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应
怀念革命烈士汪仲屏
■周海应
1931年10月9日,汪仲屏、舒立庭、何见炎三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九江县老港口镇横坝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永远学习和发扬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建军节前夕,我们来到烈士英勇就义的老港口镇横坝头,献上一束鲜花,静默三分钟,祝愿烈士们在九泉之下好好安息。
汪仲屏(1900—1931),又名顺昌,今九江市经济开发区城西港区永安乡大树村人。1925年,仲屏在中共地下组织开设的九江书店工作,经当时九江临时地方团领导人毛易虚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他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为《九江潮》《国民新闻报》撰写文章,奔赴市区各校做宣传工作。
1926年6月,敌人对赤湖周边乡村实行经济封锁,群众没有盐吃。为解决老百姓吃盐问题,港口区委委员查金堂派查沛琪去武穴买盐。查沛琪共买了10包盐,但途经瑞昌码头镇时被缉私局“查缴”,还和刘长溪一道被以非法经商罪扣留。我方与缉私局交涉,对方回答是:放人,必须罚款500银圆。汪仲屏听说要钱,不禁破口大骂:强盗。他与查金堂等商量,决定以武力解决,打缉私局、救人、夺盐、夺枪。当时他们手里没有枪,于是由汪仲屏、舒立庭、文经寿等去三七乡发动群众,由查金堂到外河(当地群众把长江边一带村庄称“外河”)找好友叶诗佐借来两支马枪和若干子弹。随后,汪仲屏率领30余人,带马枪2支、土造手枪1支,并配齐梭镖、长矛、大刀等器械。黄昏时,他们从白虎寺附近出发,分乘小爬船六七只,于午夜到达码头镇,这时敌人正在打麻将。他们按计划行动,首先包围缉私局,封锁前后门,由汪仲屏叫门,诈称“送银圆来的”。进门后,敌人不理不睬地照常打牌,汪仲屏突然亮出手枪,大声喊不许动!门外武装人员冲进屋内,手持两支马枪对准敌人。缉私局长跳起来反抗,一位队员一梭镖戳中他的大腿,其余众人吓得目瞪口呆,乖乖地坐在那里。众队员从墙上取下4支步枪,夺了两箱子弹及全部被没收的盐,并救出被扣留的人。这次行动迅速顺利,前后仅半个多小时。他们胜利归来,大家高兴地把6支枪同时朝天放一排。赤湖人民吃到了便宜盐,家家户户都很高兴。
1926年秋,根据形势需要,仲屏奉命回乡做农运工作,先后在港口地区秘密发展党员,成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发动他们同地主豪绅作斗争,为北伐军筹备粮草,组织支前担架队开赴南浔铁路沿线活动。同年11月,北伐军攻克九江,重组九江县政府,仲屏出任县政府科长。次年2月,在县农民代表大会上又被选为县农协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仲屏被迫回到港口开展农民运动。当地反动豪绅四处跟踪搜捕均未得逞,竟将他家几栋房屋付之一炬。1927年12月下旬,赣北红军游击队在岷山建成,大大激励了港口地区农民的武装斗争。仲屏因势利导,率领农民自卫队与反动的区长张式如、靖卫团长高传贤数次交手,连战皆捷。由此,土豪劣绅惊恐万状,多次勾结国民党政府军入境弹压,不少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及其家属遭杀害。
1929年秋,仲屏接任港口区委书记。11月17日,他与徐上达等区委成员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港口暴动,这次群众发动得充分,计划周密,范围也广:上自城子镇,下至洗心桥,东西长约40华里;北从外河,南至山乡,南北宽10华里许。在这范围内的革命群众同时行动,一个晚上就杀了地主恶霸何绍熙、简相柏、何克平、张细海、徐老九等人。这次暴动声势大,在当地引起很大震动。那些活着的地方豪绅都惊慌地逃跑躲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共产党力量的强大。根据省委、县委指示,港口地区以暴动队为基础,组建赤湖游击队,仲屏任指导员,程世旺任队长。游击队开辟了以赤湖为中心的根据地,并与岷山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0年1月,九江县港口区与瑞昌县东部的赤湖一带,合并成立港瑞区苏维埃政府,仲屏任区苏主席。同年7月和11月,赣北红军游击大队和赤湖游击队的主力,先后开赴湖北阳新编入红八军第五纵队。红八军成立第四纵队后,以这两个纵队为基础,又改编为红十五军。仲屏率领一个小队留在赤湖坚持斗争。这时候瑞昌集结了大批国民党军,乘我空虚向根据地进犯,查金堂等10人又从湖北调回根据地。由于港口方面的敌靖卫团不断乘机向根据地进犯,经过多次战斗,根据地一天天缩小,干部站不住脚,游击队也无法活动,被迫暂时把枪支埋藏起来,四处分散隐蔽。汪仲屏、查金堂、何见炎、聂声芳、桂蓬等被迫转移到长江边,找到一只粪船(其他船敌人要搜查的),划到九江小池口,躲在江滩芦柴林里隐蔽。汪仲屏在船上召开会议,商量如何斗争。为了工作需要,他们商定成立九江临时市委,由汪仲屏、查金堂、桂蓬等组成,汪仲屏任书记。并决定汪仲屏和桂蓬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九江革命斗争的形势,请示今后工作。汪仲屏和桂蓬去上海与党中央未联系上,遂返回安徽。1931年4月,桂蓬奉汪仲屏指示再次去上海,后来找到了党的交通机关,工作还没谈完,桂蓬就被捕了。
1931年5月,汪仲屏得知桂蓬在上海被捕,心里很着急,立即设法去上海与党中央联系。临走时,他在青阳木石潭将怀孕的妻子聂声芳托付给一位名叫汪青山的农民照顾,第二天就毅然决然地与妻子分别。到达上海后,党中央指示他返回九江,恢复党的工作,把九江临时市委改为九江临时县委,要他任书记,在九江市内设立交通联络站,在上海党中央与苏区之间建立交通联系,并把武装斗争恢复起来。
汪仲屏、查金堂、查沛贤三人离开上海回江西,路经芜湖,找到舒立庭、何见炎,一行五人返回九江,秘密地进入港口彭家湾地区,各找社会关系住下,分头活动。查金堂不久后离开这个地区,秘密地去许湖刘家联系工作。留在彭家湾的几个同志被地主赵达伟发现,分别向靖卫团团长高传贤和伪区长张式如告密,舒立庭、何见炎两人被捕。接着,敌人便开始搜捕汪仲屏。同年8月,汪仲屏带着查沛贤住在易家楼上,两人正在聊天,汪仲屏听到徐家湾方面传来嘈杂声,不禁自言自语说:“情况不好!”他立即和查沛贤下楼,对屋主易绪松说:“易大哥,你用船把我送走。”并对查沛贤说:“你在这里隐蔽!见到敌人不要乱说!”汪仲屏坐上船走了。查沛贤心里紧张,但强作镇静。敌船从旁划过,没有注意他。片刻之后,他听到下游不远的地方,敌人在狂叫:“汪仲屏捉到了!汪仲屏捉到了!”不一会儿,20只敌人木船沿长江四处搜寻,还在大喊:“查金堂还没找到!”军号声响成一片,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
敌人把汪仲屏、舒立庭、何见炎三人押去港口,九江国民党当局知道这个消息,要港口区公所将汪仲屏等三人解往九江。反动头子高伯涵亲自跑到港口,用威胁、利诱等办法,企图迫使汪仲屏、舒立庭、何见炎三人放弃革命立场,汪仲屏等毫不动摇,敌人的阴谋彻底失败,于是决定将他们杀害。
1931年10月9日,汪仲屏在临刑前说:“我有话说,我要理发!”反动派答应了,在理发店里,理发师傅给他理发时手直打抖,汪仲屏说:“你不要害怕,他们不杀你,他们杀我们。”汪仲屏理发完毕,整理衣襟,对舒立庭说:“老九(舒立庭又名舒老九),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们今天牺牲了,二十年后,我们要在这里杀他们!”三位同志走到刑场,高呼口号:“打到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从容就义了。
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港口群众纷纷揭发控诉杀害汪仲屏等烈士的凶手——高传贤、张式如、谢三疯子,人民政府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将这几个反革命头子枪决了,真是大快人心。汪仲屏烈士的预言实现了!
老红军桂蓬为悼念汪仲屏等烈士曾作一副挽联:干革命,赤胆忠心,回顾赤松,赤子无辜流赤血!为人民,青春壮烈,书铭青史,青云有志震青天!
(作者注:此文根据老红军桂蓬同志回忆录、九江县民政志整理。)
责任编辑/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