河流、草地等都可进行,如陀螺、押加、珍珠球、蹴球、武术、打手毽、玩花龙、丢花包、打鸡毛、跳绳、踢毽等。同時这些项目运动量和强度可自行控制,因而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的人的健身需求。另外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类项目大多集体育、音乐、舞蹈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趣味性与参与性,深受人们喜爱,如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活泼的芦笙舞,侗族的“多耶舞”等。因此黔东南各地区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要结合民族特色发动城乡居民积极开展民族体育健身活动,营造良好的民族健身氛围。而这无疑会大大提升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城市品牌。
2 黔东南民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经济相对落后使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受限
经济是一个地区全民健身的最大障碍,经济落后不仅使全民健身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硬件环境,还会使其不具备相应的软性环境。如无法及时修建体育场馆设施、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活动、人们健身的意识不强等。黔东南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经济尚欠发达,大部分公园、广场较小,无法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其次用于民运会赛事的经费有限,虽然建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但经费投入少,很难坚持长期而系统的训练,只能比赛前进行短期训练。另外,由于经济收入较少,不少人还未解决温饱问题,除逢年过节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甚至认为传统体育是民间的、落后的、已过时的,应该要抛弃或顺其自然。
2.2 环境相对封闭使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受限
黔东南少数民族居住区大多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民族间的交流与交往受到较大限制,各民族传统体育也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因缺少交流和关注而开发受限,普及性较差。除民族节日、民运会和民族集中地区开展外,许多地方看不见民族体育活动的踪影,有些民族体育活动纯属群众自发组织参与,其影响仅局限于该地区,使这些项目仍处在原生状态,简单粗糙、不规范,导致开发不够。
2.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不足使全民健身缺乏有效指导
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健全,近年来大多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导致从事民族体育工作者和民族体育指导员人才的缺乏。
2.4 生活方式改变制约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随着黔东南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开始转变,产生依附于农耕社会中的生活、农事、宗教等的民俗体育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健身要求,很多人开始寻求现代的休闲娱乐方式,如游泳、跑步、各种球类、健身舞、瑜伽等,那些曾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健康的民俗体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2.5 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弊端影响其普及
在黔东南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只有那些具有趣味性、健身性且与节日、旅游等紧密结合的、民运会和政府扶持的、民族特色浓厚的项目才得到较好的发展,如武术、摔跤、秋千、龙舟、射弩、赛马、高脚等。诸如苗族的穿花衣裙赛跑、打花棍、走竹竿;土家族的板凳龙、舞草把龙等,这些项目由于存在高危险性、高技术性、无显著民族特色等缺点逐渐被人们淡忘。另外,因有些传统体育与宗教祭祀相关,宗教信仰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因此使宗教祭祀中的民俗体育蒙上一层迷信的阴影,脱离了现实生活,导致其很难在全民健身中普及。
3.6 现代体育的普及冲击传统体育的推广
现代体育的广泛普及使人们喜欢看奥运会、NBA、世界杯,喜欢参加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对抗激烈的体育活动。在黔东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们参与的体育活动也趋向于各种球类、健身操类、台球、棋牌、钓鱼等活动,而对本地的传统体育缺乏兴趣,很少有人再关注本土体育活动的发展。其次,学校是推广民族体育项目的最佳场所,但在黔东南地区各级学校课程设立的主要还是现代体育。另外,黔东南运动会已举办九届,而民运动会只有三届,且各自治县更难组织一次民运会,只是在上级要举办民运会时才集训几个项目,被动参赛,因此许多项目未能得到整理、推广和提高。
2.7 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市场开发不够
现代人们对休闲健身类体育产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体育活动,而是追求高质量、高体验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休闲生活。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具有广阔的体育旅游开发市场。但由于政府部门对民族体育旅游开发缺乏正确认识,未能充分认识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部门对民族体育旅游缺乏重视,导致其缺乏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因而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程度偏低,推广还不理想,如“上刀梯”、独竹漂、爬花杆、抢花炮、斗牛、踩芦笙等极具传统特色和观赏性的项目,需要与旅游产业结合,走产业化发展之路。endprint
3. 黔东南少数民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路径
3.1 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学校是推广民族体育项目的最佳场所,因而黔东南各级各类学校都应主动承担起其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推广责任。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根据黔东南气候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编制能够突出本地区特色的教学大纲和校本课程。如将苗拳、反排木鼓舞,侗族的抢花炮、摔跤等列于学校体育课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又缓解了因场地器材不足现代体育无法开展的困境。如水鼓舞健身操已成为剑河县中小学大课间的“主题曲”,是在剑河苗族水鼓舞的基础上结合健身操元素自创而成,动作热情奔放,又不缺优美的舞姿,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另外可定期举行各区县校际间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通过运动会的形式提高各校开展民族体育的积极性。
3.2 依托社区体育的平台作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众化
社区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载体,因此在社区中成立一些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定期举办群众竞赛;利用社区健身俱乐部开展一些健身效果好、群众喜欢的民族体育项目;在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建立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器材设施如陀螺、秋千等;利用社区内的学校、体育组织、企事业机关单位等,经常开展一些民族体育比赛和表演;利用社区晨晚练体育活动点等推广一些健身娱乐效果好的传统项目;建立一些能长年坚持传统体育活动的骨干队伍,利用节假日去各社区表演和交流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通过以上方式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氛围,推动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
3.3 重视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打造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
黔东南应借助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迅猛发展的势头,开发多种体育旅游资源,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与旅游相结合,形成旅游线路和旅游品牌。如四寨侗族摔跤节以“摔跤节”作为宣传品牌,除摔跤外,侗族的斗牛、斗鸟、芦笙舞等传统体育项目也在摔跤节中开展。为了迎合观众“求新、求异”的心理,活动的仪式性、表演性和互动性被更多地体现出来。如让游客全程参与侗族独特的“祭萨”仪式过程;邀请游客参与侗族特有的带有浪漫爱情色彩的“行歌坐月”对歌活动。四寨村围绕着“摔跤节”这个少数民族体育品牌,吸引来自八方的游客参加,对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如被誉为“世界唯一的独木龙舟节”——台江施洞龙舟节,除竞船外,还有斗牛、赛马、吹笙、踩鼓、游方等活动,每年独特的节庆体育活动为施洞龙舟节的商业推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见通过这些民族体育活动品牌效应,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余暇文化生活,而且能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黔东南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应重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节日赛事品牌,促进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发展。
3.4 以民运赛事为契机,宣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运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表演的舞台,其中民运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赞助、赛事转播、门票销售、旅游开发等都能很好地宣传民族传统体育,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8月在榕江举办的第三届民族运动会是黔东南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对充分展示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特色和运动水平,培养优秀民族体育人才以及营造良好的民族体育健身氛围做出重要贡献。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努力坚持办好民运会,不断创新和完善民运会的竞赛体制与竞赛机制,使各族人民积极主动通过各种形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体育。
3.5 以政府为主导,宣传、保护、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黔东南相关部门应有效运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宣传,让群众了解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方法等,扩大参与人群。另外要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与整理。对那些迷信和落后项目加应摒弃;对处于摒弃与褒扬间的应加以改造和重建;对既体现民族性,又融合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的应加以传承。
3.6 以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为依托,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
黔东南可借助当地高校和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的力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将有志于推广民族体育事业人才引入到各区县的体育局、民宗局、各类学校及街道社区中,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开展。
3.7 开拓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方融资渠道,保障民族体育正常开展
目前,开展民族体育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黔东南人民政府的财政拨款,远远不够,因此还应借助社会力量筹措资金成立民族体育发展专项基金,如企业赞助、个人捐助、各宗教协会出资等,逐步形成一个保障民族体育正常开展的资金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性及经济实效性符合当代人们的健身需求,但因受社会、经济、现代体育及自身发展等制约影响其在全民健身中的开展,只有通过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学校教育和社区体育、以民运会赛事为契机、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及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等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韩玉姬,王 洪,林 峰.影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报,2007(5):70-571.
[2]蒋晓明.对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育运动模式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10-11.
[3]王 辉.论全民健身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策略[J].安徽体育科技,2016(5):63-64.
[4]谭小春,马 雪,程纪香.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城镇社区化发展探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6): 33-35.
[5]郭海侠,霍 红.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及影响因素[J].体育科学研究,2008(3):8-9.endprint
[6]李景繁;王亞琼.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以黔东南四寨村侗族摔跤节为个案[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26-28.
[7]朱 娜,代 刚.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商业推广的探究——以台江县施洞独木龙舟节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4):85-87.
[8]吴 萍.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9(4):130-131.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Tan Xiaochun(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00 ,China)
Abstract:The national fitness system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while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provide more activities for the general fitness of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view method.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minority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east guizhou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and to build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national culture brand in Southeast of Guizhou.
Keywords:minority fitness Southeast of Guizhou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path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