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侯俊明
【摘要】通过整理数年侯俊明教授诊疗乳腺癌的病案,梳理其中的相关证治内容,将导师侯俊明教授合理运用“肝胃同源同治”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工作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出相关经验。对乳腺癌患者,运用“调理肝胃,扶正固本”的指导思想,贯穿整个疾病发展预后的不同阶段,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乳腺癌;肝胃同源同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9..02
侯俊明教授现为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其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尤其在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中医治疗乳腺癌有独到的见解,擅用“肝胃同源同治”的学术思想结合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治疗乳腺疾病,屡起沉疴。在治疗乳腺癌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收获颇丰,现试述导师侯俊明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经验,希望能对今后乳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所启发。
1 “调理肝胃、扶正固本”为治疗大法
乳腺癌属于中医“乳岩”、“乳石痈”,顾名思义,该病发病的重要前提为邪气积聚于乳房,经久不治,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乳癌。乳络是否通畅与肝的疏泄功能和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很大关系。元代朱丹溪指出“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七情内伤是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会影响气血的运行,气滞血凝,经络不畅,肝失濡养进而疏泄功能失调;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脾伤则气血生化不足,水湿运化失常、痰浊内生;所以肝脾两伤是该病的关键病机。肝的藏血与输调气机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景岳全书》中且有“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强调了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在该病发病机理中占主要地位。肾虚下焦不化,脾虚中焦不运,导致邪毒停聚。“四时百病,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更加说明了后天之本的重要性,强调了调理脾胃是治疗乳腺癌的关键。
乳腺癌为本虚标实之病。正气不足,脏腑亏损,为发病的根本;气郁、痰浊、瘀血互结等为发病的次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正气虚而致病,疾病反复发作,日久机体又因病而愈虚。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应扶正固本,标本同治,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乳腺癌的产生源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侵袭[1]。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和西医周期性的全身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使患者正气亏虚更加严重。正气耗损,无力抗击癌毒,导致癌毒迅速发展,从而有可能发生蔓延侵袭至对侧乳房及远处转移。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应更加注意以“扶正气、调肝胃”两个方面为治疗大法进行治疗。为了防止癌毒的进展,要从根本上寻求解决办法。五脏六腑虚弱、正气亏虚无力抗邪是根本,所以对于乳腺癌患者,应该从各种角度分析致病因素,以扶正气,固胃气为基本法则,结合内因和外因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辨证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注重明辨正邪衰胜
纵观历代医家对于乳腺癌病因病机的了解过程,实际上是对乳腺癌疾病发展变化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2]。隋唐以前的医家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导致。宋金元时期,医家对乳腺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认为阴极阳衰、气血脏腑亏虚、癌毒侵袭,淤血邪毒互结,为乳腺癌的主要病因病机。至明清时期,医家的对乳腺癌的认识更加成熟,认为其由于素体亏虚,脏腑失调,导致瘀、痰、毒等病理产物互结是产生该病的重要病机。乳腺癌邪毒积聚日久致机体肾阴亏损并且血瘀、气滞、痰湿等病因致癌的理论也日益成熟。
侯师根据乳腺癌疾病进展、预后的不同时期,在治法方药上,以“肝胃同源同治”的理论为指导,提出自拟方“平郁石乳方”(由柴胡、香附、党参、黄芪、白花蛇舌草、山慈菇、鸡血藤、瓜蒌、甘草组成)。在不同時期对药物进行适当的增减,早期擅用益气健脾、疏肝活血法,多以调畅情志、疏肝解郁、清心行血为主,从肝、胃二经出发,消除病因,辅以行气化痰、消肿解毒等药物;治疗时注重疏肝行气、补益气血,尤重视肝脾同治,祛邪以清热解毒为主。加用厚朴、枳实、夏枯草等行气解郁;加用生地、蒲公英、栀子、连翘滋阴清热解毒。晚期迁延不愈的,素体正气已虚,余毒未解,痰、瘀、毒互结,治疗应以辨明标本虚实,以扶助正气为主,辅以祛邪。在“扶正固本,调理肝脾”的法则上进一步祛除邪毒,调整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调在扶助正气的同时做到祛邪不伤正。加用大枣、人参、太子参等补益正气,另用枸杞、赤芍等补虚益精、祛瘀止痛。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50岁,2016年12月初诊。主诉:左乳癌术后1月余。患者于2016年11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任意皮瓣成形术”,术中病理回报:(左乳)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Ⅱ级脉管内查见癌栓;距乳头下方1cm处及残腔底壁查见癌组织;乳头、基底未见癌组织侵及;另送“左侧腋窝淋巴结”未查见转移癌。免疫组化:ER(+)、PR(++),Her-2(-)、CK5/6(-)、ERFG(-)、E-CAD(+)、ki-67约30%(+)、GST-л(-)、Pgp(-)、TOPⅡ约10%(+)。行化疗EC-T全身化疗方案1周期后出现白细胞下降(2.8×109/L)。
2016年12月12日一诊:患者症见头晕、乏力,恶心欲吐,口干口苦,汗多,纳欠佳,夜休差,大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处方:黄芪40 g,党参、白花蛇舌草各30 g,柴胡、瓜蒌各20 g,鸡血藤20 g,制香附、山慈菇各10 g,大枣6枚,麦冬15 g,熟地15 g,生姜6 g,甘草9 g。共7付,服法:水煎至300 ml,日一剂,分早晚2次温服。患者服上方后自汗减少,恶心呕吐症状缓解。
2017年1月9日二诊:患者症见时有口干口苦,汗多,胃脘胀痛,纳寐尚可,大便干结,小便调。舌暗淡,苔薄黄,脉沉。处方:黄芪45 g,党参、白花蛇舌草各30 g,柴胡、瓜蒌各20 g,鸡血藤15 g,制香附、山慈菇各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砂仁12 g,甘草9 g。共7付,水煎至300 ml,日一剂,分早晚2次温服。服上药后口苦、胃痛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效果显著。继续依照肝脾同治,扶正固本原则对证治疗一年半后,患者病情稳定。
4 结 语
中医学中,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功能、正气充足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医“整体观”“辩证论治”“治未病”等思想的指导下,中医治疗也开始向个体化发展。侯师认为在乳腺癌的预防、治疗、与预后的整个过程中,遵循“调理肝胃、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垄居中《外科活人定本》首次指出乳癖日久会有岩变的可能,侯师在诊疗的过程中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故对癌前病变积极的干预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即经前疏肝活血散结、调理脾胃以治标,经后温肾固阳、调理冲任以治本。注重调畅情志、肝脾同治,合理辨证的运用理气药、补阳药、滋阴药等扶助正气,去除邪毒。乳腺癌的后期,中医药的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在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机体代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3]。
参考文献
[1] 刘丽云.乳腺癌证治的中医文献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7.
[2] 王春晖,裴晓华,孙艳丽.乳腺癌的古今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概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9):1323-1325.
[3] 侯俊明,江 静.疏肝解郁法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4,(09):1-3.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