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明
四川省泸州市园林绿化科研中心
野生地被植物的价值及利用
熊德明
四川省泸州市园林绿化科研中心
在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地被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日益被人们所重视。野生地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具有种类多样,适应能力强,季相变化丰富等特点,在城镇绿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野生地被植物;价值及利用
1.1野生地被植物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气候及土壤条件而制约其生长,也不会像外来草种需要刻意地为其营造适合的环境。野生地被植物种类丰富,花色美丽,抗病虫,抗寒、抗旱、耐湿、耐瘠薄,适应性强、可粗放管理。
1.2在园林景观中,野生地被植物在体现城市风格和特色上具有特殊的功能。野生地被植物的本土性决定了它必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利用当地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创造城市生态景观,将有利于突出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1.3野生地被植物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野趣天成,千姿百态,给生活的高度人工化环境中的城市居民带来轻松和欢乐,这是带有浓厚人工雕琢色彩的人工草地所无法比拟的。
1.4由于野生地被植物粗放管理,用工少,也无需什么附属设备(如温室、草席等),投资相应也少,适合大面积种植。
野生地被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气候及土壤条件而制约野生地被的生长,也不会像外来草种需要刻意地为其营造适合的环境。而且野生地被种类丰富,是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被结构稳定的重要条件。
野生地被植物种源丰富,引种便利,适应能力强,生存能力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发挥持久的生态效益。由于野生地被耐粗放管理,适合大面积种植,不仅降低了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而且降低了因施用化学除草剂、化肥造成的土壤及空气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海拔高度240米~520米。泸州为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毫米~1184.2毫米,日照1200小时~1400小时,无霜期300天~358天。
本文调查地位于泸州市近郊安宁镇,泸州植物园范围内。植物园于2013年兴建,由于多方面原因未得完善,植物园处于半野生状态。由于远离城区,人为干扰很小,野生地被植物得以自由生长繁衍,为调查和人工繁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土壤以山地黄壤和紫色土交叉分布为主。
3.1调查方法:由于植物园面积较小,大约300亩,故采用地毯式搜索全面调查方式。
3.2常见种类。豆科蔓花生,唇形科金疮小草、活血丹、荔枝草、香薷,菊科藿香蓟、拟鼠麴草、刺儿菜、野菊、马兰、串铃草,牻牛儿苗科野老鹳草,堇菜科紫花地丁,毛茛科扬子毛茛,蓼科皱叶酸模、香蓼,报春花科聚花过路黄,车前草科车前草,桑科地果,大戟科泽漆等共约100种野生地被植物。
3.3通过调查观察,筛选出几种观赏性好、适应性强、容易繁殖供城市绿化运用的地被植物。
3.3.1聚花过路黄。报春花科珍珠菜属。花期长,从3月初一直开花到5月,花大、多、艳,盛花期一片金黄,极富观赏性。适应性很强,从旱地到积水的地块均能良好生长。分株繁殖能迅速覆盖地面。在泸州地区野外的田边地块均能看到它的身影。夏冬季节开花较少,植株会有稍许发黄。可用在管理较为粗放的绿地。(见图1、图2、图3)
图1 聚花过路黄盛花状态
3.3.2蛇莓。蔷薇科蛇莓属。春季开小白花,花后结红色小浆果,鲜艳可爱。分株繁殖,生长较迅速。适应性强,夏冬季地上部分稍许枯黄,可用于林缘缀花草坪。(见图4、5、6)
图3 聚花过路黄人工栽植状态
图4 蛇莓野生状态
图5 蛇莓野生状态
图6 蛇莓人工栽植状态
3.3.3马兰。菊科马兰属。当地俗称鱼鳅串。春季开浅蓝小花,成片开花雅致可爱,观赏性强。常绿,成坪致密,适应性强。
3.3.4野菊。菊科菊属。泸州地区常见野生地被,秋季开花,满山金黄颇为壮观。适应性强,扦插繁殖容易,无需精细管理。适宜边坡及堡坎栽植,营造花瀑景观。(见图7)
图7 野菊
3.3.5佛甲草。景天科景天属。泸州地区常见野生地被,当地俗称石指甲。喜向阳坡地生长,耐瘠薄。扦插繁殖容易。可用作坡地及岩石园景观配置。(见图8)
图8 佛甲草人工栽植状态
3.3.6地果。桑科榕属。常绿,匍匐性强。可用于岩石园及城市生态修复山体。(见图9)
图9 地果
毋庸质疑,野生地被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每种植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尊重植物的特性,参考植物的原生生境,选择不同的栽培生境,才能充分发挥野生地被的优势。例如佛甲草怕水涝,而野菊花喜半阴。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所具有的景观价值以及城市风格,传统意义上是由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组合形式所进一步决定的,但是随着近几年绿色城市建设理念的进一步出现,城市景观价值以及城市景观风格开始由一个城市的绿化内容所决定。而在植物景观的建设过程当中,野生地被植物因为其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所以其最终可以成为城市景观区域性特色的明显标志。当人们看到野生地被植物之后,就可以直接将其与城市联系起来,这样地域的代表意义就得以形成,并且利用野生地被突出城市城市景观区域性特色也是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野生地被植物具有十分鲜明的高强适应能力,并且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可以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以及稳定的生存能力,这对于城市的绿化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鲜明的推动意义,当野生地被植物被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过程当中将会进一步减少园林绿化过程当中的浇水、施肥、管理工作量。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其使用在很大程度之上直接降低了绿化成本,并且人力资源以及物质资源使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节约与优化。野生地被植物,因为具有极大的生存能力,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化学除草剂以及化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之上将会进一步被降低。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考虑,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
野生地被植物本身就是来自于野外,所以其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将会表现出极大程度的适应能力,他们对于水土质量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在对野生地被植物应用的过程当中,不需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专门设计和优化改造。加上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在一定程度之上,它的应用将会补全城市植被的基本结构,而只有植被结构被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才能最终让植物进一步发挥综合效益,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结构。反之,完全依赖外来现成植物的模式,人为改变城市生态结构,对本地物种将造成极大伤害,破坏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的相背离。
野生地被植物是自然植被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十分广泛。其大部分繁殖容易,可分根、扦插或播种繁殖,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管理粗放,对土壤要求不严。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地被植物,可以丰富城市的植物种类,增加景观效果,还可以降低种植成本,突出当地特色。本文所选几种地被植物,仅是泸州地区野生地被极小部分,大量有利用价值的植物还有待大力开发利用,为泸州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增加亮点。
[1]王红梅.野生地被的控制及优良乡土地被植物的合理利用[J].绿化与生活,2008(4):35~36.
[2]邹玲俐,黄仕训.优良野生地被植物—地瓜榕的开发利用[J].广西热带农业,2007(5):45~46.
[3]马洁,韩烈保.北京地区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引种、筛选与利用[J].四川草原,2006(2):30~33.
[4]武旭霞,游捷,林启美.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8):464~469.
[5]杨秀群,石登红,蒋华梅,田绍波,宫翠芬.野生植物野地瓜和插秧泡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J].贵州农业科学,2012(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