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建、育、联、管”促党代表发挥作用
一是“建”。坚持“四有六公开”创建标准,在全县8个镇(街)、122个村、10个县级部门、5个社区共组建党代表工作室145个,实现了镇村党代表工作室全覆盖。争取省管党费补助15万元,县财政年预算20万元工作经费,按照每个镇(街)、部门3000元、村2000元的标准配备了办公设施。在全县创建“党代表之家”示范工作室10个,建立了党代表联络工作“1+10”制度,有力保障了党代表联络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年来,党代表驻室(站)接访361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78条,解决问题452件。
二是“育”。把党代表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依托县委党校、省市干部教育培训专题培训班、“眉坞大讲堂”等,县级每年举办1-2期主体培训班,各镇(街)各部门分别对所属党代表进行1次轮训,党代表履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定期组织县镇党代表中的优秀干部赴外地学习培训,累计培训130多人次。
三是“联”。围绕美丽乡村、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党的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镇党代表开展调研活动8次,共提出意见和建议160多条。组织60余名市县党代表围绕突破工业、突破旅游开展专题调研2次,为县域发展建言献策。开展“我为改革发展献一策、我为改进作风建一言”活动,共收到党代表意见建议86条,被有关部门采纳73条。围绕县十六次党代会既定目标提出提案46件,目前已办理31件。
四是“管”。党代表联络办每半年通报一次各代表团活动情况,定期对各代表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活动开展积极、成效明显的代表团和党代表予以表彰,对开展情况较差的提出批评,并督促整改。目前,已开展检查调研5次。开展“镇村党代表对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党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接受党员评议监督”的“双向述职评议”活动,县党代表联络办对党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对测评满意度较低的镇村党组织书记、党代表予以通报批评,开展跟踪督促和管理。
(侯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