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杨至成在长征前后的岁月

2017-11-22 21:29王志力
世纪桥 2017年10期

王志力

【摘 要】开国上将杨至成在长征前后,先后担任中央苏区“大管家”、军委先遣团主任,积极筹粮筹款,保证中央红军的粮秣供应,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杨至成 ;长征前后;岁月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31-02

杨至成(1903——1967年),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创始人,被毛泽东称为“红军大管家”,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他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一个侗族农民的家庭,11岁进入县高级小学学习,14岁到省甲科农业学校养蚕专业读书,1923年在重庆加入川滇联军,1926年春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春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杨至成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3师6连任连指导员,后随朱德、陈毅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上了井冈山,开始了漫漫的革命生涯。他是贵州省唯一的一位开国上将,也是57位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从事后勤工作的将军,为人民军队的后勤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中央苏区的红军“大管家”

(一)“朱毛”红军的第一任大管家

1929年后,杨至成历任红4军、红12军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组织兵工、军需、医药生产和物质供给,统管中央红军的财政、采购、军需、军实、审计、军工长全部后勤工作,成了朱毛红军的第一任大管家。

制造了红军第一套军服。1929年4月,红四军在福建长汀整编,全军编为三个纵队,加上军部机关共4 000 多人,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杨至成被任命为军部副官长。当时红军打下福建长汀后接收敌军的一个被服厂,但该厂已被敌人破坏得破败不堪。为了组织生产,杨至成四处奔走,招收裁缝师傅和工人,筹集5元,购买了优质布料,建立了临时被服厂。杨至成领导全厂职工不分昼夜加班,经过几天的辛苦劳动,生产出4 000多套崭新的军装,使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杨至成还筹建了中国军队的第一条邮政通道和中国军队的第一个电讯系统,创办了第一所军事后勤学校。

(二)得罪洋顾问被降职

1933年9月,军事顾问奥托·布劳恩(中文名李德)从上海来到瑞金,博古命令总供给部长杨至成直接负责李德的生活。李德对生活要求很高,每天要喝牛奶,要吃面包、香肠、鸡蛋。当时在敌人严密经济封锁下,中央苏区物资极其匮乏,苏区没有洋酒,杨至成找来本地酝造的芋薯酒,没有面包,找人烤馒头,还特意在面粉里多放些糖,还尽量杀鸡杀鸭来满足李德的要求,另从部队的战利品中尽可能选些食品和罐头。李德仍不满意,多次向博古告状。

1934年4月初,蒋介石第五次“围剿”开始,面对这种局面,博古和李德采取堡垒战对堡垒战,阵地战对阵地战,拉开架势硬拼消耗,前方弹药告急,总供给部把库存的弹药全部运了上去,仍然无济于事。5月14日,博古、李德以杨至成“不能从正规上补给红军”,撤销了他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的职务。

(三)看望失意中的毛泽东

1934年8月中旬的一天,已被降职的杨至成从驻地梅坑趕向几公里地外的云石山,去看望毛泽东。这段时间,由于王明路线的执行者给毛泽东扣上种种罪名,任何人都不敢同毛泽东说话,杨至成却不怕,偏偏就去看望了老领导。毛泽东看到杨至成来了,他略微一愣,说:我现在朋友不多了,你竟然敢来看我。二人高兴地聊了起来。由此可见,杨至成与毛泽东的关系非同寻常。

二、长征途中的军委先遣团主任

(一)长征过家门而不入

1934年10月10日,杨至成跟随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12月,红军来到杨至成的家乡黔东南地区,周恩来把杨至成找去,交给他一项任务,让他组成一个由7、8名干部组成的工作团,在一个排的配合下,到周围村寨开展筹粮筹款。杨至成的老家在黎平北边的三穗县,这一带是苗族、侗族聚居区,红军到来之前,很多人都躲进了深山,杨至成用一口地道的本地土话,一下拉近了同乡亲们的距离,很多人都返回了家,他们拿出玉米、荞麦和稻米帮助红军,很多老百姓愿意将余粮卖给部队,解决了红军的供应问题。

红军过了剑河,向来对人关心备至的周恩来对杨至成说,从地图上看,这里离你家不过百里地,我们可能要在这里停留三天,你可以回家看看嘛。杨至成十分清楚红军此时的处境,他毅然谢绝了周恩来的关心,说道:“周副主席,谢谢您的关心,我想了一下,在目前情况下我不能这样做,部队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还是随队行进好。”周恩来说道:“也好,目前我们的困难不少,将来革命成功了,再来补上探亲这一课吧。”

(二)担任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积极筹粮筹款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红军的后勤工作得到会议高度评价。军委决定撤销总供给部,成立了军委先遣工作团,由杨至成担任主任。杨至成率领工作团的同志,深入人民群众,调查研究,搜集信息,耐心细致地做好当地人民群众的工作,千方百计地筹集粮食、物资、弹药、药品等供给部队。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红军在遵义没收了军阀王家烈价值几十万银元的食盐,以及价值5万多银元的白金龙香烟。在遵义桐梓没收了军阀侯子担的大量皮货,搜获了逃亡官僚地主藏匿在县城附近山洞里的67 000多银元和不少黄金和布匹。红九军团在遵义湄潭发动群众赶制了8 000多套棉衣棉裤。在贵州云南交界的瑶族聚居区,“没收了地主的钱财,仅银元一项就得用40多头骡马驮运…”在云南曲靖俘获了龙云由昆明派出的一辆军车,车上载有龙云送给中央军司令薛岳的云南地图20份,以及宣威火腿、云南白药、普洱茶等地方名特优产品。为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肃迭部县俄界召开扩大会代通过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并将北上红军改称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杨至成任供给部长,创建陕甘根据地。杨至成又成为这支部队的管家人,毛泽东在后勤方面的助手。1957年特意邀请杨至成夫妇到中南海丰泽园共进晚餐,说:家常便饭,随便尝尝,你这个供给部长,管了我好多年的饭,今天就让我管你一顿饭,令杨至成夫妇感动不已。endprint

三、长征后肩负重任

(一)出任两延卫戍司令,保卫陕甘苏区

1936年11月20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发布命令,任命杨至成兼任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根据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后的形势,杨至成部署了各部队的兵站联络工作,11月下旬,组织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山城堡战斗的保障工作。12月下旬,西安事变爆发后,为声援张学良、杨虎城的反蒋抗日行动,我党与张学良、杨虎城达成协议,派红军南下西安周围布防,杨至成协助周恩来组织了大军出动的兵站运输工作。

1937年6月,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他组织部队开荒种地,采盐炼油,担负起保卫党中央和建设边区的两副重担。

(二)远赴苏联养病,肩负重要“使命”

由于长期的劳累,加上五次负伤,1938年上半年,他的病情加重。1938年,杨至成等从延安出发时,毛泽东仅与杨至成一个人交代,到达苏联后照顾一下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并给一封亲笔信希望能转交在苏联的贺子珍。杨至成在苏联待了8年,他同毛岸英、毛岸青住在一起,并照顾他们的生活,杨至成回国之际,毛岸英、毛岸青各送他一张照片,背后留言:“送给亲爱的杨老太爷,请你不要忘记我们在莫斯科的同居”。

1937年11月,王明从苏联回国,他以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自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长江局书记。他在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洛川会议以来中共中央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许多正确的观点和政策提出批评。在抵制王明右倾错误过程中,毛泽东向莫斯科派出的其实是一支以刘亚楼、林彪、杨至成等红军高级干部为中坚的执行外线作战的“特别梯队”,杨至成一方面要养病,照顾毛岸英 、毛岸青,另一方面他还是这支外线“作战”的成员之一。

1946年1月,杨至成从苏联回到哈尔滨。1948年6月,担任东北军区军需生产部长。1949年起先后担任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军需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1955年任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1962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云与遵义会议[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 版社,2004.

[2]红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杨至成——从黔山走出的侗族上将[N].贵州政协报 2011-08-22.

[4]窦孝鹏.杨至成将军[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

[5]吴跃军.杨至成:两任军委总供给部部长、两次参加 共产国际会议惟一侗族上将[EB/OL].http://www.crt.

com.cn/news2007/News/jryw/

1311411710EKEKJ6319JC422FI27D1.html.

[6]覃爱华,莫新華.卓著功勋铭青史 崇高精神励后 人——纪念杨至成将军诞辰110周年[N].贵州日 报,2013-12-03.

[7]周燕.毛泽东与中共红军的“大管家”杨至成[J].社 区,2003,(24).

[8]解放军将领传略(第六集)[M].解放军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秦 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