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林+周凤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运河实验中学,有着百年历史,一直以来,都把“孝”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孝文化引进校园,不断通过撰孝、学孝、评孝、传孝,达到行孝的目的,让孝之花尽情绽放。
一、撰孝
学校致力于孝文化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孝落到实处。济宁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学校充分利用家乡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编写教材,学校广泛发动师生,撰写稿件,将自己身边的孝亲感人事迹写出来。一些平时遇到作文就头疼的学生,被孝亲事迹所感动,也写出了不错的文章。学生习作成文后,老师收上来进行批阅,从中筛选出优秀的作文,编入校本教材。这样,随着资料的日渐丰富和完善,学校出版了第一本校本教材《孝文化教育读本》,这套教材一出版,便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为了将孝文化引向深入,学校还出版了《二十四孝》单行本,将历史上经典的二十四孝故事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可读性增强了,学生们更爱读了。此外,除了基本的孝文化展示,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写了《孝行天下》,作为校本教材,这一教材内容更加充实,事例更加生动,学生个个爱不释手。校本教材的开发,真正将孝文化教育提上日程,系统而规范的学习内容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行为。
二、学孝
有了校本教材,还要开设孝文化课程,进行校本教材知识的传授。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担任《孝文化教育读本》的主讲教师,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孝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学习之中。学校深入推进孝文化课程化、校本化实施,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孝文化教育活动,把孝老、爱老、养老、助老作为德育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备课、有作业、有检查。
1.加大国学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经典。通过接触经典读物,让学生体会古人孝亲之情,进而对“孝”有更深的体会。
2.组织孝文化格言征集活动。除每周一次的固定孝文化作业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孝文化格言征集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将格言上的孝道理、孝哲学变成自己的孝行动。
3.营造孝文化教育氛围。学校墙壁悬挂《弟子规》《劝孝良言》《二十四孝故事》,利用一切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孝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的心里。
4.创作孝文化剧本。学校教师还集思广益,在课堂上采取“孝剧场”的形式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思孝、学孝,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与课下自主创作小剧本,并参与表演。学生在编剧、演剧及讨论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中华传统孝文化的深刻内涵。
三、传孝
学校开展“一封家书表孝心”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汇报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学校有一位教师在开展活动课“走进父母 恩情不忘”时,临时加入了“读信”的环节。初二年级洋洋同学的父亲上课前拜托授课老师读给孩子一封信,这也是这位父亲收到孩子的“传孝”信后主动写给孩子的回信,信中这样写道:
孩子:
昨天我和你妈妈读了你写给我们的信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十二年来,你成长的点滴片段,也瞬间在我们脑海里浮起。我们为你的到来、为你的健康成长而兴奋不已,这使我们感到既快乐又幸福。
这个周一早上我送你去上学,本来就堵车,好不容易都快到学校大门了,你却告诉我你的数学作业忘带了,让我帮你回家取。我当时火冒三丈,大吼你:“就你这猪脑子,干脆也别上学了,我看你高中、大学都考不上!”你当时虽然没敢顶嘴,但我看得出你的愤怒。此后这几日,你都在我面前表示沉默,有几次我想问问你在学校的情况,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直到昨天你妈妈让我看了你写给我们的那封信,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作为父亲我也萌发给你写信的念头。其实我明白,从小学到现在,你都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还写了一手好毛笔字。虽然有时考试成绩有些波动,我知道那也是你一时的疏忽,我相信你会立即赶上去的。
孩子,有时爸爸妈妈对你发火,虽是一时的冲动,却给你带来了不小的伤害。请你谅解。还有,爸爸、妈妈始终坚信你是最棒的,你是最优秀的。
永远爱你的父亲
当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读信时,原本毫不知情的洋洋同学表情由好奇转为诧异,渐渐地他垂下了头。老师鼓励他勇敢地说出感受,这个已经一米七的大男孩声音哽咽了,但他还是勇敢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
“一封家书表孝心”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孝”更直观的感受,他们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与殷切期盼。
四、行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管你离家远近,都不能忘记父母的牵挂;不管有千万条理由,陪一陪父母永远是子女的责任。学校引导学生将孝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
1.行孝心,关爱父母。 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体贴关心父母。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在父母生日、父亲母亲节时送一句温馨的祝福;以自己的进步送给父母一个惊喜;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帮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学孝、知孝、行孝演讲比赛以及孝老摄影书画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孝之心、孝之行、孝之道,教育引导学生常说感恩话、多做孝敬事、读孝文化书籍、写孝文化文章,养成孝敬美德。此外,学校孝文化教育还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互动氛围,共同将孝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并结合学校育人制度建设,将孝德建设与家长沟通制度、家长学校制度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沟通。
五、评孝
学校制定了有关孝文化教育的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从评价目标到评价实施,从考评办法到奖惩措施,都对师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全校师生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以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积极争做孝老爱亲的模范。
1.开展孝文化演讲会、孝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参加演讲会的学生经过层层选拔,先在各班中选,由语文老师评出一、二、三等奖,然后各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参加全校的演讲,最后评出全校演讲比赛的一等奖,学校对获奖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每年的孝文化艺术节,由各班选送高质量的节目,参加全校的文艺演出。在艺术节上,师生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
2.舉行“小孝星”评选活动。“小孝星”评选采取个人、学校和家庭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由学生写出个人申请,然后再由家长写出在家实际表现的推荐信,最后学校到学生家中了解实际情况,经综合考查,决定“小孝星”的人选。学校把各班表现突出的“小孝星”的材料制成看板悬挂在教室中,让其他同学“对照先进找差距,落实行动当先进”。孩子们耳濡目染,逐渐加入到孝敬父母的行列中。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首要精神。拥有百年历史的运河实验中学充分认识到了开展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重大意义。学校将继续开展孝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孝满校园,孝行天下”的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李 敏endprint