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从社会治理迈向社会自理的关键

2017-11-21 12:48萧子扬
关键词:区隔费孝通自理

萧子扬,孙 健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00;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社会知觉:从社会治理迈向社会自理的关键

萧子扬1,孙 健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00;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本文从费孝通的《社会自理开篇》谈起,认为社会知觉可以协调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治理迈向社会自理的关键。重点从知觉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作为人心中的一点“灵明”——社会知觉的概念,并把它分为关于“我之所以为我”、关于“我与他者的联系与区别”、关于“何谓社会和社会何在”、关于“社会何以可能”等五类知觉。同时认为,社会治理困局中遇到的社会知觉偏差主要包括自我偏误、人际区隔、刻板印象、归因谬误、认同偏差、群氓效应和知觉从众、自理失灵。最后,建构了一个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社会自理,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再到知觉社会的理想模型。

社会治理;社会自理;社区建设;社会知觉;知觉社会学

引言

“中国人讲修身,讲的是个人自觉的社会化……所谓‘克己复礼’的礼就是这种规范,以此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1](P13)费孝通在《社会自理开篇》一文中如是说。该文是费孝通“补上城市社区研究这一课”的重要作品,他认为,过去的单位传统是“一大二公”的模式,社会力量增强却导致社会活力和个人积极性泯灭。反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位制逐渐瓦解,人们“只有私而缺乏对集体的认同”,[1](P13)社会活力提升的同时,社会凝聚力反而降低,成为“一盘散沙”,因而,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失却了存在基础。因此,费孝通认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要有一个适当的度”。[1](P14)

那么,何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协调适当的度呢?

费孝通提出,从古至今,家庭一直是社会的细胞,它对协调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始终具有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小型化的单个家庭并不能够,也不可能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因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组合将在市场之外发挥重要的作用”[1](P15),基于对“邻里组合”的论述,费孝通进一步认为,“小政府、大社会”的根本理念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能够照应到每一个人或群体的特殊利益。因此,费孝通认为,机构改革和社区建设是相互依存、不可替代的。进而言之,城市社区建设最为基本和关键的任务就是社区自理,[1](P15)换言之,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自理,在于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自觉。费孝通虽未在《社会自理开篇》中具体指出何为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协调适当的度,但是,在文中他着重强调了“群体凝聚的自然意识”在社会自理过程中的突出作用,而且,该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费孝通所提的“心态”[2]概念。总之,费孝通认为“群体凝聚的自然意识”和“心态”是促使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能够协调适当的最为关键的度。那么,能否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当中寻找到一个词来高度概括费孝通的“社会自理”的关键呢?笔者尝试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知觉”一词来进行概况,当然本文所论述的“社会知觉”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通俗定义或有较大差异,不过,大体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社会知觉是从社会治理迈向社会自理的关键。对此的阐释具体如下。

一、社会知觉:人心中的一点“灵明”

何谓知觉?何谓社会知觉?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中国宋明理学和心学代表人物的相关论述,能够给本文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见解。王阳明有言,“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3]黄宗曦又言,“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4]王、黄二人将“灵明”与“知觉”并列、等同,因此,理解好“灵明”的含义就能够更好地从中国传统学说中对“知觉”和“社会知觉”进行理解和论述。心学认为,“人的心是不安分的,它能够不断地认识世界”。而且,王阳明认为是因为人有“灵明”所以人的心可以认识世界,[5]因此,王阳明有言,“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也就是说,天地万物和人原本是一体,[5]需要依靠人心中的那一点灵明去知觉和感知,而且灵明是人们摆脱混沌无知状态的关键钥匙。同时,佛教也有关于“灵明觉知”的论述,所谓“灵明觉知”就是不迷。净空法师认为,“灵明觉知”的核心就是“觉而不迷”,即“没有分别执着”。[6]曾国藩有言:“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7]意思是说,心中不得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要物来顺应,否则思考行事就有了滞绊,无法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关照事物,就难以一脉贯通地体物无遗。基于上述的理解,可以初步认为,知觉和灵明有着某种特殊的关联。

知觉是西方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米德在《行动哲学》一书中把行动看作由四个阶段组成的:动机、感悟(知觉)、操作和完成,而且他进一步认为,知觉的过程使得个体对环境中的客体感到敏感,知觉就是对刺激的潜在反应的一种唤起,也就是说当有机体察觉到关系客体,它会准备好以某种方式作出行动。[8]这样,人类就以一系列假说或观点来处理客体,这些观点是关于对客体的某些反应是怎么消除他们的不平衡状态的。托马斯·L·内特纳认为,知觉(perception)是一个适应性过程,是从刺激世界中抽绎出信息的过程。而且,知觉应当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精细的能力。当然,对于知觉的看法可以追溯到“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辩”历史,以笛卡尔、康德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者认为,知觉能力是靠遗传获得的,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而以洛克、布莱克等人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觉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得以发展,这一过程的发生是有机体通过其环境取得经验的结果。[9]

当然,“知觉”在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定义是不同的。其中,传统的普通心理学认为“知觉”不存在判断和推断,而社会心理学定义的“知觉”包括对人的个性、行为和外部特征的判断与理解,而且它可以等同于“认识”。[10]而从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一书可知,社会知觉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来的,用来指知觉的社会决定性。因此,社会知觉主要是对人、对己、对社会群体的知觉,是人类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11]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知觉和社会认识、社会认知有交叉、融合的部分,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概念。

综合中西方观点,笔者认为,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指人类对自身以及所处的社会的特有感官,是一种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对个体状态、个体发展、群体凝聚、群体互动与群体关系等诸多方面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敏感的自然意识。它具有先天习得性的特质,在现实生活当中,人类的社会知觉能力也呈现出差异性特征,而且,人类的社会知觉存在着知觉阀限。当然,它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加以强化和发展的。而且,它是人们机体当中的自然属性,是一种“灵明”,因此,其具有持久性和不易消逝的特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社会知觉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以贯之、从生到死均存在的特有的认知能力。同时,按照弗里茨·海德的观点,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因果关系知觉等。笔者认为,知觉依赖于灵敏的嗅觉和触觉乃至感官,因此,社会知觉也需要利用“听觉”、“视觉”等内容,即要了解“是什么”、“为什么”。因而笔者认为社会知觉应当可以划分为:关于“我之所以为我”的知觉、关于“我与他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知觉、关于“何谓社会和社会何在”的知觉、关于“社会何以可能”的知觉。

其一,关于“我之所以为我”的知觉是指能够了解自我、本我和超我状态的初期知觉和最为基础的步骤。其二,关于“我与他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知觉,主要是指了解他者和他人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以及了解他者的内心活动,并实现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知觉。其三,关于“何谓社会和社会何在”的知觉,即指能够理解社会是什么的知觉。最后,关于“社会何以可能”的知觉,主要是指能够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风险、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知觉。

二、社会治理困局和社会知觉偏差

“现在进行城市社区研究方面的‘补课’,我仍坚持‘实用主义’的立场……做好社区建设这篇文章。”费孝通认为,要想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会自理的实现,应当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考虑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具体问题。这里,可以提炼出一个核心命题,那就是:要想改变社区状况,进行社会自理的关键在于感知,即感知社会。换言之,笔者认为,目前社会治理存在的最大困局就是人们和社会的知觉偏差。

那么,笔者为何会有如此的断言呢?晏阳初(1926)认为“愚、穷、弱、私”是中国最大症候,强调“文艺攻愚,生计攻穷,卫生攻弱,教育攻私”。其实,“治穷”、“攻弱”不过是下策,唯有“消愚”、“除私”才为关键。而“愚”和“私”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一种自觉和知觉问题。笔者曾在《清河实验:当代中国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文当中重点提到社会治理面临三点主要问题和挑战:其一是乡土性的淡化,“后乡土中国”面临治理危机;其二是社区复兴、建设的支撑不足,社会治理力量薄弱;其三是对农村治理问题缺乏全面认识,乡村自组织缺乏。[13]

从社会现实情况亦能够证明这一点。比如以厦门PX事件(2007)、余杭事件(2014)等为代表的“邻避”运动、以连云港市民反对修建核废料处理厂事件(2016)等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对于“邻避”运动带来的社会治理问题,冯仕政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已经摆脱了传统臣民观念的束缚,树立起了现代公民观念。但另一方面,中国人仍未摆脱私民观念的影响。”郎友兴进一步认为,“邻避”运动不是一场“公民运动”,而是一次“私性”的展示。[14]是的,在面对社会治理问题和困局的时候,不少学者再一次提出“私”和“私民社会”等名词,他们重点想阐述的应当就是:最为合理的社会是处于公民社会和私民社会的一种中间平衡状态,或谓之“人际生态平衡”(萧森,2017),而且要想真正促进社会治理,根本在于“去私”,而这个“去私”的关键环节在于培育社会知觉和基础自生力(萧子扬,2017)。同时,周飞舟(2015)在总结费孝通先生的思想理念时提出,“知在”、“知(自)觉”、“知己”和“知心”是其研究的核心方法论。因此,笔者认为,总结目前社会治理遇到的种种困局,其产生的核心源头就在于“社会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偏差是指一种社会知觉偏离正常轨迹,对个人与社会产生错误理解的知觉行为,它是目前社会治理需要解决和纠正公民认知和意识的核心范畴。而且,结合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论述,我们可以把社会治理困局中遇到的社会知觉偏差及其行为分为:自我偏误、人际区隔、刻板印象、归因谬误、认同偏差、群氓效应和知觉从众、自理失灵等主要内容。

(一)自我偏误 自我知觉,即对自我的知觉,这是社会知觉的原点,任何社会知觉都是从自我先出发的,换言之,“我是谁”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始终需要感知的问题,当对自我有一个了解的时候,才能够对社会又一个更好的知觉。那么,问题是对于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以正确阐释的,这就是自我偏误。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过程当中,主体是人,归根到底也是人去进行着有关人的事情,因此,人的问题极为重要。而在社会治理的过程当中,最重要是“人心”。正所谓“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15]一个人能够心安,国才能够安,才能够治,反之,心若不安,国亦难安、难治。的确,自我知觉产生偏差和偏误后,尽管只是发生在一个社会个体身上,但是这样一种状况倘若得以蔓延,就会使更多的人产生偏差,导致社会治理失序。应当说,当公民(居民)对自身状况无法进行合理知觉时会导致诸多问题:如社会失范、社会越轨、“心态越轨”等(萧子扬,2016)。因此,人们自我知觉偏误下导致的心态越轨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困局产生的端倪之处,是造成社会和自我失序、失控状态的源头。

(二)人际区隔 费孝通(2000)提到“邻里组合”是社区建设和社会自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是,随着社会救济的发展,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逐渐瓦解。一方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对立机构被打破,中国农村和中国乡土社会逐渐转向“后乡土中国”;另一方面,城市熟人社会转为陌生人社会,单元楼与单元楼之间缺乏互动,存在巨大的区隔。而且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中的区隔现象将愈发明显,而这种区隔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知觉偏误。正如前文所言,社会知觉包括关于“我之所以为我”的知觉、关于“我与他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知觉等,这个“我与他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知觉也可以叫做人际知觉,这种知觉产生偏差,就会导致人际互动中产生敌视现象和失衡状态,进而导致人际互动产生诸多区隔。在社会学家布迪厄看来,“区隔”(distinction)具有差异性和优越性的双重特性,区隔体现了某种特定文化趣味在同类实践中的位置和差异,这种差异是生物性的、心理的,同时也维持了群体的边界。[16]笔者认为,由于自我知觉产生偏误会导致个人对自我和他者均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这一行为的后果就是人际区隔的产生。

(三)刻板印象 在社会治理的参与过程当中,自我知觉是原点,自我偏误是导致社会治理困局的根源,形成的后果就是人际区隔。而人际区隔的外在体现应当包括刻板印象这一内容。即社会个体的社会知觉产生偏误,导致对他者、某一事件或者某一群体形成思维定势,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刻板印象。从社会心理学的社会知觉角度来说,社会知觉的形成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互动过程和感官过程,在对他者(他人)的知觉方面,最新接触到的就是“形”、“声”、“色”等外在内容,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浅层次的依靠信息要素而构成的互动,由于人们社会知觉水平和知觉意识的差异,导致刻板印象的出现。当然,对于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社会心理学认为主要是个人的亲身经历、社会学习等。的确,社会知觉具有诸多特点,一是遗传性,二是可再社会化、再学习性等。因此,刻板印象就是社会知觉偏差中形成和造就的。

(四)归因谬误 谬误指的就是和正确相对的看法、态度乃至结果。社会知觉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了解“社会何以可能”的知觉,其中最为关键的几个内容就是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社会问题的知觉。社会知觉当中的归因谬误就是指对他者做出某种行为的解释出现偏差,对社会群体产生某种行为的理解产生误会,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和社会问题的错误理解。从知觉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归因谬误应当可以被分为:基本归因错误、行动与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17]从知觉角度来说,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就是观察偏差,是指在观察过程当中具有角色代入、移情、共情等现象的发生,导致观察过程是带着“有色眼镜”进行的。而这样的一种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和知觉过程是类似和等同的。即,正是因为知觉过程运用了错误的方法论,而导致在社会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等方面产生了个人化和情绪化的理解和推论。应当说,归因谬误是自我偏误的结果,同时也导致了人际区隔和刻板印象。

(五)认同偏差 过去的单位传统使得社会力量增强,却导致社会活力下降。社会知觉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社会认同。可是,在当前社会“只有私而缺乏对集体的认同”[18]的现象愈发明显,其实质就是一种由感知、知觉偏误导致的认同偏差,这样一种偏差,既包括个人认同偏差,也包括集体、群体认同偏差。从知觉社会学来看,社会认同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在思想、规范上达到一种契合,在价值、职业和角色等方面保持一致的认同。其实,在社会治理领域来说,最为重要的应当是集体认同、社区认同、政权认同等。目前社会当中产生的种种冲突和对立,实质就是认同偏差所导致的,而这样的一种偏差既有自我的因素,即自我偏误导致认同偏差,也有归因的因素,即在社会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方面产生了归因谬误进而导致认同偏差。无论原因如何,认同偏差来源于社会知觉,又作用于社会知觉,并阻碍着社会治理和社会自理进程的推进。

(六)群氓效应和知觉从众 “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19]勒庞认为,这是群氓和知觉从众的时代。而且,从众历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也应当成为知觉社会学探讨的重点,在戴维斯-迈尔斯看来,它既是指像其他人一样地行动,还指受他人行动的影响的一类行为。[20]笔者认为,从众和乌合之众的群氓现象的根源在于自我知觉中的不自觉和不自信,进而导致知觉从众。当然,知觉本身就是一个内在于人,不好描述亦不好协调的一种状态,这样的一种状态势必会有不适和不和的情况出现,而其中代表性的问题就是从众,以及从众问题导致的知觉失效和自理的暂时失灵。

(七)自理失灵 自理失灵既是社会知觉偏差的表现,又是社会知觉偏差的结果。从知觉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自理是基于知觉的正确感知,即知道“我之所以为我”、“我何以可能”等理念,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者,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即是(自我)自理,而且是一个自觉、自知的过程。当然,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家国层面而言,自理失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们在单位传统和现代社区当中来回摆动,却无法找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所需要的那个适当的度”而带来的重要后果。而且,从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分类来说,自理失灵就是在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来回摆动和纠结过程中出现的“震痛”和“痉挛”。因此,从自理失灵得到启示,即如何从市民社会转向公民社会,再转向知觉社会;如何从社会管理跨向社会治理,再进入社会自理的阶段是社会治理背景下知觉社会学建构过程当中应当探讨的首要问题。

三、知觉社会:从社会治理迈向社会自理的一个模型

既然是知觉社会学,那么必然要提出“知觉社会”的概念,基于上文的论述,笔者认为社会知觉是知觉社会当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治理走向自理的关键,因此,在知觉社会提出的时候,应当和以往提出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进行一个比较,并建构出一个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再迈向社会自理的规划蓝图。

首先是“市民社会”、“公民社会”、“知觉社会”三者的辨析。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指特定社会集团对人民的文化霸权,[19]哈贝马斯认为,市民社会是非政治化的公共领域。[20]公民社会主要受自由主义的影响,核心是要提升公民的自由空间,反对政府支配与控制。[21]对于知觉社会,笔者认为它将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能够弥补和改善前两种社会形态的种种不足,是基于社会知觉的角度对未来社会发展形态的一种预测,它是一种高度自觉和具有知觉感的社会,公民的参与政治等内容都是基于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而进行的。其次是“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和“社会自理”的演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实质上就是“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和大社会”的转变,同时,社会自理则是社会治理的最高目标。最后,结合上文的论述,笔者认为知觉社会是从社会治理迈向社会自理的一个理想模型,社会知觉是其中极为关键的要素,具体关系可以绘制如上模型图。

图一 知觉社会示意图

结束语

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积极探索“邻里自理”模式,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应当说这是一种政府知觉和社会知觉的表征,是主动去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构建一个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新型社会自理模式。同时,近期流行的以专家治理方式辅助社区建设的“新清河实验”[22]也是一种社会知觉的探索,是一种专家、知识分子和新乡贤基于社会知觉的立场而进行的社会改造和社会建设行为。因此,上述由居民自发或者专家带领形成的社区建设和社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本文所讲的内容的印证和启发。当然,由于篇幅问题,本文尚不能够结合乡村社会治理与新乡贤文化的典型案例来对社会知觉进行分析,从费孝通的《社会自理开篇》中“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要有一个适当的度”这一论断谈起,并从知觉社会学这一新兴学科视角出发,强调社会知觉是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砝码,是实现社会自理的关键。文章重点阐述了作为人心中的一点“灵明”——社会知觉的概念、具体类别,以及目前社会治理困局中遇到的主要社会知觉偏差。最后,建构了知觉社会和社会自理的理想社会模型。应当说,本文既是一次理论自觉、文化自觉,也是一次社会知觉背景下的创作,以期对未来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划有所启发。

[1]费孝通.社会自理开篇[J].社会,2000(10):13-15.

[2]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7-17.

[3]冈田武彦,吴光.王阳明与明末儒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朱光磊.黄宗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王治伟.王阳明心学中的灵明[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2):310-312.

[6]净空法师.万法皆空,因果不空[J].佛教文化,1998(01):37-39.

[7]曾国藩,胡林翼.曾胡治兵语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8]米德.现在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美)乔纳森·特纳著,侯钧生等译.社会学理论的兴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0](美)埃利特·阿伦森,提摩太·D.威尔逊,罗宾·M.埃克特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11]周晓虹.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J].社会学研究,1994(06):13-21.

[12]费孝通.费孝通全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13]萧子扬.清河实验:当代中国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J].世界农业,2017(06):184-188.

[14]郎友兴,薛晓婧.“私民社会”:解释中国式“邻避”运动的新框架[J].探索与争鸣,2015(12):37-42.

[15]萧子扬.发展“原住社工”,培育“基层自生力”[N].中国社会报,2017-02-28.

[16]朱国华.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J].读书,2004(07):54-63. [17]吴胜涛,张建新,张舒楠.中国农民工的贫困归因及其社会、人格差异[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18]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07):31-33.

[19](法)古斯塔夫勒庞著,胡小跃译.乌合之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

[20]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黄语生.“治理”概念的运用与滥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01):105-113.

[2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2]韩水法,黄燎宇.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理解“市民—公民”概念的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赵晓洁〕

Social Perception:the Key to Social Care from Social Governance

XIAO Zi-yang1,SUN Jian2
(1.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2400;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 Guangdong,525000)

This paper discussed from Fei Xiaotong'sThe Opening of Social Care,and believed that social perception could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and was the key to social care from social governance.It mainly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social perce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ception sociology.Social perception can be diveded into five perceptions:why I am I,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I and others,what and where is society,how is society.Meanwhile,perceptual bias in social governance dilemma mainly includes self bias,interpersonal segment,stereotype,fallacy,identity deviation,mass effect,perception conformity and self failure.Finally,it constructed an ideal model from social administration towards social governance,and towards social care,from civil society towards civil society,and towards perceptual society.

social governance;social care;community building;social perception;perception sociology

D668

A

1674-0882(2017)05-0016-05

2017-05-12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新英才科研基金(2016B10)

萧子扬(1997-),男,江西赣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知觉社会学、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孙 健(1984-),男,江苏徐州人,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区隔费孝通自理
日常变奏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趣味区隔功能的流变
我会“自理”啦
网络“晒跑”的生成逻辑及其后果:消费、身体与区隔
“喵星人”占领名画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脑血栓患者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