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天元
【摘要】目的 探究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156例呼吸内科疾病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对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各种抗生素的使用种类、使用方式及使用DDDs排序进行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有143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率为91.67%;在143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使用一种抗生素占比为23.78%,使用2种抗生素占比为39.16%,使用3种抗生素占比为21.68%,使用4种抗生素占比为15.38%。使用一联用药占比为44.06%,使用二联用药占比为41.26%,使用三联用药占比为11.89%,使用四联用药占比为2.80%。头孢他啶在抗生素类药物中DDDs排序最高。结论 要准确把握抗生素类药物的适应证,发挥抗生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积极作用,杜绝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发生,提升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治疗;头孢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1..02
呼吸道感染作为呼吸内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导致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医学行业加大了对呼吸内科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大量抗菌类及激素类药物被应用到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展现出了对病原菌的抗肿瘤、抗病毒及抗菌作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增加了临床工作的开展难度。本文将收治的156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究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156例呼吸内科疾病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对临床资料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有143例,男78例,女65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5.7±5.4)岁。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的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治疗过程、抗生素名称、用药合理性等。
1.2 方法
呼吸内科驻派了临床医师,对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结合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剂量、使用频率及使用后所起到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通过与专业的医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出了解决对策,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了合理的用药方案。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对既往病史及有无过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向患者详细介绍抗生素类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老年患者及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加强了药学监护,并开展临床干预,当发现有抗生素使用过敏者,临床药师要介入疾病治疗中,并与医师进行沟通,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1]。医生用药是否合理,参照药物利用指数DUI和规定日剂量DDD来评价,总用药量与DDD的比值用药频度(DDDs)作为药品消耗比较指标,其值越大,说明药品的使用频率越高。DUI为药品度与总用药天数的比值,规定合理用药DUI的值应≤1[2]。
1.3 观察指标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的使用占比、使用方式及DDDs排序。
2 结 果
2.1 抗生素使用种类
156例患者中有143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率为91.67%,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共有32个,其中以下几种占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分别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49%),头孢哌酮他唑巴坦(9.79%),头孢呋辛(6.99%),头孢克肟(11.89%),左氧氟沙星(4.90%),阿奇霉素(9.09%),见表1。
2.2 抗生素使用方式
在143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有34例患者仅使用一种抗生素,占比为23.78%;有56例患者使用2种抗生素,占比为39.16%;有31例患者使用3种抗生素,占比为21.68%;有22例患者使用4种抗生素,占比为15.38%。有63例患者使用一联用药,占比为44.06%;有59例患者使用二联用药,占比为41.26%;有17例患者使用三联用药,占比为11.89%;有4例患者使用四联用药,占比为2.80%。
2.3 抗生素使用DDDs排序
头孢他啶在抗生素类药物中DDDs排序最高,见表2。
3 讨 论
基于以上的回顾性分析,能够看出呼吸内科疾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头孢类的头孢克肟,使用百分比为11.89%,DDD、DDDs、DUI均为最大。该类抗生素之所以使用频率高,是由于价格便宜,治疗效果好。在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时,要依据患者的药敏实验结果来选择,使用联合用药方式,以减小DDDs,避免产生耐药性。
(1)呼吸内科疾病抗生素不合理應用表现
呼吸内科疾病中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结果表明,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不合理性大大降低,跟院领导的重视程度及医学人员的研究有直接关系,但是仍然不可避免一些不合理之处的存在。通过分析得出,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对适应症把握不准确:一些适应症存在不确切及不明显之处,增加了医学人员的判定难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仔细,降低不合理因素所造成的干扰[3]。
②用药时间不合理:没有对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不能有针对性的提供用药,导致用药量及用药时间不合理[4]。
③试探性用药:一些医生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仅是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没有开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感染性疾病,不能对药物的使用量及用法进行合理的控制,增加了耐药的产生,导致菌群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5]。
(2)呼吸内科疾病抗生素不合理问题干预方法
①临床干预方法:在临床环节中,主要采用抗生素联合用药策略,对静止期和繁殖期使用不同剂量和不同种类的杀菌剂,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在使用内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将氨基糖苷类作为辅助性药物,有助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速效抑菌剂应用过程中,需要辅以静止期杀菌类药物,但是需要注意,不可使用繁殖期杀菌药物,避免对蛋白质产生强烈的抑制性作用。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辅助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减少数量,降低危害的发生率[6]。
②药物选用干预:首先,结合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药物类型。其次,对抗生素的治疗疗程进行合理控制,由于呼吸内科属于感染率较高的科室,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方法的重视,杜绝滥用抗生素,以确保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最后,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控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给要方法,避免药物发生浪费。
综上所述,随着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多,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抗生素类药物的适应证,发挥抗生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积极作用,杜绝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发生,提升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张浩春,窦立新.试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2):378+388.
[2] 朱惠新.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的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03):62-64.
[3] 曾晓丹,贺兼斌.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干预抗生素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4,25(10):881-883.
[4] 王庆莲.呼吸内科150例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37-10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