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参照物

2017-11-22 23:11孙贵颂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参照物闯红灯姚明

孙贵颂

(一)

参照物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假如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就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若位置有变化,则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将是不同的。站在上升电梯里的人,如果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而以地面为参照物,人就是运动的。

(二)

这一现象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印证。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身高1.72米,那天主持一档采访姚明的节目,事前还专门翻箱倒柜,找了一双5厘米的厚底鞋穿上,结果当姚明一上台,“笑果”还是出现了。两人54厘米的身高差,逗得观众不亦乐乎。那场采访,说实话,一向风趣、沉稳的小撒显得有点尴尬。所以,如果一个名人不想显丑露短的话,那请你听我一劝,尽量不要与姚明站在一起,虽然姚明是一个十分受人尊敬和喜爱的人。

(三)

有一朋友想把两个男女单身青年撮合到一块。男孩身高1.8米,长得帅气,颜值很高不说,还是研究生毕业,又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女孩也是端庄秀丽,温柔可人。在他眼里,这两位真乃天设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可是当他将男孩情况介绍给那位姑娘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姑娘说:“我身高1米70,再穿上高跟鞋,那个男的显得太矮了!”女孩所选择的“参照物”,显然有点过高了。

(四)

如今很时兴同学聚会。大学同学聚,中学同学聚,就连小学同学也千方百计凑在一起聚上一聚。有人总结参加聚会者的心态,大多是混得好的或比较好的。混得很好的不屑于参加,觉得有失身份;混得很差的尽量躲避,觉得没有面子。不用说,后两种人,都将在学校学习时的情况和如今的处境作为参照物,“照”出了自己的所长或所短。

(五)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天天和人打交道,时时都有一个参照物。所谓“比学赶超”,和谁比,学什么,赶什么,超什么?脑海中是有“标准”的。有的人立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于是乎,见贤思齐,择善而从,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上进,从我做起。汶川大地震时,央视举行义演和募捐活动,我认识的一位画家朋友,也上台捐款。按照他的知名度和收入情况,我的心理预期是10万元就不算少了,但他却捐了100万元!他的形象一下子在我面前高大起来。

还有一种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是高的,而是低的,低到连做人的起码原则都没有了,“一直低到尘埃里”。贪官被审时会说:“某某贪得比我还多,凭什么只抓我?”司机在马路上闯红灯被罚款,还振振有词:“又不是我一人闯红灯,凭什么只罚我?”考试作弊被抓住,也是一脸冤枉:“這么多人都在干,偏偏我被发现了,真倒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六)

人在社会的某个坐标点上,选择好参照物很重要。与高德之人比,越比差距越大;与宵小之徒比,觉得再坏一点也未尝不可。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就是如此。

有的人活得很累,有的人活得轻松,除了生活本身的舒适艰辛程度不同外,也与他们所找的参照物有关。彭德怀元帅曾在写给侄儿彭启超的家书中要求他,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最好是向五亿多农民看齐,这样就会感到满足,而工作当中要向高标准看齐,这样就会感到与别人有差距,就会虚心努力。有了这样的参照物,生活一定是充实又快乐。

(孤山夜雨摘自《北海晚报》2017年8月25日/图 锦跃)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照物闯红灯姚明
利用参照物计算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我不再闯红灯”
姚明的两笔账
曝光闯红灯行人值得借鉴
跟着姚明,为爱奔跑!
爱是爱的参照物
姚明受伤让08奥运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