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埋》:一篇颠覆土改的小说

2017-11-21 04:51卜礼雨
中华魂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主人士同志农民

文/卜礼雨

阅评之页

《软埋》:一篇颠覆土改的小说

文/卜礼雨

《软埋》是一部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2016年第2期,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单行本,媒体上则是一片赞扬之声。

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川东有个女人叫吴黛云,是一个大地主的女儿。她娘家的庄园叫“且忍庐”。她嫁给了同乡大地主陆子樵的公子陆仲文。陆家的庄园叫“三知堂”。土地改革了,穷人们纷纷起来要斗地主。陆子樵不愿挨斗,说:“我们陆家人.在这里光宗耀祖了几辈子,我陆子樵摆不下这身骨头架子,也丢不起这个脸,更吃不起这份儿打,我不如自己死。”陆子樵吩咐儿媳黛云带着他的儿子汀子跑到香港去,与她的丈夫陆仲文会合,然后去英国,为陆家留下一根苗。其他的人则各自在院里刨一个坑,死在里面,由一个长工盖上土。这种不用棺材的埋葬形式叫软埋。黛云从院子里的暗道(通向河边)里跑了出来,因为河边没有人接应,河里水深,她的儿子被水冲走了,她自己也被淹晕,浮在水面上不省人事。浮着的黛云被一个地主出身的军分区医生发现,救了上来。黛云被救后神志不清,口里不停呼唤儿子的小名“汀子”。因此,这个医生便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丁子桃”。医生知道军分区政委刘晋源家需要保姆,便把丁子桃荐了去。丁子桃很会做事,刘政委夫妇都喜欢。几年后医生的老婆去世,医生便娶了丁子桃。丁子桃与医生生了一个儿子叫青林,长大后跟着刘政委的儿子办公司,当了项目经理,赚了许多钱,买了别墅,买了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家里也请了小保姆。这一切使丁子桃似曾相识。她指着青花瓷说这是“鬼谷子下山”,见到小保姆便道出娘家的小丫鬟小茶的名字,这使青林和其他人感到诧异,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就这样,丁子桃在昏迷中,回忆起土改中的一切,作者以十八层地狱为段落细诉出来。整个故事告诉人们她同白毛女相反:旧社会她是人,新社会她是鬼。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的土地改革,就是这样不入道,就是这样残忍地把他们打进了十八层地狱。

这篇小说与其说是文学作品,不如说是一纸饱含血泪的政治控诉书。怎样看待当年的土地改革,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事实上,在旧中国,农户总数不到 7% 的地主、富农占耕地总数的 50% 以上,而占全国农户 57% 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耕地总数的 14%,地主户均占有耕地是贫雇农的40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社会现实总不能说是人性或人道的吧?基于这个现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共同纲领》,决定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

过去太平天国喊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在封建地主阶级的镇压下以失败告终。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到了蒋介石那里他却说:要把地主的田分给穷人,我们干吗要杀共产党呢?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才真正解决了亿万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是在中国实行真正的人道主义的一件大事!

在开展土地改革之初,有的民主人士提出“江南无封建”,还有的说“地主养活了农民”。为了帮助民主人士了解真实的情况,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他们讨论、座谈,并邀请各民主党派派人参加土改。1951 年初,毛泽东同志提出请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到各地去视察。到 1952 年春,仅北京和天津两地就有 7000 多民主人士参加和参观了土改。黄培炎先生收到家乡地主的告状信,准备回去看看。毛泽东知道后鼓励他回去,全面听取干部、农民、地主和富农的意见,并将中共华东局关于纠正土改中缺点的《党内指示》给他看。黄培炎先生回乡调查了解后,认为地主反映的情况不属实,农民行动并非过分。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土地改革在总体上是健康进行的。

当然,也应当看到,在任何一场革命中都难免泥沙俱下。土地改革中也有人做出过火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并非政策允许的,更不是政府支持的,而且政府一旦发现就及时纠正。因此,要利用土地改革运动中有的地方、有的农民的过当行为来否定土地改革,这就是颠覆历史。作者说她表现的是历史的真相,这样的所谓“真相”与历史的真相相去何远!

文学艺术尽管是虚构的,但是必须反映它所描写的那一段历史的本质方面。小说《软埋》极端扭曲土地改革的本质真实,为陆子樵甚至所有的“陆子樵”们抱打不平,控诉土改的不人道,歌颂“要脸宁可不要命”的地主精神,只能表明她对中国共产党、对亿万农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求解放怀有狭隘的偏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相互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同样是以土改为题材的,为什么对土改采取基本歌颂的态度呢?这就是立场问题,屁股坐在哪一边的问题。说到底,《软埋》就是重新替骂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的土豪劣绅们招魂。

毛泽东同志说:“要特别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忠于少数人。对于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义。对农民的土地问题,工人的吃饭问题处理得当,就是真正的行仁义。”习近平同志说:“假恶丑进入文艺作品,有一个基本前提,即要站在坚持倡扬真善美立场上,立足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基础上。”小说《软埋》的政治倾向,明显是与这些精神背道而驰的。这样的作品是在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发表的,这说明有些单位、有些作家是不落实甚至抵制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的。

党的六中全会强调从严治党,这对文学界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希望有关单位由这篇小说反思一下思想、作风、方向的问题,找出差距、找出问题、找出症结,拿出解决的办法,真实地而不是虚假地把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民主人士同志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FOR YOU, O DEMOCRACY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同志关系
向雷锋同志学习
农民
简述在沪爱国民主人士拥护和响应“五一口号”
中共一大在民主人士李书城家召开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