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 胡坚础 胡金标
摘要 本文介绍了玉米品种美玉13在永嘉县山区种植的生育期、性状特征和产量、品质等表现,从适期播种和隔离种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配套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加甜糯玉米;美玉13;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山区;浙江永嘉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42-01
美玉13是由海南绿川种苗公司选育的高产大穗型加甜糯玉米,属中熟品种,具有品质优、糯性好、抗大斑病及小斑病、高抗锈病、抗倒伏和较耐冷等特点,2013年通过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永嘉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区面积大。美玉13由永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引进,于2016—2017年2年在永嘉县山区试种,表现出了产量高和品质好等特点,适宜在该县山区种植。现将其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种植表现
1.1 生育期
美玉13采用露地栽培,种植地区选择位于永嘉县北城街道、海拔70 m左右的戈田村和位于永嘉县茗岙乡、海拔500 m左右的马界山村。山区在4月初清明节前后播种,10~13 d出苗,生育期随海拔变化,一般94~106 d,平均100 d左右;有效生长期随海拔变化,一般84~94 d,平均89 d左右(表1)。
1.2 性状特征和产量表现
美玉13在永嘉县山区种植表现的性状特征为植株高243.4 cm,穗位高107.3 cm,果穗长19.9 cm,粗5.1 cm,穗行粒16~18行,行粒数40.2粒,鲜百粒重32.5 g,带苞叶穗重406.4 g,净重321.3 g。戈田村鲜苞(不带苞叶)产量15.2 t/hm2,马界山村鲜苞(不带苞叶)产量14.4 t/hm2,平均鲜苞(不带苞叶)产量14.8 t/hm2(表2)。
1.3 品质
美玉13果穗大而匀称,籽粒饱满,每穗由75%糯粒和25%甜粒组成。糯性好且带甜味,属于品质优口感好的鲜食玉米品种。
2 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和隔离种植
山区一般选择4月初清明节前后播种,随着海拔的升高播种期可适时推迟,一般4月前后均可播种,过迟播种会受到梅雨、高温、台风等气候对种植带来的影响。种植过程中,美玉13加甜糯玉米需和其他玉米间隔200 m或错期15 d种植,以免互相串粉。
2.2 合理密植
采用35 cm×50 cm的株行距,密度为5.7万株/hm2。美玉13种子出苗率高,种植时每穴放1~2粒种子。每穴若放1粒种子,出苗后需及时补苗;若每穴放2粒种子,出苗后需及时间苗补苗;也可采用1粒种子—2粒种子—1粒种子的播种方法[1-2]。
2.3 肥水管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施足基肥,追施拔节肥和穗肥。基肥施商品有机肥(氮、磷、钾≥5%,有机质≥45%)4.5~7.5 t/hm2;拔节肥在玉米拔节期施入,一般施复合肥(氮磷钾≥45%)300 kg/hm2;穗肥在抽雄前10~15 d施入,施復合肥(氮磷钾≥45%)300 kg/hm2。另外,在种植过程中,可根据玉米生长情况,追施一定量的氮肥,促进玉米生长[3-4]。玉米生长期间,雨水较多,一般可满足玉米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同时,需做好田间沟渠的排水工作,以防积水影响玉米生长。
2.4 病虫草害防治
美玉13有抗大斑病及小斑病、高抗锈病的特点,但在种植过程中,如出现这些病害仍需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和玉米螟、黏虫、蚜虫等常见虫害,山区种植虫害较少见,如出现可采用防虫灯、粘虫板或者化学防治等方法防治虫害[5]。同时,田间管理应主要做好草害防除,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定期除草。
2.5 适时采收
一般在果穗吐丝后20~25 d,玉米果穗苞叶由绿色变黄,花丝变黑褐色,玉米籽粒变得有光泽即可采收。过早和过迟收获都会影响玉米的口感和风味[6]。
3 参考文献
[1] 张国平,周伟军.作物栽培学[M].2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 王朝伦,王震,康超.玉米生产实用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4.
[3] 童有才,左晓龙,夏献锋,等.玉米增效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郭章贤,蒋云才.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5(6):603-605.
[5] 李良华,应文飞.糯玉米苏玉糯11号在临安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10(3):531-532.
[6] 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