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陈雅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210046)
国外高校数字人文课程设置结构分析
——以iSchools联盟为例*
潘雪,陈雅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210046)
本文以iSchools高校的数字人文课程设置情况为研究核心,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剖析,归纳数字人文课程的设置特点,包括课程体系完备,重视实用性;教学形式多样,兼顾可持续性。以期为国内数字人文方面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数字人文;数字人文课程;数字人文教育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与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的综合影响下,人文学科的研究受到巨大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类生存环境,而且促使人文研究逐渐向计算机方向转变,数字人文概念正是伴随这一变化出现的。Barrett认为数字人文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通过分析传统人文研究资料,并将人文学科方法论与计算工具相结合而进行的人文研究,如互动映射项目和历史文本数字化[1]。本文认为,数字人文是数字计算机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利用多种计算工具与方法(如数据挖掘、可视化等)拓展艺术、历史、文学研究等多领域人文学科的研究。
在大数据时代与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的背景下,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的科研方向,对数据的处理不再局限于传统理工类学科的研究过程,也逐渐渗透到人文科学研究中,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打开新思路。数字文本的大量产生和纸质文本的数字化为计算机文本处理提供基础材料支撑。在以传统感性为主的人文学科研究基础上引入理性技术手段,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融为一体。在实践方面,国外如美国、英国等均建立多个数字人文中心,开展多个数字人文项目;国内如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积极尝试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在理论方面,国内数字人文的相关研究发展迅猛,有从数字人文的角度研究古籍文献数字化和可视化[2];也有通过数字人文的相关技术分析历史、地理信息[3-4];还有学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数字人文实践经验,探讨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5-7]。但是,目前对数字人文教育相关的研究较少。
数字人文的研究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或理工学科的研究。数字人文领域作为交叉学科,既需要研究人员具备人文学科的研究思路,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并且可以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人文学科的研究。为此需要教育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研究能力。本文试图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背景下,以iSchools高校数字人文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核心,剖析数字人文课程特点,以期为国内数字人文相关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本文以iSchools高校的成员为主要调查对象,这些高校代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较高的教育水平。截至2017年5月,iSchools联盟已涵盖美国、英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83所高校(其中包含6所准会员)。
本文认为数字人文课程的名称应含有数字人文或人文计算,此外,授课内容主要涵盖数字人文相关的技术方法及理论知识,对于信息可视化、信息挖掘类的课程则不加以考虑。主要原因是只有课程名称包含相关的关键词,才能说明高校真正认识到数字人文的重要性,学生才能从整体上对数字人文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较完整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对iSchools的83所高校数字人文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研,本文根据iSchools主页提供的高校目录逐一访问。经过调研发现,其中有6所高校开设数字人文相关的课程。这6所高校全部在美国,分别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匹兹堡大学、华盛顿大学、密苏里大学和普瑞特艺术学院,具体专业名称设置见表1。课程面向的授课对象主要为研究生,也有极少数高校在本科期间就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本文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收集数字人文课程的相关资料。
表1 iSchools联盟高校开设数字人文课程一览表
在经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后,发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8]、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9]和普瑞特艺术学院[10]可以获取详细的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介绍、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资料。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都是公立研究型大学,在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分别为第30位和第36位。此外,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图书馆学和信息学专业在201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相关专业排名第一,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信息科学学院是iSchools联盟的核心成员,其学术科研、教学等方面实力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相比之下,普瑞特艺术学院则是一所私立应用型艺术高校,其信息学院是iSchools联盟的准会员,尽管各方面实力不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但学院的课程设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针对这3所高校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试图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概括数字人文课程设置的特点。
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和档案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在形式上千差万别。在此背景下,对图书馆员等信息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人文课程的定位必须与现实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1)数字人文课程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要求。这与数字人文本身含义密切相关。该体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一定要求设计数字人文相关项目、实践项目和评价项目。数字人文的课程目标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实践,还注重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分析用户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数字人文兴起与发展时间较短,在基础理论方面存在多种问题,学科领域的发展还存在一定欠缺,因此,教育机构在传授技术、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动手开发工具,结合感兴趣的知识来安排课程时间。总体来看,课程目标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共同推进数字人文的发展。
(2)课程目标的设置依托就业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相比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普瑞特艺术学院的课程定位更加清晰,在明确课程目标后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通过数字人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字人文学科方法,开展数字人文相关的研究等,促进数字人文科学在各个阶段发挥作用,这些与教育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相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数字人文教育定位更加宏观,视野更加广阔,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而更多地关注数字人文项目的初步尝试。这些不同的课程定位使得高校的教育能够全面地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
在课程内容方面,调研发现各高校的课程内容都从理论到实践,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教学体系相对完整。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基础理论模型的介绍。在学习新学科之前,最重要的是了解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基础的理论知识。各高校在教学安排上,一般前几周都会设置对数字人文整体介绍的课程,包括数字人文概念的介绍、数字人文在各学科的实践现状总结、数字人文发展脉络分析等,但最重要的是对数字人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介绍。如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介绍课程后会进行技术与人文历史方面知识的讲授。这种授课方式夯实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便于后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人文学科的研究。
(2)数字人文在相关领域的延伸应用。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是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将数字人文的理念与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学科研究过程中。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授学生数字人文工具的基础知识后,会基于各种项目开展模式训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数字人文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图书馆学情报学在数字人文中的应用是数字人文课程的重要内容。高校课程设置既需要考虑课程本身,更需要考虑在课程中如何突出高校特色。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作为美国图书馆学教育水平排名第一的高校,在推动数字人文在图书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使用中具有显著性作用。学生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掌握相关技能,也可提高图书馆在数字人文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把已经掌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与方法应用到数字人文的研究与项目实践中。此外,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在课程的最后部分探讨数字人文的未来,经过一个学期相关专业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展望数字人文的未来,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为课程报告和研究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
在数字人文课程的授课方式上,各高校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教师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主要的授课方式有以下两种。
(1)课程研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数字人文课程主要以研讨会的形式开展,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课前须完成所有必读的读物,并及时提交讨论问题,同时学生有机会独立或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各种课程项目。课程希望每位学生都乐于分享其思考与想法,讨论课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如热门研究课题)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普瑞特艺术学院授课方式更加多样化,有课堂讲课模式,也有对数字人文科学的调查(包括演讲、讲座和讨论等)。每位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门讨论,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和诠释与大家共享。课程研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材料组织能力,还能就一定的主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理论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操作或团队协作设计实操案例,加之与老师、同学的讨论,在增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数字人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规定参考阅读材料、课程教学的模式向学生输入知识,同时基于项目的授课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输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2)大量的参考阅读。授课教师会对每节课的主题作出详细规划,并且根据相关主题推荐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等),并且注明必读和选读的内容,有些较长的参考书籍会指定部分章节。大量的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课前阅读是辅助教学的一种良好方式。阅读材料分为必读和选读,必读部分为课堂教学与讨论提供基本保障;选读部分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根据兴趣及未来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阅读。
课程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质量的综合性评估。课程考核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高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尤为典型,该校除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完成两次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外,学生还可以选择性地撰写一篇讨论现有数字人文研究的综述性文章,或是对现有数字人文项目的分析报告(包括分析项目的技术、资金、结果等)。此外,学生也可以将课程的方法理论技术与其他课程结合,开展数字人文的项目;鼓励团队合作,合作项目需要附带简短的叙述、分工参与情况等。学生出席率和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25%,课后作业成绩占10%,学期项目或报告(小论文)占40%。
(2)建立动态化考核机制。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完成一个专题的学习后,会及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通过上机实验、课后作业等形式进行。动态的考核机制,是面向全过程的动态课程考核方法,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考核。动态化考核机制不仅为教师反馈了教学效果,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建立特色课程考核方式。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除期末考试和出席率考核外,最具特色的是实验作业和学生自行组织的专题研讨会,在专题研讨会上学生要学会指导其他人员使用数字工具。普瑞特艺术学院数字人文课程的考核更具实用性,学生在一周内密切关注数字人文相关的Twitter,使用信息筛选整合技术Storify总结归纳出数字人文的热点话题,重点关注数字人文领域招聘等话题,最终形成报告,经由教师审核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种考核形式虽然外在表现形式为课堂交流,但其本质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总结信息的能力,非常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Twitter的信息更新较快,可以培养学生跟踪热点信息、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而且关注数字人文方面的招聘信息也使得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调整。
上文对3所高校数字人文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数字人文课程的设置特点包括:课程定位融合社会人才需要,内容重视实用性;教学形式多样,兼顾可持续性学习。
(1)课程定位融合社会人才需要,内容重视实用性。数字人文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数字人文人才需要在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理论、实践工具的基础上,将数字人文与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历史文学等结合,形成学科间与领域间的交叉。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在招聘数字人文馆员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应熟悉当前新兴的数字人文工具和方法,最好会使用数字人文工具和方法(如文本分析、文本编码、GIS、数据库设计和网站开发等),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了解与数字人文科学有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合作者权利、评估指南和可持续发展等)。此外,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数字人文课程教师在其Facebook等社交账号上汇总并推送数字人文相关的就业与招聘信息。从调研结果来看,各高校的数字人文课程体系主要从数字人文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展开,然后结合项目传授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学期结束时,以独立或团队的形式完成论文或小项目,同时学习过程还穿插实验、阅读和课后作业等,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理论,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2)教学形式多样,兼顾可持续性学习。数字人文的课程教学过程涵盖讨论、学生报告、讲座等多种授课方式,学生评估过程是动态化、全程化和个性化的。学生不再是简单机械地接受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更容易发挥灵活主动性。此外,在收集各高校数字人文课程信息时发现一些高校除开设数字人文课程外,还提供数字人文认证。普瑞特艺术学院提供的“数字人文高级证书”项目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将新兴技术应用于传统的人文调查领域。由于大部分工作位于学术图书馆和文化遗产机构,该项目强调信息专业人员在支持数字人文研究、教学和专业活动方面的特殊作用。这种针对已经工作或即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针对性地培训与认证考核,可以为工作提供较大帮助。同时,这种认证也是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的一种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职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单一的学科知识越来越难以满足信息行业的需要,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培养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和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iSchools联盟高校开设数字人文课程情况进行调研,选取3所高校作为典型案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国外高校开展数字人文课程的特点主要有:课程定位融合社会人才需要,内容重视实用性;教学形式多样,兼顾可持续性学习。
从上述的分析,本文认为对我国高校开展数字人文课程的启示包括四个方面。(1)重视数字人文教育,开展数字人文课程。我国对于数字人文领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也从数字人文的概念和内涵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在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数字人文实践案例。但是数字人文领域属于交叉性学科,所以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必须的。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开设了一些与数字人文相关的课程,如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这说明国内高校具备一定的教学实力来开设数字人文课程。因此,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应该重视开设数字人文课程,系统化地教授数字人文相关理论与知识。(2)结合高校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授课。每个高校都有其优势学科,数字人文涉及多个领域,特色化办学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高校教学优势,培养专业人才。(3)授课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国的教学形式多以教师授课为主,在课堂上可能会加入一定的讨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形式必须与学生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引入MOOC和翻转课堂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积极开展相关的继续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国外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数字人文认证的教育,这对于一些已经参加工作,以及想要继续在数字人文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生或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高校积极开展专题讲座、课程教学、数字人文认证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形成有效的学习链条,促进可持续性学习。
[1] 张舵,吴跃伟.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4(8):47-52.
[2] 欧阳剑.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规模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2):66-80.
[3] 陈刚.“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3):136-142.
[4] 夏翠娟.中国历史地理数据在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中的开放应用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2):40-53.
[5] 肖鹏,彭嗣禹,王蕾.基本原则与关键问题——学术型图书馆馆员如何启动数字人文项目[J].图书馆论坛,2017(3):20-25.
[6] 高瑾.数字人文学科结构研究的回顾与探索[J].图书馆论坛,2017(1):1-9.
[7] 周晨.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特征与知识结构[J].图书馆论坛,2017(4):1-8.
[8] Pratt Institute,School of Information.Course catalog[EB/OL].https://www.pratt.edu/academics/degrees/course-catalog/.
[9] University of Illinois: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Course Information[EB/OL].http://ischool.illinois.edu/academics/courses.
[10]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School of Information.Course descriptions[EB/OL].https://www.ischool.utexas.edu/courses/course_descriptions.
潘雪,女,1993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人文、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E-mail:panxue9@hotmail.com。
陈雅,女,1965年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The Analysis o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urriculum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iSchools Un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N Xue, CHEN Ya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urriculum of iSchools from the four aspects (curriculum purposes,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humanities curriculum. This paper is suppos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he domestic digital humanities pedagogy.
Digital Humanities; Digital Humanities Curriculum; Digital Humanities Pedagogy
G250.7
10.3772/j.issn.1673-2286.2017.10.011
*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图书馆大众化服务模式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编号:14BTQ019)资助。
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