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笃杰
【摘要】目的 本文就三甲复脉汤治疗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64例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2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对参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结论 应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可将其作為该类患者的首选中医疗法。
【关键词】三甲复脉汤;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9..02
快速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包括过早搏动、扑动与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以及预激综合征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性[1]。在中医中,心律失常属于“心悸”、“怔忡”等范畴,分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心肾阳虚、心阴虚等证型,本文仅对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为探寻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对近五年的部分患者采用三甲复脉汤治疗,治疗效果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共计164例;患者入院时表现为心悸气短、惊恐不安、面色苍白、乏力,并伴有头晕目眩感,舌干苔薄,脉细或有结代,被诊断为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84例;年龄分布在42~76岁之间,平均(55.6±4.1)岁;病程在1.5~13.5年之间不等,平均(6.5±1.8)年。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2例。两组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取生龟甲、牡蛎各30 g,生鳖甲20 g,生地黄、白芍、炙甘草各20 g,麦冬15 g,阿胶8 g。针对气虚者可加黄芪30 g,党参15 g;胸痛甚者可加鸡血藤30 g,延胡索、三七各10 g;心烦不寐者可加黄连3 g;气郁者可加郁金、柴胡各10 g。以上药物每日1剂,以水煎汁,分2~3次温服。
参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口服用药,100 mg/次,3次/日。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后比较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2]
基本治愈:患者的心悸、乏力等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有明显改善,异位心搏数的减少程度在75%及以上,无过早搏动现象,阵发性室上速或房颤得到显著控制。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异位心搏数的减少程度在50%~75%之间,由多发转为偶发或由频发转为多发。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检验水准。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经不同疗法后,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75.6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实验组中未见不良反应,参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房室传导阻滞。
3 讨 论
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多是因体虚劳倦、阴血亏虚、情志内伤而使患者心神失宁、心气郁结,进而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中医治疗应以补阴宁神为原则[3]。我院所用的三甲复脉汤,是以加减复脉汤为基础方,再加龟甲、鳖甲、牡蛎而组成。方中的生地黄、阿胶、白芍均为滋阴补血的良药,麦冬可起润燥生津之效,龟甲、鳖甲是育阴潜阳的良药,牡蛎可起宁神镇惊的作用,诸药以甘草调和,共奏补阴宁神、育阴潜阳之效。为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可从根本上将病因祛除。此外,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较少,不会为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此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对参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足以体现三甲复脉汤治疗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应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漆其良,杨建飞,周亚滨,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4,34(12):1307-1309.
[2] 张 昊,靳端阳.三甲复脉汤结合胺碘酮片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106-107.
[3] 魏华民,吴红金.中药抗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152-158.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