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莱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表皮追随形式
——论弗兰克盖里材料表皮选择的态度
魏莱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盖里作为解构主义之父,其独特的审美与对建筑技术的态度值得人们思考,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和表皮呈现的视角解读弗兰克盖里在建筑设计中的技术策略。纵观盖里的建筑作品,无论是公建还是住宅,形式主导的特征十分明显,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建筑从里到外都体现着一种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的批判。基于此,笔者从材料表皮的角度审视盖里的形式美,试图从盖里的形式主导思想、表现呈现特征以及材料选择偏爱这三点来论述表皮追随形式观点。
弗兰克·盖里;表皮呈现;材料选择;形式美
20世纪80年代,随着欧美哲学的发展,在二战后占主流的理性主义下,新发展起来的非理性思潮逐渐与其并驾齐驱,在这种各分秋色的情况下,解构主义逐渐发展起来。而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号称解构主义建筑之父,其对建筑的处理手法独到又新颖。不可否认,盖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件美好的艺术品或者雕塑品,每座建筑都承载着盖里的某种憧憬,而他的建筑创造都源于他本身对艺术的痴爱和他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性格。盖里的建筑打破理性的向心运算而创造出非理性的扭转与破碎,并且他成功地选择了建筑材料把他复杂多变的形体有效统一起来。
弗兰克·盖里作为一名当代艺术的爱好者与鉴赏者,因为同艺术家们的密切往来,使他有很多机会能够接触到先锋派艺术家,并与之探讨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盖里对艺术的痴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建筑创作上的灵感,确实,从盖里的建筑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艺术,他把建筑当作一件艺术品,这是因为他本身对艺术的追求颇高,而当时传统的建筑早已满足不了他内心的创造,同时他又是一位个性十足的建筑师,所以像古根海姆博物馆这样别具一格的建筑才会真正伫立在世人眼前,他曾说“我就是那样思考的,我不过是移动笔,我考虑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太顾及我的手。”
同时,盖里在建筑创作中,专注于精英文化的汲取和大众文化的提升,精英文化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理念深深扎根在盖里的创作思想中,自由的曲线使得盖里的许多的建筑外表皮都呈现扭曲的形态,并且大多数外墙和屋顶是连贯的,这种脱离传统稳定均衡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精英文化的熏陶。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借鉴和提取,盖里的建筑作品中也存在着展示大众文化的某些合理内核,盖里强调建筑要彰显文化的个性,而大众文化的这种张扬醒目的表达方式最适合这个时代。
形式主导思想贯穿盖里的几乎所有建筑,而自80年代后,盖里进入了鱼的时期,鱼在弗兰克·盖里的创作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宗教本能,因为从小受犹太文化影响,在犹太人眼里鱼是生生不息的象征,他们的救世主曾经化身为鱼来解救他们。童年时期的盖里就具有恋鱼情结,之后与艺术家朋友合作的一个桥的项目,盖里用玻璃做模型表达鱼鳞,发现了层层相叠的美感,从此进入了一个鱼的时期。盖里借鉴鱼的鱼鳞、鱼尾、鱼形并运用到建筑表达中,而不管是表皮还是材料都只是服务与其形态美的手段。所以,艺术、文化和鱼的情节成为了盖里遵循形式美原则的主要因素,在他的创作中,应是先有形态再有功能,而材料的选择和技术的支撑只是作为其表皮形式展示的一种手段。
当现代主义思潮还盛行时,传统简洁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盖里对建筑创作的追求,当建筑师还只是运用直线设计建筑时,盖里已经开启了新的建筑时代,那就是以曲代直,他把曲线运用到建筑形态表达上,从而展开了解构主义的新篇章。盖里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而产生新的观念,他强调打碎、叠加、重组的手法,颠覆原有的垂直墙面与矩阵平面的做法,而在三维空间上进行分裂、破碎、扭曲、无中心、不稳定和持续变化的构图手法。
于1995年始建的西雅图体验音乐工程可能是将曲线、曲面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最典型建筑。对于整座建筑的外表皮来说,几乎看不到一点直线的痕迹,几乎所有的墙面都是由曲线构成,并且墙体与屋顶连为一体,远处望去像是一团被蹂躏成一簇的不规则金属团,无论从建筑的平面还是立面,都几乎看不都直线的运用,与其说这是一座建筑物,其实它更像是一件雕塑品。它的形态自由的有点儿随心所欲,像水流动地那样自然但又暗涌着建筑该有的力量和走势。
图1 西班牙Rioja区的葡萄酒城
可以说盖里的建筑最大的亮点就在建筑的表皮,似乎盖里本身也是把重点放在了表皮呈现上,其先应是有一个表皮形态的形象,然后再往里面套功能,再选择材料来满足这种形式的塑造,再讨论结构支撑这种表皮的策略,所以表皮优先则是盖里建筑设计中的一大特色。
但是,当人们谈到盖里时,虽说对他的认识都会指向曲线表达,但是盖里的建筑表皮还是具有一种“盖里式”特点,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盖里设计的建筑表皮具有极致的连贯性和柔韧性,其表面平整、光亮照人的金属材料可以铸造各种建筑形态,并且使其呈现高度统一与完整。盖里的建筑表皮又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很少在立面上有开窗的处理,几乎没有界限或者界限又十分分明。西班牙Rioja区的葡萄酒城的外表皮几乎看不到界限,其形态好似金属面片呈波浪式地扭曲,所有的表面光滑平整,而这种弯曲似无序,但无形中又感受到一定的逻辑。相对的,沃特·迪斯尼音乐厅的外表皮却有明确的边界,两个相邻面好似被对折过一样,具有明确划分,但依然保持着盖里外表皮的连贯与完整,只是曲的方式不同罢了。有人说盖里的作品特点就是漫不经心的随心所欲,不顾及功能追求任意形式的美感。(见图1、图2)
图2 沃特·迪斯尼音乐厅
盖里建筑作品中的材料选择特征无疑是十分明显的,纵观盖里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对金属材料的偏爱,在其成熟作品中几乎每座建筑的外表皮材料都会采用金属材质,而其中对钛金属尤其偏爱。其实,在早期盖里更喜爱运用铁丝网波形板以及加工粗糙的金属板等廉价材料,并且多采用拼贴、混杂、并置、错位、模糊边界、去中心化、非等级化、无向度性等手段,挑战人们既定的建筑价值观和被捆缚的想象力。然而,随着盖里的设计手法日趋成熟,其运用的材料也逐渐发生变化,更偏爱采用诸如钛合金等较昂贵的金属材料,并且其表面材质往往简化为1-2种,这种简化的材质效果更容易将其复杂多变的形体有效统一起来从而创造出整体的艺术效果。
那么,盖里对金属材料的青睐从其物理化学性能上来说的话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金属材料具有传统建材所具有的大部分优点,如硬度大、强度大、耐久性耐火性好等;其次,金属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及导电、导热等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最坚硬的建筑材料。我们知道钛金属的密度低,熔点高,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小,屈服抗张强度大,电势排序高抗腐蚀性极强,在金属材料中具有很优良的性能,是作为建筑材料的良好选择。而钛合金是加入了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合金,其性能更优纯钛,但是钛与钛金属这种轻质高强的材料虽然合适做建筑外表皮材料,但其造价过高,故在盖里作品中,除运用钛合金外,还经常见到不锈钢、普通钢材质的运用,甚至有的建筑外表皮还会采用锌铜等相对廉价的材料,表现不同的质感。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沃特·迪斯尼音乐厅则采用凹凸的抛光不锈钢板作为其主要的外表皮材质。
除此之外,金属材质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进行切削、磨削、挤压、锻压等加工方式,可以满足盖里对天马行空的建筑形体的大部分要求,金属材料的可塑性对于盖里来说是优于传统材料的最大特点。
安藤在《光、影和形式》一文中谈到,“材质之间的对话为把我想象中的空间付诸实施提供了主要的支持。我希望把整体的意象渗透进每一种材料中,然后再来选择细部。我采取的办法是使混凝土失去了雕塑般的实体感和重量感。它们被用于制造光和素面...我并不是要去表现材料的自然本性,而是通过它们建立一种单纯的空间意向。”可见,材料的选择和建筑的形体呈现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而言,如果一座建筑具有变幻多端的外形,那么它的材质选择往往会简化到极少从而有效的统一建筑的整体形象,否则,“复杂之于复杂”的处理手法只会让人眼花缭乱,效果适得其反。
盖里的建筑作品中,建筑表皮材料则往往简化为一两种,除了上文提到的金属材质以外,盖里多惯用传统建筑材料(砖、石、混凝土)与现代新型材料(金属、玻璃)相结合的手法,从而创造出一种虚与实或者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对比。因为,有时大面积的金属材料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故盖里常常会融入玻璃、砖石等其他材料穿插在金属碎片中,从而制造出生机与活力。同时盖里又十分注重外表皮的整体效果,大体来看,盖里的建筑材料选择上最多不会超过3种材料,其中以2种最为普遍,即金属与传统材料。
1995年的“跳舞的房子”建筑材料采用混凝土与玻璃结合,造型充满曲线的韵律,呈现出虚与实的对比。1997年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材料则是采用的传统石灰石饰面与钛金属薄板,体现两种材料的碰撞。2002年的西部保留地大学彼得·B·路易斯大楼其表面材质采用传统的红色面砖和金属材质,使得建筑形象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03年的沃特·迪斯尼音乐厅表皮以不锈钢板与大理石为主。2005年的赫尔福德当代艺术博物馆结合了当地典型的红砖贴面和凹凸起伏的不锈钢面材,使砖墙的厚重感与金属的轻盈感形成鲜明对比,创造出一个前卫的雕塑作品。
盖里作为一位风格迥异的建筑师,其在建筑业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或许他是一位具有争议的建筑师,但是他所创造的建筑价值决不可磨灭。说盖里是一位形式主导者一点也不夸张,其建筑设计的灵感与理念都服从于建筑形象,而其建筑形象最主要就是表现在建筑表皮上,盖里可以为了表皮的呈现牺牲功能,并且建筑的结构、材料选择都是服从于表皮效果,从而才有了钢结构和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盖里的建筑对于欣赏他的人来说是一种独特的形式美,对于不理解他的人来说是一种另类的张扬。无可厚非,盖里创造了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并且他的建筑大多以奇异的雕塑形象深深烙在人们心中。
[1]李鸽,刘松茯.游走于文化之间——先锋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建筑作品的文化解读[J].华中建筑,2008(6):38~41.
[2]何昕.浪漫的当代都市画家——弗兰克盖里创作思想与手法追寻[J].建筑学报,1996(8):57~61.
[3]刘铭,陈一墨.弗兰克·盖里与解构主义[J].艺海,2013(4):107~108.
[4]梅婧.建筑表皮中金属材料的表现手法解析[D].重庆:重庆大学,2013:30~35.
[5]梁雪,孙雪.盖里与迈耶作品的比较研究——材质与形体的互动[J].世界建筑,2005(12):94~96.
魏莱(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专业,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