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丹
摘要 为探索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开展了冬种马铃薯良种良法、地膜覆盖、防霜抗冻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综合应用增产技术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而且薯块大小均匀,光泽好,卖相好,种植效益增加。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增产技术;产量;商品薯率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75-02
武宣县历来有冬种马铃薯的习惯,主要利用晚稻收割后的冬闲田进行栽培。常年种植面积在667 hm2左右,平均产量24 750 kg/hm2,单产较低,且每年冬至前后至翌年1月上中旬前经常遭受霜冻灾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2015年开展了冬种马铃薯关键技术综合推广应用效果试验示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示范地点为东乡镇莫村,面积2 hm2;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由县农业局提供;供试黑地膜(规格90 cm×0.008 mm),由广西榕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示范方法
1.2.1 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于2015年11月25日种植。马铃薯栽培采用起垄地膜覆盖与稻草覆盖进行简单对比法。冬种马铃薯覆盖黑膜栽培试验,旨在探讨出高产高效轻简的栽培方式[1],为马铃薯生产增产增收提供技术和依据。
1.2.2 采用防霜抗冻措施。采用垄沟灌水喷淋、薰烟防御马铃薯霜冻害,即在霜(冰)冻发生前,及时灌水进田沟、备好原料分散堆积在田间地头,半夜烧火薰烟;凌晨至太阳出来前,进行喷水或淋水防霜抗凍。设对照田(不采取防霜抗冻措施)面积253 m2。
1.2.3 应用综合高产技术。主要技术是把好种子消毒、催芽→机械深耕深松→重施基肥[2](用45%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hm2+农家肥7 500 kg/hm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大种量,用种量3 000 kg/hm2)→地膜覆盖→加强田间管理(肥水管理、防好病虫)。
(1)水分管理。播种时至出苗前土壤始终保持湿润;出苗后,加大田间湿度,使土壤持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从现蕾以后至收获前15 d(茎叶转黄时),经常保持沟底湿润;收获前15 d排干田水,防止田间湿度过大,增强产品耐贮性。
(2)清沟培土。齐苗后清沟培土1~2次,沟土均匀覆盖在地膜面上,确保种薯上覆盖有厚5 cm以上的细土,防止中后期块茎膨大时漏光变青,也有利于排水和灌溉。
(3)叶面追肥。中后期肥料不足的,用沼气液、水溶性肥料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结合病虫防治一并操作。每隔10~15 d叶面喷施1次,共喷施1~2次。
(4)防霜冻[3]。一是覆土防霜。播种后,及时加深畦沟和四周排水沟,把沟土均匀覆盖在稻草或地膜面上。二是灌水防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霜冻到来前1~2 d放水进沟,保持土壤湿润。三是烟熏驱霜。霜冻到来前,在田头地角,均匀堆放秸秆、谷壳、树叶、枯木、杂草等燃料,凌晨至太阳出来前点火烟熏,设烟堆45个/hm2,慢慢熏烧,使地面上笼罩一层烟雾。四是淋水除霜。霜冻发生后的早上,在太阳出来前,及时淋水减轻霜冻的危害。五是喷水防霜。霜冻发生时,凌晨至太阳出来前利用喷管带、喷灌圈等喷水防霜。六是霜后追肥促恢复生长。霜冻过后,在恢复生长时用尿素2.25 kg/hm2、磷酸二氢钾3.0 kg/hm2、红糖3.75 kg/hm2,兑水50 kg/hm2喷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5)病虫鼠害防控。在晚疫病[4]、黑胫病防治上,在出苗80%~90%时,用银法利、72%克露可溶性粉剂0.1 kg/hm2、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0.1 kg/hm2兑水50 kg/hm2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在蚜虫防治上,用吡虫啉进行茎叶喷雾,减少病毒传播。在鼠害防治上,选用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鼠药,统一灭鼠,或采取设置毒饵站的办法诱杀。
(6)适时收获、验收。冬种马铃薯于3月下旬开始陆续成熟收获。2016年3月25—26日,经验收,马铃薯示范片平均产量达32 017.5 kg/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对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地膜覆盖平均产量31 216.67 kg/hm2,较稻草覆盖平均产量(27 633.33 kg/hm2)增加3 583.34 kg/hm2,增产率12.97%。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土温、节约灌溉用水、减少株间水分蒸发、防除杂草,特别是黑地膜覆盖能增加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块重量和商品薯率,从而提高产量。
2.2 防霜冻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采取防霜冻措施平均产量30 266.67 kg/hm2,较CK平均产量(26 883.33 kg/hm2)增产3 383.34 kg/hm2,增幅12.59%,说明在霜冻到来前采取防霜抗冻措施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
2.3 综合应用增产技术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示范区内马铃薯平均产量为31 666.67 kg/hm2较稻草覆盖(27 633.33 kg/hm2)、地膜覆盖+不防霜抗冻(26 883.33 kg/hm2)、常规栽培(25 329 kg/hm2)分别增产4 033.34、4 783.34、6 337.67 kg/hm2,分别增产14.60%、17.79%、25.02%,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冬种马铃薯综合应用增产技术后能提高单位面积有效株数、分株数、商品薯率,薯块大小均匀,从而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综合应用增产技术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而且薯块大小均匀,光泽好,商品性好,增加种植效益。主要是因为马铃薯种植采用种薯消毒、催芽、地膜覆盖等能提高单位面积成苗率,是提高产量的基础;推广叶面追肥技术能预防马铃薯植株后期早衰,确保薯块生长所需营养,为夺取高产打下扎实基础;采取防霜防病栽培技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有效株率,是保证生产安全和提高产量的保障措施[5-6]。
4 参考文献
[1] 王正荣.冬种马铃薯覆盖黑膜栽培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1(5):42-44.
[2] 江宗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108-110.
[3] 龚有智,张文娟.冬早马铃薯防霜冻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7(3):32-34.
[4] 范晓明,刘永进.优质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措施[J].吉林蔬菜杂志,2014(增刊1):9-10.
[5] 王志山,张文修.寒地马铃薯增产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5(6):30-31.
[6] 尹存宝,吕英,郜彦茹,等.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节肥的有效增产措施[C]//中国农学会.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农学会,200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